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暴君的厨师》最近在网上“火”了——可惜是以一种离谱的方式。剧中,一位来自明朝的“川菜大师”走进朝鲜宫廷膳房,竟捏起一根辣椒满脸疑惑地问:“这是何物?”这一幕,让熟悉饮食历史的观众瞬间炸锅:“川菜大师不认识辣椒?这编剧是穿越来的吧?!”
离谱剧情背后,是一场对辣椒传播史的彻底颠倒。辣椒原产于美洲,明代中期才传入中国。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1591年高濂《遵生八签》中将其列为观赏植物“番椒”。而真正开始食用辣椒,则要等到康熙六十年(1712年)《思州府志》中记载的“土苗用以代盐”。直到乾隆年间,辣椒才真正在川菜中体系化使用,与花椒、豆瓣共同构成麻辣味型的灵魂。
而朝鲜半岛最早关于辣椒的文献,是1614年李睟光所著的《芝峰类说》——比中国文献整整晚了23年。在历史上,辣椒最初在朝鲜仅用于腌制泡菜,并未像中国川菜那样发展出复杂的调味体系。更不用说剧中设定的明朝中期(16世纪初),辣椒根本还未传入东亚!
即便编剧试图以“穿越剧”为挡箭牌,也难掩剧情硬伤:如果主角是古代人,辣椒传入朝鲜的时间明明晚于中国;如果设定为现代人,一位川菜大师竟不认识自己菜系的核心原料?这已不是架空,而是魔幻。
这并非单纯的历史失误,而被不少观众解读为某种“文化叙事”的套路——通过剧情暗示“朝鲜更早掌握辣椒知识”,悄然完成一种文化源头的转移。更巧合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韩国制作公司与浙江横店影视城宣布达成合作,计划合拍多部历史剧,这不禁让人担忧:所谓“来华取景”,是否实则为“窃取中国元素”做准备?
颇具讽刺的是,部分韩国观众还在论坛抱怨剧中“中文台词太多,听得耳朵痛”,要求制作方删减明朝使团戏份或改用韩语配音。一边挪用中国元素,一边嫌弃中文太多——这种矛盾心态,堪称“又当又嫌”。
当然,也有观众试图澄清,称剧中辣椒被设定为“洋船带来的有毒异物”,是由穿越女主角发现并食用的,并未明说朝鲜更早拥有辣椒。但即便在“架空历史”的外衣下,选择让“中国川菜大师不认识辣椒”这种情节,依然被批为“刻意制造文化优越感”,是对饮食历史的不尊重。
这不是韩国影视第一次在历史问题上“翻车”,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当文化的解释权逐渐被剧情篡改、被弹幕消解、被弹指间传播百万次,谁还在意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比离谱剧情更值得警惕的,是那种缓慢被植入的、“仿佛已成共识”的文化错觉。
下一次,他们又会让什么样的角色“不认识”什么样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