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紧急道歉!“面包第一股”靠月饼走红?
创始人
2025-09-11 08:43:22
0

一句“爹味”广告语,让桃李面包“栽了跟头”。

谁能想到,中秋还没到,桃李面包先靠一则月饼广告“火” 上热搜?

事件起因是,近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张桃李面包五仁月饼的广告图片,其广告语写道:“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有网友吐槽该广告语“用别人的痛苦做营销”;有网友表示不理解:“买月饼为什么要遭受生活的毒打?”还有网友认为桃李面包营销“翻车”,教育起了消费者。

在意识到营销翻车后,桃李面包分别在9月4日、9月5日通过媒体采访和公开发文的形式表达歉意,并称此次事件“全是领导的责任”。

业绩下滑,股价大跌

此番身陷营销翻车风波的背后,桃李面包近年来的业绩持续承压。

从桃李面包2024年年报中可以看到,月饼营收占比较小,2024年营收1.2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约2.07%。并且,月饼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与上一年相比均呈两位数下滑,下滑幅度大于面包主业。月饼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更多被视为节日补充产品。

8月底,桃李面包披露了上半年财报,期内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业绩承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桃李面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同比增加,导致本期毛利率下降,以及本期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广告及宣传费用为429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060万元增长超千万元,增幅超40%

9月5日,A股全线飘红,全市超4900股上涨,但桃李面包却“无动于衷”。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桃李面包股价持续下跌,2021年跌超33%,2022年跌超23%,2023年跌超40%,2024年跌超10%,2025年至今已跌超12%。公司股价从2020年的高点27.31元跌至如今的5.68元,跌幅超过79%,总市值从440亿元跌至90.86亿元。

月饼是桃李的第二增长曲线吗

公开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月饼产量增长率达到33.2%,销售额增长了84.9%。2020年时,中国月饼产量达到38万吨,销售额为205.2亿元。

2021年,月饼产量达到39.8万吨,销售额为218.1亿元。到2022年,月饼产量达到43.7万吨,销售额为243.8亿元。2023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实现271.3亿元。

面对月饼这么一个百亿级的市场,在面包主业增长受阻的情况下,桃李面包很难不心动。

开头所说桃李面包的月饼广告,尽管引发了争议,但很难说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的活动。将企业推向舆论漩涡,制造了可观的话题度,又没有引发更激烈的争议。

有不少网友表示,此前都不清楚桃李面包有月饼类产品,通过相关新闻了解到了桃李面包的月饼,今年准备尝试一下。

消费者对桃李面包月饼的“忽视”,在桃李面包的业绩构成中也能得到印证。从桃李面包2024年年报中可以看到,月饼营收占比较小,2024年营收1.2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约2.07%,月饼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与上一年相比均呈两位数下滑,下滑幅度大于面包主业。

当然,指望一次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不现实,但从此次桃李面包在月饼方面的动作,或可看出桃李面包当前的产品思路。“公司在优化现有产品结构的同时,聚焦爆款和单品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创新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做网红产品。

不过,不同于面包的“日常消费”属性,月饼兼具“节日情感价值”与“口感体验需求”—— 消费者既关注月饼的口味稳定性(如五仁馅的传统工艺),也重视其节日场景下的“仪式感”。

而桃李面包“聚焦网红单品”的策略,虽能通过争议营销快速获客,但若后续无法在“传统口味优化”“节日包装适配”上持续发力,仅靠短期热度吸引的尝鲜用户,难以转化为长期复购,月饼业务也难以真正扛起“第二增长曲线”的责任。

“爹味”说教的代价

面对来自商家的教育,很多年轻人也会感到迷惑:不过是吃个月饼而已,何时需要商家来“上课”?

