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预制菜风波今天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了,从当初的硬刚到底,到如今的全网道歉,西贝似乎扯开了中国连锁餐饮的“遮羞布”。在如今预制菜泛滥的环境下,其实大部分人是不反对预制菜的,相反觉得很方便,大家之所以反应这么大,只是希望能消费的明明白白。
有人说现在大部分饭店都是预制菜,想要吃现做的菜非常难,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确实现在预制菜很多,但只要吃的多了,也许会慢慢摸索出一些规律,极大可能避免预制菜。那么下面就给大家分享5类菜品,基本不是预制菜,可以放心点。
清炒时蔬是预制菜难以跨越的一道坎。蔬菜一经预制再复热,就会失去脆嫩口感和鲜亮色泽,变得软塌发黄。餐馆里的清炒时蔬通常都是现点现做:厨师大火快炒,迅速锁住水分,上桌时还带着锅气。尤其是蒜蓉、清炒类的绿叶蔬菜,吃的是那股鲜灵劲,一筷子下去,清脆爽口,这是任何预制菜都无法复制的鲜活体验。
“鱼跳虾蹦”是判断水产新鲜度的直观标准。那些养在池子里现点现捞的鱼虾蟹类,基本上都是活宰现烹。清蒸鱼上桌时鱼肉蒜瓣般分明,筷子轻拨即离骨;白灼虾肉质紧实弹牙,带着自然的鲜甜——这些口感绝非预制冷冻水产能比拟。特别是需要保持完整形态的鱼类菜肴,预制菜往往会在解冻后出现形态破损、肉质松散的问题,一口便能尝出差别。
那些需要精湛刀工的传统菜品,往往是预制菜工厂不愿触碰的领域。像文思豆腐羹、扣三丝、菊花豆腐这类菜品,厨师需要现场进行精细加工,机器难以替代。这些菜吃的是手艺和功夫,每一刀都体现着厨师的技艺,口感上的细腻层次和视觉上的精美造型,都是标准化预制菜无法企及的。点这类菜,不仅是品尝美食,更是欣赏一场 烹饪艺术的表演。
如今野菜成为了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蔬菜,由于季节性强,产量也比较少,所以每逢到了季节,野菜就成为了大家必吃的美味。比如春天的荠菜,香椿,苜蓿,夏季的马齿苋,蕨菜,秋冬季的小根葱,地木耳等等。
这些野菜基本上不会预制,只有当季的点餐率会比较高,过了季节后几乎没人去吃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过季后能吃到的都是冷冻或者预制。所以商家也就没必要去预制这些。
拔丝菜绝对是 “现做现吃” 的代表,像拔丝地瓜、拔丝香蕉、拔丝山药,没一道能靠预制糊弄。这类菜的灵魂在 “拔丝”,而拔丝的关键全在糖浆的火候 —— 得用白糖或冰糖小火慢熬,熬到糖浆从 “大泡” 变 “小泡”,颜色从透明转浅黄,再把刚炸好的食材丢进去快速翻裹,稍微慢一点,糖浆就凉了凝在锅边,根本挂不上丝。
就说最常见的拔丝地瓜,新鲜地瓜得现切滚刀块,下锅炸到外皮脆硬、内里绵甜,捞出来控完油马上裹糖浆。现做的拔丝地瓜,夹一块能拉出半米长的透明糖丝,咬下去外皮脆甜不粘牙,内里暖乎乎的绵密;要是预制的?先不说糖浆凉了会凝固成块,炸好的地瓜放久了也会变软发面,吃着要么粘牙要么没嚼劲,连 “丝” 都拔不出来。餐厅要是用预制拔丝菜,一上桌客人就尝得出来,根本没必要砸招牌。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不知道大家认为这5类菜预制的可能性大不大,你们觉得什么菜不可能预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