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美食# 来一口闽南味
创始人
2025-09-13 12:04:28
0

图源:厦门文旅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

在福建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

千年的烟火气里升腾着不灭的味觉记忆

它们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佳肴

更是凝结着先民智慧

承载着地域风情的文化瑰宝

图源:扬帆龙海

今天

让我们循着时光的脉络

继续走进舌尖上的非遗

感受那份深植于血脉的文化传承

厦门澳头蠔干粥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同安澳头社,逐渐流传于同安、南安、晋江、金门、台湾等地。“蠔干粥”相传始于明嘉靖皇帝生母蒋氏御膳秘方。2019年,厦门澳头蠔干粥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数字非遗

澳头蠔干粥采用农家黑猪的筒骨和农家老母鸡汤料,搭配胡萝卜、干贝粉、扇贝粉、百合粉、枸杞粉、核桃粉、海鳗干粉、虾仁粉以及蚝干提炼的蚝油等几十味秘制食材用陶制砂锅熬制,再加入槟榔芋、新鲜花菜、蒜末等,味道鲜美。

图源:@数字非遗

澳头蠔干粥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清香四溢、口感滑润、老少咸宜。现在世代相传的粥品种类已有近百种,还配有四十多种小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图源:@数字非遗

厦门的同安薄饼是一口“春天的味道”,不仅闽南人喜爱,就连文学大师都爱。林语堂是地道的闽南人,尤爱薄饼。其次女林太乙曾在她的书中感叹道:“在厦门的烹饪中,没有什么比薄饼好吃的了……”时至今日,台北阳明山麓的林语堂故居,每到春天仍要举办一次“润饼文化节”。

图源:@厦门文旅

薄饼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而厦门人吃薄饼,始于明朝,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薄饼系明朝五省巡按、同安人蔡复一的夫人李氏为助夫而创。蔡复一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李氏担心丈夫健康,想出一办法:把面粉做成一张薄薄的面皮,再包上各种菜烩,置于丈夫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道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被称为“薄饼”。

图源:@厦门文旅

关于薄饼,厦门人并不陌生,几乎每个厦门人都爱吃薄饼。一卷饼皮、一锅菜、一桌配料,变化出千家万户不同风味。2017年,薄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厦门文旅

鼓浪屿馅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1805年,是由二三十道独特工序组合而成的。因其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而蜚声国内外。

图源:厦门文化馆

它独特的口感应归功于其传承百年的配方及纯手工工艺制成。工序包括原料验收、选材、清洗、 浸泡、蒸煮、分馅、制皮、包馅、成型、烘烤、翻饼等,用料精良、制作考究, 掰开清晰可见六到八个层次的饼皮,彰显了传统制饼工艺的巧夺天工。制作配方不断改进,技艺精益求精。

图源:@厦门文旅

从面料的准备,再到馅料的制作,面与馅完美平衡需要匠人们灵巧的双手。制作鼓浪屿馅饼的匠人们在制馅上下足了工夫,把绿豆研磨很细,蒸煮得很烂,精心调制糖膏的软硬度,而外皮的制作工艺也相当考究,以油当水,精工揉合,焙烤后饼香清甜,酥而不破。这就是馅饼能够入口易化、又食而不腻的秘诀。2022年,鼓浪屿馅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厦门文旅

土笋冻是流行于厦漳泉等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明清时期就有文献记载“生在海滨,形似蚯蚓”“形丑味甘,味甚鲜异”。2022年,闽南土笋冻制作技艺(龙海)入选第七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小红书@做梦都想胖的丸子

土笋学名可口革囊星虫,生活在东南沿海的滩涂中,富含胶原蛋白。它状如果冻,将一种外形独特的沙虫经过精心熬煮后,就凝结成了一块块土笋冻。用现代许多人的说法来解读就是,“看着暗黑”与“吃着真香”。

在我国多种药典中记载其药用疗效: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活血强身及补肾养颜等功能,可治疗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虚喘咳、胸闷痰多,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图源:闽南日报

漳州人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逢年过节时阿嬷做的五香卷。口感酥脆、鲜香可口,再佐以甜辣酱,是无数漳州男女老少记忆中的古早味。五香卷是漳州龙海传统特色小吃,尤其以石码五香最具特色。

图源:扬帆龙海

据《漳台传统民俗》记载:五香卷俗称“五香”,以五花肉碎、葱碎、茡荠碎、虾皮等原料配以五香(茴香、大料等五种调味香料)粉、白糖、鱼露,加薯粉与水搅成糊状,用豆腐皮卷成长四五寸的圆条在油中炸至金黄。

图源:扬帆龙海

石码五香制作技艺传播至东南亚等地,是百年前石码商埠繁荣的见证,也是龙海人勇闯世界的缩影,承载着龙海人的乡愁。石码五香的独特制作技艺使五香味美可口,声名远播,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漳州龙海的特色产业。

