卤鹅老字号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每一道工序都饱含匠心。 受访者供图
纪力钦
从1860年开埠至今,汕头老字号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食品与餐饮、医药、零售与商业、文化与手工艺等多个领域,每一个老字号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品牌故事。在这些老字号中,食品与餐饮类的老字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美食的灵魂,藏在那些守着本味的老店里。
一店一风味,在于对“鲜”的极致追求。德裕隆的鱼饭坚守古法制作,将捕捞上岸的新鲜海鱼在老鱼汤中煠制,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全靠火候与时间锁住海洋最原始的味道;蔡溪记的牛肉也是如此,分切、涮烫都十分讲究,最大程度保留牛肉本身的肌理与鲜劲。
一味一传承,在于对“工”的百年坚守。爱西干面的“工”藏在三代人守着的卤汁桶里,刻在每一根碱水面的筋道里,是差一分火候、少一味配料都不行的较真。百年银屏则讲究选蚝、调浆、控火、翻烙,每一步都透着“工”的讲究。
一店一乾坤,在于对“情”的用心守护。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的飘香小食店,堪称潮汕小吃的“活字典”。从象征吉祥的红桃粿到寄托思念的鼠曲粿,每一种粿品都承载着独特的时节寓意。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老妈宫粽球,用独特的双拼风味诠释着潮汕人和而不同的生活智慧。
这些老字号远不止是寻常食肆,更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地标,默默守护着人情社会的温度。每天清晨,老街坊总会踱进熟悉的老店,一条肠粉、一碗猪血汤,闲话家常里流淌着数十年不变的温情。海外归来的游子,也将归来后的第一站留在这里,借一味乡食找回记忆的根脉。
然而,在时代的浪潮中,汕头老字号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化食品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制作的老字号产品在生产效率上显得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老字号企业面临人才断层的困境。此外,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也是老字号企业需要突破的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让老字号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是摆在每一个老字号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些困境,汕头老字号企业积极探索突围之路。亚贵红在保持传统卤水配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一款产品做到品质稳定如一。在品牌推广方面,老字号企业也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新媒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展销售市场,传播品牌文化。春梅里凭借其极具辨识度的狮头鹅IP形象,成功打破了传统老店的刻板印象。其线下概念店更以赛博朋克风的装潢设计脱颖而出,颠覆了消费者对老字号门店的想象,成为吸引年轻一代的网红打卡地。一些企业还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与老字号品牌相关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老潮兴作为汕头美食文旅的重要站点,其粿品制作技艺展示被纳入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体验手作粿品的同时,深度了解潮汕节庆文化与饮食传统。
老字号自身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最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一代了解老字号背后的文化价值,培养文化自信,使老字号传承后继有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连接海内外潮人的情感纽带,为汕头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舌尖上的汕头,最终指向的是心灵的故乡。每一次品尝,都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一次情感的归航。这些老字号所承载的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份值得世代守护的味觉遗产与文化乡愁。在未来的岁月里,汕头老字号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风味,温暖每一个游子的胃与心,讲述这座百载商埠不朽的故事。
(作者系汕头市老字号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