商家“翻车”,自然并非本意,它们自己也会感到意外和沮丧。深究其理,其实暴露了它们的两种心态。

一是追求流量的心态。每年中秋节都是面包商家鏖战最激烈的时候,偏偏百姓的消费意愿如今趋于理性,捂紧了腰包。为了博出彩,商家们只有剑走偏锋。加上“流量至上”思想的错误引导,它们最终铤而走险,“翻车”成为必然。

二是对消费者并不尊重。在买卖平等的市场规则里,商家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更是对自身定位的严重误判。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前有“雪糕刺客”用奢华包装玩障眼法,后有“水果贵族”靠概念炒作收智商税。这些把消费者当小白的商家,最终沦为了垃圾桶里的包装盒。

反观那些真正懂行的玩家,早把卑微到了尘埃。有的超市给水果贴上“身份证”,产地糖度一目了然;有的面包房开设试吃台,用味蕾代替话术;更有生鲜品牌直播溯源,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市场从来不是单向输出的讲堂,而是双向奔赴的考场。当某些品牌还在把营销话术当教材生搬硬套时,聪明的商家早已把真诚服务写成满分作文。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或许会为创意买单,但绝对会为尊重投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元一斤的沙河老月饼|药食同... 你发现没?现在的月饼越来越讲究了 中秋节快到了,镇海区贵驷街道沙河村的月饼工坊热闹起来 刚出炉的月饼...
“回沙”的故事 “回沙”不只是一种工艺,更是金沙酒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的轴线。 文|好酒地理局 在酱香型白酒的工艺体...
茅台7.74亿项目招标;川酒集... 9月11日 星期四 茅台7.74亿车间改造项目招标 川酒集团30亿打造中国原酒梦工厂 珍酒李...
蛙来哒的产品创新之路:打破传统...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一道菜带火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催生一个品类的案例并不少见,蛙来哒便是其中最亮眼...
辣椒炒肉:简单快手的经典湘菜 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一道看似朴实无华,却在万千家庭餐桌上频繁亮相的经典湘菜。它以鲜辣的辣椒与香嫩的猪...
汪孟恭家的青椒炒虾皮:鲜香下饭... 青椒炒虾皮:鲜香下饭的家常做法 一、食材准备(细化选择) 虾皮:优选无盐淡干虾皮一小碗(约 50...
酸奶发酵失败原因溯源之贮奶罐及... #酸奶发酵#感染噬菌体#贮奶罐污染#发酵车间消毒#发酵异常#发酵染菌#发酵倒罐 噬菌体污染是困扰发酵...
拔丝地瓜:甜蜜拉丝的味蕾诱惑 拔丝地瓜 一、引言 拔丝地瓜,这道散发着浓郁香甜气息的中式传统甜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令人陶醉的口...
原创 低... 宜家在全国多地下架早餐服务。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发帖称,宜家武汉店、北京西红门店以及南通...
夫妻肺片:麻辣鲜香的川菜经典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作为川菜中的经典凉菜,凭借其独特的风味与精湛的制作工艺,在中华美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
蜂王浆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喝喝,空... 蜂王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天然食品,近年来备受健康追求者的青睐。然而,关于蜂王浆的最...
肝气足睡眠才好!这8道家常菜换... 睡眠不好,往往与肝气不足息息相关。肝脏在人体的气血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肝气充足,气血才能顺畅运行,心...
原创 零... 最近一段时间,各家上市公司的财报季可以说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众零食上市公司当中出现...
煮意大利面,煮熟别过冷水,直接... 嘿,亲爱的吃货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曾经煮出一盘黏糊糊、酱汁分离的意大利面,看着餐厅里那种每根面条都裹满...
“实在太恶心了”罗永浩吃完吐槽... 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
刚买回来生得啃不动,放两天又烂... 猕猴桃常常让我们又爱又 “无奈”。一方面,它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口感酸甜多汁;另一方面,它存...
越吃眼睛越亮的菜,秋天遇见别手... 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大自然馈赠了我们许多营养丰富的食材。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八道越吃眼睛越亮的秋季菜肴...
中医古籍《诸症实用方抄录 千金... 中医方书古籍《诸症实用方抄录》页数: 60页 简介:《诸症实用方抄录》中医方书相关古籍,内容包含:辟...
原创 “... 入秋后早晚的风越来越凉,早上起床总觉得口干舌燥,偶尔还会干咳几声;吃点东西就觉得胃里胀胀的,稍微吹点...
秋季孩子食补攻略!8道家常菜,...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可以为孩子补充夏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