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在西贝用餐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明确表示将起诉罗永浩损害品牌商誉,并自9月12日起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接受消费者参观监督。9月11日晚间,罗永浩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
事件起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公开发文吐槽西贝餐饮:“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贵得离谱”,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这条微博迅速登上热搜。
西贝客服人员回应称,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炒菜为新鲜蔬菜现炒,不存在预制。
9月11日贾国龙手持罗永浩当日点菜单回应,强调西贝“无一道菜符合国家预制菜标准”,所有菜品均为现场制作或预加工原料,并指出罗永浩一行人所点15道菜中仅2道未用完,“临走时还对服务员表示‘挺好’”。
随后罗永浩再度发文反驳,称西贝部分菜品呈现“隔夜菜味”,质疑其烹饪工艺,并发布悬赏征集证据。
贾国龙在回应中首次明确区分“预加工”与“预制菜”概念,指出中央厨房配送的实为标准化原料而非成品菜,符合当前《预制菜标准》中对“预制菜”需为“成品或半成品菜肴”的定义。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争议背后实为消费者与餐饮企业对“预制”认知的结构性错位。资深餐饮专家文志宏表示,目前许多连锁餐厅均通过预制工艺提升效率,但消费者更关注品质与价格是否匹配、知情权是否保障。
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则认为,西贝若应对得当或可转危为机,但当前消费者对预制菜仍存四大顾虑:食品安全、口感缺失、价质不符、知情权缺失。
来源:北京商报、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