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中秋将至,孝义农村的小院里,又飘起了熟悉的月饼香。和面、擀面、包馅、压模,这些代代相传的动作,不仅做出了香甜的月饼,更留住了儿时中秋的味道与记忆。
近日,在孝义市西部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的巧妇们正沿袭着祖辈传下的手艺,与邻里围坐院中,和面、擀面、包馅、压模,忙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间,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香甜,让人仿佛提前进入了中秋的氛围。
9月23日,笔者走进兑镇镇后庄村的一处农家小院。一进门,就看到几位妇女正围在一起,动作娴熟地配合着,像一条小小的“人工流水线”。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月饼从烤炉中出炉,大家迫不及待地掰下一块,咬下去,酥香满口,记忆中的儿时中秋味道瞬间涌上心头。
“我们农村人,年年都要做传统手工月饼。不吃这个,总觉得少了点‘中秋味’。”正在压月饼的古锁香笑着说,“从我爷爷那辈起,我们家就在兑九峪开了手工坊,月饼制作的每一步,我们都熟得不能再熟。”
孝义的手工月饼以面粉、豆油、芝麻、红糖、白糖等为原料,香酥可口,口味浓郁。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能享受动手的乐趣,还无需担心“超标添加”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块块月饼承载着中秋节的甜蜜与幸福,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与礼节。
中秋之夜,家人围坐庭院,拜月、赏月、吃月饼,分享团圆的喜悦。虽然手工月饼耗时费力,但它保留了老辈的手艺与味道,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专程下乡购买。因为这份醇厚的味道,不仅寄托着思念,更象征着团圆。
一块月饼,品的是味道,记的是乡愁,传递的是“老味道”的温情。(李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