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16日, 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集训营在中山市顺利举办。来自大湾区“9+2”城市的30多位学员,通过名厨的讲解以及亲自实操,收获满满,感触良多。火候见真章,滋味连人心。让我们一同分享本次集训营学员吴娟写的《学员日记》(标题为编者所加),文字质朴鲜活,生动有趣。
当前排几位大厨们不约而同向着我们行一个抱拳礼时,“好有江湖气!”我不禁感慨。这,便是粤菜师傅集训营的开营仪式。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室,这里有“刀山”,有油锅,有猛火;有大师,有学徒,有秘籍……妥妥的就是一个热辣鲜活、传承有序的“烟火江湖”。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01
左手开酥,右手擀皮,绝了
江湖怎么能没有传说?
古稀之年的阎广华就是粤菜江湖中的传说。
当年风靡港澳的京华酒店,他就是最早的品牌创立者,其拿手的老婆饼享誉全国。PPT上的头衔是“世界粤菜终身成就贡献特别奖”。但阎老师已然看淡这些。“这些都是虚名,别太当真”轻描淡写间,将辉煌过往尽数归于平静,唯有手艺,依旧滚烫。
国家级面点大师、 中山市饮食业商会首届会长阎广华
在课堂上演示制作老婆饼
但当他把一袋袋封装好的原料摆在不锈钢桌上,屏幕上放出他在“888便签”纸上手写的包括20多种配料的配方时;当他展示左手开酥,右手用擀面杖擀皮的“武艺”时;当他忘了下花生酱,只一句“忘了就忘了”的淡定时,江湖大佬的气息又是那么真实地充盈着整个西点教室,气场强大。
阎广华大师演示左手开酥右手擀皮
“这张配方有人出几万块买,我都没卖。”这张手写版的888便签,俨然就是一份可以用来安身立命的武林秘籍。
传说原来是真实不虚。
“这门手艺你们要看清楚阿,要不就没机会了。”
“是不是很好玩?当你做饼做累的时候,你就想想做一个饼赚一块钱。”
(同学说,现在配料里的糖肉没卖了)
“你是人来的嘛。”(言外之意,是人你就可以创造生活)
当我问他为什么老婆饼上加白芝麻,烧饼上加黑芝麻时,他只扔给我四个字:“为了区分。”留下我在他身后瞠目结舌——就这么简单?
传说中的老婆饼一口下去,我的身体告诉我,二十种配料汇成了一股暖流,熨帖周身。难怪老婆饼会成为传统广东人婚嫁聘礼的必备。
当年他的师父是“点心状元”,曾经去北京参加比赛,“威水得很”。可如今,像他这样精通开酥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徒弟都60多岁了。”他不无感慨。
年轻人是否还愿意沉下心来,传承这些即将逝去的技艺?传说,会不会从江湖中消失?
阎广华大师现场演示制作的老婆饼
江江湖要有掌门人,还有每个门派行走江湖的绝招。
比如东莞的石龙豆皮鸡,广州的白切鸡,珠海的子姜炒藤鳝,惠州的客家咸鸡,江门的司前温蛋,顺德的姜撞奶,澳门的猪扒包还有香港的避风塘炒蟹……
对于我们三十位学艺之人,每一张无论是手写,还是电脑敲打出来的配方配料表和制作过程都是一份武林秘籍,手中有秘籍,能不能修成真功夫,也需要看个人的造化了。而这其中,要练的功夫实在不少。
<集训营导师现场演示制作的部分菜品(左右滑动)>
02
上灶如上阵啊
既为“烟火江湖”,火候自是第一要诀。
“师父,这道菜油温多少?”
“150度。”
每次听到同学和老师的这般对话,我就抓狂。作为一名业余选手,我只能区分大火,中火,小火和微火,这95度,150度,180度,200度的温度,是怎么分辨的?
刀工,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焖的时候切丝,炒的时候切片,炖的时候切块。
这个要切菱形,那个要滚刀切。
切丝5-6公分。
鸡要如何剁,蟹要如何开,我已经忘了。
最挑战人的是,牛奶还要切,豆腐还要往里面塞肉……
火候,刀工关过了,漫漫长征路才完成一半。
进锅的菜,什么时候改大火猛炒,什么时候改调料,什么时候改勾芡,一道道工序,老师讲完,我已经全都忘了。
真实的上灶如上阵。
当我面对着一堆食材,不知道从何下手时,小组成员已经纷纷点了火,起了锅。烟火四起。
左手握锅,右膝开火,右手时而舀热水,时而拿铲……
集训营学员在实操
“6秒出锅!”
份量,火候,油温,时间……
那都是凭着几十年的操作和热爱练就的行走江湖的真本领。
03
即做即收,名厨个个爱整洁
当厨房里的事情,你都能一气呵成,娴熟掌握时,你以为你就快成为大师了吗?不不不,你还要了解,江门杜阮为什么只吃凉瓜的皮?客家为什么出咸鸡,不出咸猪,咸牛?顺德姜撞奶里的姜为什么是小黄姜,不是菜姜;姜撞奶到底是姜撞奶还是奶撞姜?……
“不懂文化的厨师,当不了好厨师。”客家咸鸡非遗传承人曾世英老师如是说。
中国烹饪大师、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客家咸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世英在上课
如此就能成大师吗?非也。
在厨房中,你能否做到“即做即收”时时刻刻保持台面的清洁与整洁?到手的白毛巾用完以后是不是仍然是白色的?忘了放花生酱,没有碱,你会不会懊恼?厨房里的困境和险境,你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身后是拿着大喇叭催菜的大师傅,客厅里等待饭菜的食客,你能否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保持心的稳定?
厨房考验的是厨师整体的智力,体力和心力,而心的从容,或许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难的一关。
一入厨门,深似海。
见识了来自湾区不同城市粤菜大师的出品和手艺,我发现,我在广东呆的前二十年都错付了!除了蛋挞和白切鸡。那么多代代相传、蕴藏文化与温情的味道,我竟从未真正认识。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好在,现在知道,也为时不晚。
撰稿:集训营学员吴娟
编辑:郑荣臻、佘婉粤(实习)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