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如果你请朋友去吃必胜客,那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那会儿逛商场,必胜客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里面灯光明亮,红色的LOGO很显眼。
拿到一张比萨,厚厚的芝士拉丝,香味扑鼻,再配上薯角、鸡翅,感觉自己瞬间洋气了不少。
可如今再去,场景完全不同。
周末的傍晚,商场里人头攒动,火锅店门口还在发号排队,烤肉店的门口排得老长,可必胜客的餐厅却空空荡荡。
点开大众点评,最新的评价不是夸味道,而是抱怨贵、不好吃、服务差。
曾经风靡一时的洋快餐,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01
在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比萨,大多数人都觉得新鲜。
那时候的洋快餐并不多见,吃一顿必胜客就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去必胜客过生日,甚至是家庭聚会,都是一种时髦。
那时候的比萨店,装修考究,桌椅宽敞,服务员面带微笑。
比萨上桌,大家七嘴八舌地拍照,拉丝的瞬间就是最好的炫耀素材。
价格虽然高,但人们愿意为这种洋气体验买单。
可是当新鲜劲一过,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吃比萨只能是偶尔的尝鲜,而不是日常的主食。
毕竟中国人习惯了米饭、面条、馒头这些扎实的主食,油腻厚重的芝士和偏甜的酱汁,吃几次就腻了。
等到更多的本土美食品牌崛起,必胜客的光环慢慢褪去。原本的“高端感”撑不住了,留下的只是尴尬。
02
现在随便走进一家必胜客,翻开菜单你会发现,随便点几个菜就要两三百块。
比萨还只是个头不大的盘子,吃几块就见底了,旁边的小吃分量更是吝啬,薯条一小碟,沙拉只有巴掌大小。
花钱不少,吃得不尽兴,这是很多顾客的真实感受。
有人对比过,花同样的钱,在火锅店可以吃到饱,在湘菜馆能点满一桌子菜。
必胜客提供的体验,和这个价格严重不匹配,尤其是现在餐饮竞争激烈,性价比成了决定性因素,必胜客显然吃了大亏。
顾客是用嘴投票的。吃得不尽兴,就不会再来。久而久之,必胜客自然冷清。
03
价格高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如今很多人愿意为好吃的东西多花钱。但必胜客的致命伤是味道退步。
很多老顾客回忆,当年必胜客的比萨饼皮是脆的,芝士拉丝是香的,小吃炸得酥脆。
反观现在,比萨出炉后中间湿哒哒,嚼起来黏糊糊,小吃油腻,口感发柴,有时还像是二次加工的半成品。
要知道,中国的本土餐饮行业这十年发展太快,动辄就有排队三小时的烤肉店、奶茶店。
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刁钻,早已不是二十年前什么洋快餐都觉得新鲜的阶段。
如果味道不能持续打动人,顾客自然会流失。
04
当年必胜客的另一大卖点是服务。
记得很多人第一次去必胜客时,服务员会主动帮你拉椅子、倒水,还能耐心解释各种比萨的区别,让人觉得很受尊重。
可现在,必胜客和别的快餐没什么区别。很多店推行扫码点餐,顾客自己操作半天还容易出错,服务员要么不见人影,要么态度冷淡。
等餐速度慢,遇到问题没人解决。和火锅店、串串店那些热情周到的服务相比,必胜客显得格外冷漠。
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次社交体验,服务掉链子,自然让人失望。
二十年前,能吃上一顿必胜客是件值得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的事。
可今天,外国餐饮早已遍地开花。汉堡、炸鸡、比萨,从一线城市到县城都有。
人们对这些洋快餐的心态,早就从“稀罕”变成了“随便”。
05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人更倾向于选择有烟火气的本土美食。
火锅、烧烤、小龙虾,这些聚餐氛围更热闹,也更合中国胃口。比萨作为一个夹在正餐和零食之间的选择,自然渐渐失去了优势。
很多顾客吃必胜客时有一种感觉,不像现做的,反而像流水线上出的。
实际上,这种感受并没有错。必胜客大量采用冷冻半成品,从饼胚到小吃,都是提前做好的。
客人点单后,只需要加热或烤一遍,这样的操作方式能保证标准化,却牺牲了口感。
相比之下,很多本地小店现和面、现烤饼,香味扑鼻。顾客一尝,立刻能分出高下。
必胜客这种工业化的味道,根本拦不住挑剔的舌头。
06
中国的餐饮市场是全世界最卷的。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餐饮品牌涌入,火锅、烤肉、炸串、奶茶,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亲民。
和这些对手比起来,必胜客既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特色优势。
比萨这种产品,本身并不具备高频消费的条件,必胜客又没能创新出口味。
加上中国人对正餐的需求和文化氛围更强烈,竞争自然落在下风。
必胜客的式微,不仅是一个餐饮品牌的故事,更是中国消费升级的缩影。
过去人们愿意为“洋气”买单,现在则更加看重性价比和体验感。
外来品牌想在中国立足,不能只靠“外国标签”,而是要真正理解本地人的口味和习惯。
中国市场足够大,但同时也足够挑剔。
必胜客在辉煌期赚到过红利,如今被边缘化,也是在提醒所有品牌,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任何昔日巨头都可能沦为昨日黄花。
从最初的稀罕物,到如今的尴尬处境,必胜客在中国走过了三十年的高峰与低谷。
它让很多人第一次认识比萨,也留下过关于青春和聚会的回忆。可在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餐饮行业没有永远的赢家,今天的爆火,可能就是明天的冷清。
只有不断贴近消费者的口味,真正提供物美价廉的体验,才能长久。
必胜客的退潮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食物最终要回归到好吃和划算。
不管招牌多大,不管来头多洋气,如果吃不出满足感,那就留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