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彪哥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近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公开点赞两家最喜爱的餐厅为上海的锅气湘菜馆以及农耕记湖南菜。
巧合的是,这两家均为湘菜馆。
他还主动提出可以免费为这两家企业做宣传,足见其信任和真心。
这位素来挑剔和较真的“网络大V”,为何对湘菜馆情有独钟?
那道热气腾腾的湘菜小炒,其背后的鲜香热辣,以及湘菜人对新鲜现炒和锅气的执着,或许正是答案所在。
湘菜小炒,以“鲜”服人
追溯湘菜小炒的灵魂,“鲜”是其征服味蕾的核心密码。
《湘菜》走访湖南十四个地市州,我们发现,无论到哪里,“新鲜现炒”始终都是他们坚守的第一准则。
当我们来到醴陵,这里的“鲜”藏在四季流转里。比如醴陵小炒里的代表菜品醴陵小炒肉,为了做到因时而食,醴陵人硬生生做出了四个版本。
春天配鲜嫩水芹,夏天换当季青椒,秋天改红椒提色,冬天添大蒜叶增香。千变万化的风味组合背后藏着的正是湘菜人对“鲜” 的极致执着。
而衡阳的“鲜”,离不开专业匠心的守护。提到衡阳小炒,辣椒炒肉是绕不开的经典,仅费大厨一家企业,一年就能卖出一千万份。这份受欢迎的底气,源于其对 “鲜” 的专业把控 —— 作为湘菜大师名师最集中的企业,店里每一道菜都由专业大厨现炒,火候与新鲜食材的碰撞,让 “鲜” 味在热锅中被精准锁住。
来到“万物皆可蒸”的浏阳,“鲜”的秘诀又藏在 “原汁原味”里。蒸制本是最考验食材新鲜度的烹饪方式:大围山的红笋、小河乡的土鸡、本地黑山羊、白沙豆腐…… 唯有在最新鲜的状态下,食材的本味才能透过水蒸气完整释放,不添过多调料,却鲜得纯粹动人。
到了湘潭,“鲜”则直接体现在一个“活”字上。水煮活鱼光听名字,便将食材的“活”与“鲜”点透;荷塘土鸡是老板亲手现抓,肉质紧实的鲜气藏不住;水鱼炖羊肉更绝,以鱼之鲜融羊之美,熬出一口 “鲜”到骨子里的浓汤,每一口都是对 “鲜活” 的最好诠释。
湘菜的魅力,源自那份对“鲜”的执着追求。湖南湘菜馆,无论规模大小,均遵循“鲜”字诀。
严选时令鲜蔬,配以优质肉类,辅以地道湘式调料,炒出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品。
现炒与锅气,湘菜人的匠心执着
湘菜人为了做到新鲜现炒,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兼顾新鲜现炒和上菜速度,兰湘子主动摒弃工序复杂、耗时长的煨、炖、煮类型的菜品,将产品精简至28道,精准击中白领群体 “要效率更要品质” 的需求,让现炒的鲜美与快捷不再矛盾。
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纯正,大碗先生即使在同一种食材的采购上,也没有固定的采购地。以鸡为例,品牌每日消耗量高达3000 只,四季选用的鸡种、产地,均会根据食材品质动态调整,绝不拘泥于固定来源。
这种采购模式,也让大碗先生的采购部成为行业内公认 “脚步最勤” 的团队。
上个月,门店近100家的湘辣辣正式宣告进入 “鲜炒时代”,一句 “只炒当餐鲜牛肉” 掷地有声。这份 “鲜” 有多较真?上午屠宰的牛肉必须在 11 点前送达门店,专供午餐;下午屠宰的牛肉则要在 5 点前到店,只为晚餐。对食材时效的极致苛求,让它一跃成为小炒黄牛肉品类的佼佼者。
在深圳起步的农耕记,早早搭建起“从田间到餐桌” 的全链路供应链:在桂东打造超 1000 亩高山菜园,专门种植辣椒等湘菜核心蔬菜;当天上午采摘的鲜蔬,次日清晨就能抵达深圳总仓,中午便稳稳摆上大湾区食客的餐盘。
上海的锅气湘菜馆,虽然远离湖南,但把湘菜的“锅气”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砂锅里滋滋作响的砂锅芸豆丝,还是鲜嫩爽滑的锅气鸡煲,都将鲜与火拿捏得极准,让沪上食客也能吃到湘菜最本真的热乎劲儿。
更绝的是,湘菜人为了做到看得见的新鲜,恨不得把菜市场搬进餐厅。
王捌院子、力力小院这些院子餐厅,蔬菜、瓜果、辣椒、禽蛋等整整齐齐码放在木筐里,肉类则分部位切割成条状,一字排开挂在档口前方,食客吃什么就拿什么。
费大厨、大宁乡等主流品牌通过透明档口,厨师现切食材、现起油锅,翻炒时的滋滋声、升腾的烟火气直扑眼帘,让“锅气”不再是一门玄学,而是湘菜人对新鲜热辣的执着追求;让“新鲜现炒” 不再是文字描述,而是食客能亲眼见证、亲手感知的真实场景。
即便在效率至上的今天,湘菜人依然愿意为了一口鲜做减法、建供应链、造透明厨房,他们守的不只是食材的鲜,更是湘菜本味里那份沉甸甸的匠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湘菜小炒,以其对“鲜”的极致追求和毫不妥协的现场烹制,完美诠释了何为“锅气十足”,何为“人间烟火气”,何为最抚凡人心”,它代表了中国人对“新鲜热辣”饮食美学的共同向往。
我相信,当罗永浩为湘菜馆点赞时,点赞的不仅是味道,更是那份对食材的尊重、对技艺的坚守,以及中国人永远放不下的烟火情怀。
这种情怀,根植于我们共同的味觉记忆。一道热气腾腾的小炒端上桌,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中国人一种情感的联结,是忙碌生活中可即时获取的温暖与慰藉。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让无数像罗永浩这样的“挑剔较真”的人为之折服,并心甘情愿地为其代言。这口锅气,炒的是菜,暖的是心,凝聚的是我们对生活品质永不褪色的追求。
湘菜的热辣从不是刺激,而是带着温度的慰藉,是食材本味与匠心火候织就的生活气息。
罗永浩的点赞,不过是替无数食客说出心声:我们偏爱湘菜,终究是偏爱这份看得见、尝得到的真诚,偏爱这口能熨帖人心的人间烟火,偏爱那份在快节奏里依旧坚守的生活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