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不是“固执”,白酒守住的度数,才是硬实力
创始人
2025-09-20 18:05:59
0

最近白酒圈的“低度化”吵得沸沸扬扬,浓香酒企陆续上新低度白酒产品,9度五粮液、26度古井贡、29度舍得自在……

可在这股风里,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丁远怀放话,“非常反对中国白酒过度低度化”,还把话说得很明白:过度追求42度以下的低度酒是错误选择。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立马吵开了锅。有人说他“思想守旧”,“都什么年代了还守着高度酒,市场反应已经证明了低度酒”。但更多懂行的人也对丁远怀的发言表示认可,认为“低度化就是瞎胡闹”,“会喝酒还是选53度。”。

在我看来,丁远怀并非是守旧,是清醒,他护的不是那点度数,是中国白酒的根,这恰恰是现在这些年轻人最该学习的“门道”。

一、别被“淡口”骗了!低度酒有3大硬伤

事实上,对如今的白酒行业来说,低度酒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了。

上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五粮液就曾推出过38度的低度酒。结果呢?风味寡淡、市场接受度低,没有人为其买单,以至于最后悄悄下架。

现在,五粮液又重启低度化战略,推出29度“一见倾心”,靠明星代言、包装设计吸引年轻人。但目前来看,其销量全靠线上支撑,这短期的热度能不能变成市场的长久认可,还需要时间和大家的检验。在近期推出低度酒的舍得、古井贡酒同样都是如此。

与浓香、清香这般追着低度潮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酱香酒企那股不慌不忙的定力。

茅台、郎酒、钓鱼台这些做酱香的老牌子、大酒厂,它们的主力产品都在53度黄金度数,仅在非核心产品线中少量推出低度酒“试水”。这种谨慎并非所谓“不懂年轻人”,而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低度化看似迎合市场,实则可能动摇白酒的品质根基,里头有着三大“硬伤”。

1.低度酒,“放不住”

酒精是白酒之心,对白酒来说,它是保证醇香与风味的天然“稳定剂”。这不是虚来的道理,是老酿酒师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

比如对咱们的酱酒来说,53度是它最能发挥香型酒体特点的度数,这也是中国白酒工艺传承至今,酱香酒企历经数十年钻研、反复调试,并经市场与大众长期检验的最终结果。

可年轻人喜欢的低度酒呢?尤其是30度以下的,酒精不够,极易引发水解反应,放半年就可能变质、变浑浊,喝着有股“水味”,甚至发酸。年轻人爱囤爱喝的RIO、果立方、真露等低度酒,保质期最多两年,根本放不住,与“越陈越香”的白酒价值背道而驰。

过度降度,本质就是拆解了白酒的“骨架”,说的更俗气一点,低度酒就是“一次性饮料”,跟能传代的高度陈酿,根本不是一回事。

2.白酒,别丢了老手艺

白酒的度数,从来都是和传承千年的酿酒技艺绑定在一起的,不是说想降就能降。

比如酱香酒标志性的“12987”工艺,一年生产周期、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始终围绕53度的酒体黄金比例去酿酒,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实现酒体风味的最佳平衡。

若盲目降度,实则是将老窖池所孕育的复杂风味“稀释一半”,是对传统匠艺的浪费。

可现在不少低度酒品牌,拿“创新”当幌子,实则用营销稀释白酒本味。古井贡酒26度“轻度古20”、五粮液29度“一见倾心”,要么打“轻饮”噱头,要么靠包装吸睛,把窖香、陈香都调没了,还谈什么品酒?清香型白酒品牌江小白,十多年前就已经推出了40度产品,说要走低度化、年轻化路线,但当时业内就有一大批人不看好。怎么十多年过去,行业要走老路了?

3.喝十瓶也分不清是谁家的,低度化让白酒“没了辨识度”

香型是白酒的“身份证”——浓香的窖香、清香的干净、酱香的醇厚,全靠度数撑着。

但许多低度酒依赖果味,伪装成“创新风味”,实则掩盖了基酒本身的缺陷,也喝不出白酒应有的香型特质,甚至难以区分不同品牌的差异。

不少白酒还爱跟风“调酒”:见果立方兑水溶C火了,不管什么牌子都跟着兑;看劲酒加红牛受欢迎,又一窝蜂往红牛里掺;牛栏山玩“牛碧桶”、江小白早年被玩出“情人的眼泪”、汾酒玩桂花调酒……总之,谁火就跟谁。

这么调下来,所有酒都成了“甜味饮料+酒精”的混合体,喝着全一个味儿,消费者凭啥非得选你?