图源:扬帆龙海

漳州鱼卤面制作技艺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芗城区、龙文区等地。它的产生及发展见证了古“月港”海澄镇百年前“市镇繁华甲一方”的场景,是漳州传统小吃文化和港口文化的有机结合。2022年,漳州鱼卤面制作技艺列入漳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扬帆龙海

漳州鱼卤面是在漳州卤面的基础上,加入九龙江鱼产以及中药材后形成的。特点是取材精良,精烹细煮,将鱼鲜与肉鲜、中草药香巧妙融于一碗面中,汤甜肉嫩,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图源:扬帆龙海

漳州鱼卤面卤汤的熬制是关键,是区别于漳州卤面口味的一重要环节;煎鱼环节也很讲究,鱼片要切得薄而透明,煎时火候需掌握到位,鱼片既不会化开又入口软糯。

图源:扬帆龙海

清末民初,泉州肉粽的制作技艺就已盛行,市区有“肉粽银”,浮桥头观音亭边有“肉粽牛”。肉粽在当时的泉州,可谓名噪一时。

图源:泉州市政协

泉州肉粽制作技艺从选料到成品需经多道工序制成,道道精细严谨。首先是原料的选择:挑选质地柔软、光泽鲜亮的糯米,配料选用农家半瘦肥的三层猪肉、大虾仁、香菇、卤蛋、莲子、栗子、雪笋混合而成,就连粽叶,也必须经过高汤烹煮。

图源:@微泉州

泉州肉粽需先将猪肉切成方片,然后放在锅中卤以“糖乌”,加些五香至熟,才将猪肉捞起,将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卤汁都被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在竹框里,用竹叶一个一个地包成四角形的粽子。在包扎过程中,逐一放入所备的配料,至告一段落时,再集中放在大锅中去炖,方言叫做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半日左右,肉粽才能出胶,经秘制卤汁熬熟出锅后的肉粽米香十足、软糯可口、香飘四溢。

图源:@微泉州

一箸一味,皆是时光的馈赠

一饮一啄,俱是文化的回响

福建的非遗美食

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珍珠

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诉说着山海交融的故事

(图文节转自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款用鸡蛋做的下饭菜,简单方... 20款用鸡蛋做的下饭菜,简单方便易操作,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了。 香葱爆荷包蛋 1.平底锅预热烧油,分...
娃娃菜炒饭这样做才粒粒分明?肉... 每当我听到隔夜饭在锅中与蛋液相遇时发出的"滋滋"声响,闻到肉末与娃娃菜在热力作用下释放出的复合香气时...
初秋喝酒的几大好处 对于爱酒的朋友们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喝酒时。但是,要说秋天一定要喝点酒,是有原因的。俗话说,秋补冬藏,...
一口沦陷!软烂辣卤牛腩配脆笋,... 谁能拒绝一口裹满辣卤汁、入口即化的牛腩,再搭着脆爽解腻的笋片啊!这道辣卤牛腩烧笋,不用复杂调料,厨房...
精选30道餐厅新菜品,做法精简... 精选30道餐厅新菜品,做法精简,款款热销,收藏起来太实用了。 特色陈年老腊肉 1.先将五花肉切成条...
预制菜到底好不好(下) 在了解备菜和预制菜的区别后,大家心中应该有一定的判断了。 我个人来说并不反对预制菜。比如现在超市都...
汪孟恭重庆红薯腊肉圆子(改良版... 一、食材用料(2-3 人份) 红薯:选红心蜜薯 1 个(约 500g,甜度高、水分适中,避免白心...
鳝鱼怎么做才好吃?3种家常做法... 鳝鱼是春夏季节的 “鲜味担当”,肉质细嫩、刺少肉厚,不管是红烧、爆炒还是煲汤,都自带一股独特的鲜香。...
阿坝州黑水:荞麦花正艳 丰收喜... 初秋时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的荞麦花竞相绽放,如白雪般铺满山坡、点缀田野,将大地装扮成一片浪漫...
甜蜜的“进化”:水果变甜,是自... 走进水果店,仿佛踏入一个“甜度爆表”的世界:西瓜甜得能“齁”到后脑勺,葡萄颗颗像裹了糖霜,连从前略带...
万物皆可醋 山西非遗月饼玩转新... 中新网太原9月13日电 题:万物皆可醋 山西非遗月饼玩转新口味 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 王惠林 中秋佳...
原创 澳...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说到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很多人的记忆会瞬间被舌尖的香气唤醒——...
长江为何是“世界美酒河”?三个... 从格拉丹东雪山奔腾而下,全长6363公里的长江,如同一条蜿蜒于华夏大地的巨龙,奔腾不息。长江是时间的...
寰九酒亮相第十四届贵州酒博会,... 9月的贵州,酱香飘满大地。伴随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的盛大开幕,两场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
新华每日电讯、“云南发布”集中... 9月12日 新华每日电讯、“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刊发报道 《云南:咖啡文旅带动乡村体验“焕新”》 ...
十款私房菜做法,川香味浓郁,下... 十款私房菜做法,川香味浓郁,下酒又下饭,值得大家参考和收藏。 酒鬼孜然肉 首选口感软嫩的猪里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