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网络爆梗,为什么是一碗丝瓜汤
创始人
2025-09-12 12:03:30
0

博主@累子 的“丝瓜汤”视频在过去两周霸占了各大平台的热搜。

为什么这么多人被“丝瓜汤”戳中?因为它指向的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沟通模式。

“丝瓜汤”本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道家常菜。可最近,它却意外地成了一个网络热梗。起初,博主@累子拍的一系列丝瓜汤段子,是为了用幽默的方式展示一些中式家庭里沟通的现状,但围绕丝瓜汤却传达出一种“精妙”的家庭氛围,经历过的人都能一秒共情其中的无奈和压抑。

最经典的莫过于在双方争执过程中说“肝火旺喝丝瓜汤降火气”这种把结果归结于是对方身体有毛病的操作。此后,由于各种“丝瓜汤文学”语录过于“实用”,被网友开始各种二创整活,使得该梗也随之爆火出圈。

-01-

是的,丝瓜汤可以代指一切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丝瓜汤宇宙的经典语录。当你面对一碗丝瓜汤皱眉时,长辈们的连击技能瞬间释放:

“这丝瓜老了” → “你也老大不小了” → “该找对象了” → “要不去考个公吧 ”→ “你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 “肝火旺,多喝丝瓜汤降火气”。

短短几十秒,从一根丝瓜绕到人生规划,然后起承转合落点到手机上,最后不忘初心,用一碗丝瓜汤有力收束全文。有力的程度堪比《三体》里二向箔的降维打击。

这套连招的精髓在于无缝切换,每一口汤都承载着祖上留下的古老智慧,每一次反驳都会被解读为“不懂事”,每一次拒绝都是对祖宗的背叛——最终,你会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碗汤,而是一整套价值体系,一整套不容挑战的秩序。

在大多数情况下,长辈们不会直接说“我要你按照我的意思来办”,而是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最普通的控制欲也因此穿上爱的外衣。

网友评论区简直是大型“我家也是这样”现场:

“家里人一直说葡萄吃了好,逼着我吃,但我吃了嘴麻麻的。后面了解到是有些过敏,和家里人说了,以为不会再强迫我吃了,但我妈还是会突然塞一颗葡萄到我嘴里,或者一直买不同品种的葡萄要我吃。”

“他们说在关心我,但是感觉不是真正的关心。我和我妈出去,她一直叫我喝水。但是外面很难找厕所,我就不想喝水。后面我想上厕所,急着找厕所,结果她一边走一边叫我喝点水。”

“从小到大我就不吃香菜,但我家人爱吃,每次放香菜就说为我炒的,美名其曰给你放了你最爱吃的香菜对身体好,我不吃就说辛辛苦苦给我做的饭不吃,说我现在脾气怎么这么大,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关键是我从小就是不吃香菜的,我都30了她还认为我爱吃香菜。”

这些场景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恭喜你,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你已经有了“东亚小孩认证”。在这个认证体系里,大部分时间里,你的个人喜好不被信任,你的身体反应可以被质疑,你的选择需要被修正。

长辈们有一套完整的逻辑:你不喜欢吃某样东西?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品尝。你对某样东西过敏?那是因为你体质太弱,需要“慢慢适应”。

毕竟“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等你当了父母就知道了”。

“你就是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降火气”似乎是万能公式。无论什么争论,只要搬出这句话,瞬间就能将理性讨论转化为医学诊断。这种神奇的转换能力,让多少哲学家为之汗颜。

它完美地避开了所有需要理性分析的环节,直接将问题定位为“你身体有病”。既然是病,那就需要治疗;既然需要治疗,那就得听医生(也就是家长)的话。

然后网友活学活用,开始把丝瓜汤梗台词大范围搬运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遇到吵架先倒吸一口凉气;

被别人反驳就说“那你错了”;

遇到别人发脾气就说“你这么凶干嘛”。

比起低俗冒犯的梗,“丝瓜汤”既避免了吵架的脏话,又能展现出狠狠的攻击力。

无论对方说什么都可以回复——“你就是肝火太旺了,你知道吗?喝点丝瓜汤去一下火气吧”。

-02-

丝瓜汤梗,也是一种“代际创伤传递”,在@累子新演绎的小剧场中,三句话离不开让大家喝丝瓜汤的“丝瓜汤老奶”也逃不过父亲托梦时叮嘱她多吃“佛手瓜”。

也有网友替长辈们辩护:“我能理解原视频想表达什么,我也不讨厌这个梗。只是长辈这辈人,可能一辈子就待在小地方,没什么话题可聊,只能反复说孩子的事。你会觉得烦,但他们也是真的不知道还能聊什么。”

这段话里,带着一点理解,也带着一点无奈。

很多时候,长辈重复的话题、没完没了的叮嘱,并不是出于恶意。他们聊不来社会热点,也没法理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只好用最熟悉的语言,比如“丝瓜汤”“多穿点”“少玩手机”来维持对话。

可是这种有限的表达,落在孩子身上,往往变成压抑和误解。两代人都想靠近对方,却在各自的语言系统里鬼打墙,长辈觉得年轻人不知好歹,而年轻人觉得长辈不讲道理。

“丝瓜汤文学”的爆火,本质上是一次大型集体疗愈现场。当无数网友发现,原来全天下的爸妈都有同样的台词本,那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怪不得有人说,当我每次想家了,我就看看丝瓜汤视频——没错,它确实是童年的味道。

长久以来,许多年轻人都以为这种家庭模式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是不是我真的不够懂事?但当这些经历被集体讨论,然后解构,大家才意识到这不是个人问题。

“刚开始看还不太上头,看多了真的觉得很幽默,有一种代际伤痛被看见的感觉,一直都觉得被看见是伤痛被疗愈的开始。”

网友们通过段子和表情包,将那些曾经不敢质疑的权威话语变成了可以调侃的对象。其实,当你能够嘲笑某种权威时,你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它的控制。

互联网总能把沉重的经验转化为轻松的表达,但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吗?