酱香酒不一样,不管是飞天茅台还是钓鱼台国宾酒,一入口就知道是 “酱香”,香气突出、醇厚、回味悠长,这种辨识度,是低度酒无法复制的。

当所有酒企都向“淡口”妥协,酱香酒守住的高度,不是固执,而是香型的价值所在。

二、低度酒的“热闹”,比不过酱酒的“实在”

当下白酒行业里轰轰烈烈的“低度化”浪潮,更像是一场靠营销造势撑起的“热闹”。而酱香酒的“稳健表现”,则源于品质、价值与文化的长期沉淀。两者的差异,在于“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的矛盾。

低度酒市场看似热闹,实则外热内虚。

早些年江小白出来的时候,人们说这是懂年轻人的酒,但这么多年过去,也没喝出大多的市场,2019年江小白的市场销售才30亿。这两年 “白酒调酒” 看似火热,可折腾来折腾去,整个低度酒市场加起来,还不到酱香酒行业规模的三分之一——以高度产品为主的酱香酒,哪怕行业在深度调整期,2025 年市场规模预期仍能冲到 2984 亿元,这种巨大的差距不是简单的营销设计就能弥补的。

酱酒的庞大市场,靠的是品质与价值,喝一次就记着那股醇厚,复购率又高,自然成了消费者认账的 “主流白酒品类”。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喝酒,从来不是 “自己喝爽就行”,这酒里藏着的是人情往来的讲究,是中国人际文化的根。

中国的人际文化有多长的历史,酒就有多长的历史。中国人办事、走亲戚,讲究 “礼重情意重”,送的不是酒,是心意的分量,远非低度酒靠营销文案所能比拟。高度酱酒摆上桌,是 “我重视你” 的信号,能让对方觉得你懂规矩、会来事,这就是人情维系里常说的 “默契”。

年轻人总说 “不爱喝高度酒”,其实是没到那个份上。社会财富大头还没到他们手里,还没有在职场体会过人情冷暖,也没有深入工程招标、商务谈判这些高端场景。

你以为茅台只是 “贵”?在那些看不见的场合里,它依旧并始终是 “硬通货”,是隐形的信用凭证:开一瓶茅台,不用多说话,主人的重视、合作的诚意,全在这酒里了。

酱酒还有独特的收藏价值。2021 年一瓶 1957 年的茅台拍了 156 万,今年 8 月茅台发布的70 周年纪念款,更是上架2 分钟就被抢空,二级市场直接溢价到几万。

对年轻人而言,“微醺”固然是一种饮酒场景,但错过了白酒真正的文化内涵与品饮体验。从唐宋蒸馏酒的技艺传承,到明清酱香工艺的成熟,千年酒文化的传承,始终与高度白酒紧密相连。酱香酒坚守高度,本质上是守住了白酒的“根”、白酒的“魂”。

丁远怀所质疑的,从来不是低度酒本身,而是行业为追逐风口而淡化传统、轻视底蕴的倾向。白酒的价值,并非体现于酒精度的高低或口味的甜淡,而在于其背后严谨的工艺、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延续。

真正的好酒,是一种可品、可藏、可悟的匠心之作。这一点,年轻人只有拥有了一定阅历才能真正领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雷竹笋烧羊肉:山林馈赠 恒鲜至... 上饶市万年县的山峦蕴藏着大地的丰饶。一个个村镇深藏于群山之间,得天独厚的雨水与松软砂壤,滋养出风味卓...
传统匠心融入创新风味,东莞这家... Transparency 中秋临近,东莞市望牛墩镇大街小巷的商铺早已摆满了各式月饼礼盒,空气中弥漫着...
早睡早起的人生,到底有多赚? 早睡早起,收获健康 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她坚持五点半起床晨跑后,身体和心情越来越好。其实,早睡早...
原创 老... 老话常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我跟你们说啊,我最近算是摸清了 “显年轻” 的小门道 —— 小...
精准触达新生代消费群体 古井贡...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9月19日,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仪式在安徽亳州举行。...
新茶饮 山海情!贵州遵义夏秋茶... 没人想到,贵州遵义的夏秋茶,正在改写中国新茶饮的配方。 它曾是茶农眼中的“无用之叶”,如今已成为新茶...
高度不是“固执”,白酒守住的度... 最近白酒圈的“低度化”吵得沸沸扬扬,浓香酒企陆续上新低度白酒产品,9度五粮液、26度古井贡、29度舍...
中秋将至 月饼飘香生产忙 燕岩食品厂从1988年一间不足70平方米的小作坊起步,到如今拥有8000平米的月饼生产车间。在30多...
早餐店收银系统哪个好?单店选它... 对早餐店老板来说,选对收银系统能省不少心,但市面上产品五花八门,到底早餐店收银系统哪个好?其实无需盲...
罗曼林“现制家庭装冰淇淋”全国... 9月15日,罗曼林“现制家庭装冰淇淋”在全国 500 余家门店及线上渠道同步上线。该新品专为家庭分享...
不刷牙睡觉VS不刷牙吃早餐,哪... 不刷牙睡觉 和不刷牙就吃早餐 这两个常见的口腔卫生偷懒行为 哪一个伤害更大? 事实上 不刷牙就睡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