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各大商超和面包店已将月饼摆放在最显眼的陈列位,然而货架前却人气低迷,平均每个专区仅两三人驻足,多数人停留不超过30秒。这种“热闹布局”与“冷清销售”形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传统节令食品在现代消费市场中的尴尬处境。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月饼的创新革命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发生。山东的“豆橛子”月饼首先突破重围,成为央视、新华社、大众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截至今日,全网流量竟已突破2亿+!从减糖健康配方到非遗技艺的现代演绎,月饼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新定义中秋味道。
本文目录/ content
1: 从菜篮子到月饼盒,一颗豆橛子的逆袭
2: 月饼大赏,烘焙师傅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3: 从吃到晒:月饼如何成为社交网络的新晋“网红”
4:月饼新“食”尚!下一个爆款会是什么
01
从菜篮子到月饼盒,一颗豆橛子的逆袭
在济南万科城的一家蛋糕店里,一款名为“豆橛子”的月饼意外走红。这款采用山东本土豆角制作的卤肉月饼,上市初期便引发顾客热议。
该店经理叶珊珊表示:“现在每天光外卖平台就能接到十几单专门订购‘豆橛子’月饼的订单,都是来尝鲜的。”
◎图片源自丹香官方号
这款看似不可思议的月饼,竟然成为了今年中秋档的“黑马”单品,在外卖平台引发抢购热潮。
地域特色食材的创新应用正在成为月饼市场的新趋势。除了“豆橛子”月饼,该店还推出了烟台苹果月饼,让山东人品尝到“自己家乡的地道味道”。
◎图片源自小红书—友友悠悠逛逛
在上海,老字号王宝和前几年则推出了全蟹粉月饼、蟹粉明虾月饼,将上海人喜爱的蟹粉元素融入月饼中,香气扑鼻引来不少市民排队购买。
◎图片源自王宝和官方号
这种将地方特色食材与传统月饼结合的做法,不仅创造了新的口味体验,还唤起了人们的地域文化认同感,让月饼成为了承载地方风味的全新载体。
02
月饼大赏,
烘焙师傅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月饼师傅们的创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限,各种新奇馅料让人眼花缭乱。
在上海,西区老大房推出了香菜牛肉味月饼,引发了不少讨论。
◎图片源自西区老大房官方号
盒马则推出了榴莲芝士味月饼,拆开包装就能闻到明显的榴莲香甜味,外层酥皮中和了内馅的甜感,被称为“甜品党福音”。
◎图片源自盒马官方号
高校月饼创意大赛同样精彩纷呈。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们设计并自主投票选出了红酒蔓越莓、生椰拿铁、芋泥芝士奇亚籽等口味的月饼。
同济大学则推出了纯手工专属月饼,色、香、味多重创新,藤椒牛肉、厚椰拿铁、豆乳芝士、杨枝甘露等六大口味创意迭出。
◎图片源自小红书—修无情道的
养生月饼也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龙华素斋推出了咖啡果仁、秋梨山楂党参松仁、当归黄芪芸沙核桃三款“创新月饼”。
◎图片源自小红书—小小彬
龙华禅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刘锦久表示:“我们在研发新品的时候,特意考虑到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这些月饼将中医智慧和现代滋味完美结合,受到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欢迎。
03
从吃到晒:月饼如何成为社交网络的新晋“网红”
正因为近几年月饼的不断创新,这款烘焙单品已经渐渐从传统的食品转变为社交媒介,在各大媒体上引发了一波波的分享热潮。高颜值包装和独特口味成为了年轻人分享的动力。
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共同设计打造的月饼礼盒。从本地文物中汲取设计灵感,将文物图案运用到月饼礼盒中。
广州花园酒店则与广东省博物馆携手共创两款限定中秋礼盒,外观设计灵感源自广东省博物馆经典藏品“清石青缎地‘宝生昌’号广绣花鸟大挂帐”中的纹样元素,浓缩了岭南刺绣之美。
◎图片源自小红书—南方甄选食品
社交媒体上的月饼营销也越来越多样化。雪贝可在抖音平台推出“买一送一”活动,一款原价179元的月饼礼盒,下单后可额外获赠同款。
天虹超市则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将原价268元的苏氏荣华六福月饼礼盒降至199元,同时叠加“买一送一”。
非遗技艺的社交媒体传播也为月饼带来了新关注。四川洪雅的罗坝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宋祥开发了“非遗体验课”,让游客在柳江古镇的明月节上亲手制作“团圆饼”。
◎图片源自小红书—厨房一午一食
宋祥还计划利用抖音电商平台将“罗坝月饼”推向全国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洪雅的非遗味道。
04
月饼新“食”尚!下一个爆款会是什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减糖健康月饼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今年市面上100克及以上的大规格月饼少了很多,60克至80克的小规格月饼占比超八成。
华美推出的无糖莲莲月饼,用麦芽糖醇替代蔗糖,包装上明确标注“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就连高端品牌美心,其经典流心奶黄月饼也推出了“低糖版”。
◎图片源自小红书—张子阔
叮咚买菜研发团队在“黑白双拼”散装月饼中选择加入代糖降低糖份,同时将传统的五仁月饼改良。他们用松子、山核桃、腰果等坚果取代了糖含量较高的果脯,使月饼更符合现代健康需求。
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可能会催生下一个爆款。山姆会员店打磨出了9款差异化的Member’s Mark系列月饼,采用进口燕麦奶等植物基础原料。用益生元低聚果糖代替部分白砂糖,口感轻盈,顺应市民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图片源自山姆会员商店官方号
文化创新也将为月饼带来新的可能性。中国大酒店曾复原了五款“消失的月饼”:腊肠月、烧鸡肉月、西施醉月、上豆蓉月、凤凰月。在高度还原月饼本味的前提下,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饮食习惯的月饼。
未来月饼可能会继续朝着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某一年的月饼发放采用了双重“盲盒”的形式。既延续去年口味“盲盒”的基础上增添月饼图案“盲盒”,每位同学都领取到一份包含校徽和校园建筑图案的月饼。
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月饼,不仅能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和分享欲,还能增强情感连接,让月饼不再是单纯的食品,而是成为承载记忆和情感的文化符号。
“时代在变,人们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一成不变。”月饼传承人宋祥说出了关键。
◎图片源自小红书—jmjm
未来的月饼,可能会变得更小、更健康、更个性化,融入日常饮食场景,成为更多年轻人下午茶的选择。但无论怎样变化,那一轮圆月下的文化记忆与人间温情,始终才是月饼最珍贵的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