我们总谈论父母如何爱小孩,但真正的爱应该是尊重对方的选择权,而不是一味否定对方的体验,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当“爱”成为控制的工具时,它就已经不再是爱了。

但最重要的是,双方都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要做。家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的权威和服从。

丝瓜汤好喝的秘诀就是,让丝瓜汤回归丝瓜汤。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坐在餐桌前,面对一碗丝瓜汤时,它真的只是一碗丝瓜汤。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口味偏好而感到内疚,也没有人会因为对方的选择而感到被冒犯。

直到那一天到来之前,或许我们可以继续用幽默来化解那些不合理的要求,用坚持来捍卫那些应有的权利。毕竟,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喝丝瓜汤/苦瓜汤/南瓜汤的自由。

最后,秋天快到了,可以建议餐桌上准备点窝瓜了。

为什么呢?因为窝瓜有一点点暖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红酸奶成“新型泻药”?有人大... 最近 一款主打“现制”“高活菌”的网红酸奶 在社交平台持续火爆 甚至有记者亲测喝完后 “4小时跑4趟...
20多款精品火锅制作方式 流行火锅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传统火锅演变而来的一种单纯以品尝为目的的就餐方式,这几年备受大众青睐,...
原创 猪... 猪脚炖黄豆是一道经典的家常滋补汤品,既美味又富含营养。想要做出一道软烂入味、汤浓味美的猪脚炖黄豆,需...
红烧猪蹄:厨房小白的逆袭大菜,... 谁说硬菜一定要大厨才能搞定?我家上周的红烧猪蹄,可是让隔壁阿姨专门跑来敲门:“小姑娘,你家今天烧啥呢...
吕宇峰学习制作水果捞 吕宇峰向来以为,水果捞不过是水果切块浇上酸奶,简单得很。直到那个周末的下午,他站在厨房里,面对着一堆...
十款酸辣味型的家常菜 酸辣口味的菜品往往很受大众喜欢,吃着开胃解腻,有酸有辣,可以促进食欲,同时也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平时建...
10款蒸鱼菜品 椒汁蒸鳜鱼 材料:鳜鱼、青红椒圈、盐、鲜藤椒、酱油、料酒、鸡精、味精。 1. 鳜鱼处理干净,加入料酒...
贵阳丝娃娃素菜卷:薄饼卷蔬菜,... 本文围绕贵阳传统特色美食 —— 丝娃娃素菜卷展开,全面介绍这道美食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食材搭配、蘸...
江西十大名面 江西美食,因为网友调侃的一句“辣椒炒辣椒”是其“省菜”,随之在网上,被广大网民挖掘出了诸多“宝藏”美...
多家西贝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连日来,“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持续发酵。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CEO...
李守亭丨家乡至味虎头鸡 清爽的秋日,山东寿光的农家小院里,一场婚礼的热闹喜庆刚刚平息。诱人的喜宴正在酝酿,早早地吊起人们的胃...
三十年早餐铺里的城市温度记忆 清晨六点,王奶奶的早餐铺飘出的第一缕炊烟总比闹钟更准时唤醒整条老街。那口用了三十年的铝制蒸锅边缘早已...
原创 不... 导读:不管炖啥鱼,记得多放去腥增香三味料!让鱼肉不腥,鲜嫩入味! 炖鱼是家常菜中备受喜爱的美味,但很...
河州包子:白皮酥香藏乾坤,一口... 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八坊十三巷的琉璃瓦顶,临夏古城的老字号包子铺已蒸汽缭绕。马师傅轻巧地捻动面...
那碗凉透的牛肉面,是妈妈留给我... 凌晨三点的ICU病房里,监测仪的滴答声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切割着我的神经。母亲的呼吸已经变得很轻,轻得...
原创 很... 导读:很多人爱吃的酸菜鱼,为何突然失宠了?网友:4个原因,很扎心 酸菜鱼,这道曾以“酸辣鲜香”征服全...
这种水果比白砂糖还甜,营养比你... 天热孩子出汗多,光补水不够,缺钾容易没精神,得在吃的上多留心。 菠菜焯水淋点香油,芥菜炒肉丝,莴笋切...
家庭简易版寿喜烧,一锅煮出冬日... 冬日凛冽,寒风呼啸,此时若能在家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寿喜烧,那真是从胃暖到心。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家庭简易...
“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宿州站圆满... 人民网宿州9月12日电 (记者陶伟)9月10日晚,“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宿州站在云集文化商业街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