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经风靡一时的必胜客,为何现在不香了?到底哪里惹怒了顾客
创始人
2025-09-24 18:43:27
0

十几年前,如果你请朋友去吃必胜客,那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那会儿逛商场,必胜客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里面灯光明亮,红色的LOGO很显眼。

拿到一张比萨,厚厚的芝士拉丝,香味扑鼻,再配上薯角、鸡翅,感觉自己瞬间洋气了不少。

可如今再去,场景完全不同。

周末的傍晚,商场里人头攒动,火锅店门口还在发号排队,烤肉店的门口排得老长,可必胜客的餐厅却空空荡荡。

点开大众点评,最新的评价不是夸味道,而是抱怨贵、不好吃、服务差。

曾经风靡一时的洋快餐,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01

在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比萨,大多数人都觉得新鲜。

那时候的洋快餐并不多见,吃一顿必胜客就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去必胜客过生日,甚至是家庭聚会,都是一种时髦。

那时候的比萨店,装修考究,桌椅宽敞,服务员面带微笑。

比萨上桌,大家七嘴八舌地拍照,拉丝的瞬间就是最好的炫耀素材。

价格虽然高,但人们愿意为这种洋气体验买单。

可是当新鲜劲一过,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吃比萨只能是偶尔的尝鲜,而不是日常的主食。

毕竟中国人习惯了米饭、面条、馒头这些扎实的主食,油腻厚重的芝士和偏甜的酱汁,吃几次就腻了。

等到更多的本土美食品牌崛起,必胜客的光环慢慢褪去。原本的“高端感”撑不住了,留下的只是尴尬。

02

现在随便走进一家必胜客,翻开菜单你会发现,随便点几个菜就要两三百块。

比萨还只是个头不大的盘子,吃几块就见底了,旁边的小吃分量更是吝啬,薯条一小碟,沙拉只有巴掌大小。

花钱不少,吃得不尽兴,这是很多顾客的真实感受。

有人对比过,花同样的钱,在火锅店可以吃到饱,在湘菜馆能点满一桌子菜。

必胜客提供的体验,和这个价格严重不匹配,尤其是现在餐饮竞争激烈,性价比成了决定性因素,必胜客显然吃了大亏。

顾客是用嘴投票的。吃得不尽兴,就不会再来。久而久之,必胜客自然冷清。

03

价格高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如今很多人愿意为好吃的东西多花钱。但必胜客的致命伤是味道退步。

很多老顾客回忆,当年必胜客的比萨饼皮是脆的,芝士拉丝是香的,小吃炸得酥脆。

反观现在,比萨出炉后中间湿哒哒,嚼起来黏糊糊,小吃油腻,口感发柴,有时还像是二次加工的半成品。

要知道,中国的本土餐饮行业这十年发展太快,动辄就有排队三小时的烤肉店、奶茶店。

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刁钻,早已不是二十年前什么洋快餐都觉得新鲜的阶段。

如果味道不能持续打动人,顾客自然会流失。

04

当年必胜客的另一大卖点是服务。

记得很多人第一次去必胜客时,服务员会主动帮你拉椅子、倒水,还能耐心解释各种比萨的区别,让人觉得很受尊重。

可现在,必胜客和别的快餐没什么区别。很多店推行扫码点餐,顾客自己操作半天还容易出错,服务员要么不见人影,要么态度冷淡。

等餐速度慢,遇到问题没人解决。和火锅店、串串店那些热情周到的服务相比,必胜客显得格外冷漠。

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次社交体验,服务掉链子,自然让人失望。

二十年前,能吃上一顿必胜客是件值得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的事。

可今天,外国餐饮早已遍地开花。汉堡、炸鸡、比萨,从一线城市到县城都有。

人们对这些洋快餐的心态,早就从“稀罕”变成了“随便”。

05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人更倾向于选择有烟火气的本土美食。

火锅、烧烤、小龙虾,这些聚餐氛围更热闹,也更合中国胃口。比萨作为一个夹在正餐和零食之间的选择,自然渐渐失去了优势。

很多顾客吃必胜客时有一种感觉,不像现做的,反而像流水线上出的。

实际上,这种感受并没有错。必胜客大量采用冷冻半成品,从饼胚到小吃,都是提前做好的。

客人点单后,只需要加热或烤一遍,这样的操作方式能保证标准化,却牺牲了口感。

相比之下,很多本地小店现和面、现烤饼,香味扑鼻。顾客一尝,立刻能分出高下。

必胜客这种工业化的味道,根本拦不住挑剔的舌头。

06

中国的餐饮市场是全世界最卷的。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餐饮品牌涌入,火锅、烤肉、炸串、奶茶,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亲民。

和这些对手比起来,必胜客既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特色优势。

比萨这种产品,本身并不具备高频消费的条件,必胜客又没能创新出口味。

加上中国人对正餐的需求和文化氛围更强烈,竞争自然落在下风。

必胜客的式微,不仅是一个餐饮品牌的故事,更是中国消费升级的缩影。

过去人们愿意为“洋气”买单,现在则更加看重性价比和体验感。

外来品牌想在中国立足,不能只靠“外国标签”,而是要真正理解本地人的口味和习惯。

中国市场足够大,但同时也足够挑剔。

必胜客在辉煌期赚到过红利,如今被边缘化,也是在提醒所有品牌,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任何昔日巨头都可能沦为昨日黄花。

从最初的稀罕物,到如今的尴尬处境,必胜客在中国走过了三十年的高峰与低谷。

它让很多人第一次认识比萨,也留下过关于青春和聚会的回忆。可在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餐饮行业没有永远的赢家,今天的爆火,可能就是明天的冷清。

只有不断贴近消费者的口味,真正提供物美价廉的体验,才能长久。

必胜客的退潮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食物最终要回归到好吃和划算。

不管招牌多大,不管来头多洋气,如果吃不出满足感,那就留不住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雄盐酥鸡:夜市里的国民零食,... 高雄盐酥鸡:夜市里的国民零食,一口炸出台湾滋味 炭火的呼唤,油香的序曲 高雄的夜晚,总是从热闹的夜市...
平价当家 传统与新意并存 石家...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郑建卫 中秋将至,月饼自然成了消费市场的主角。近日,记者走访石家庄市部分月饼生产厂...
中秋月饼“玩”出新花样 欢迎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0570-3081937 吃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习俗。随着大家生活水平...
一堆油浸美食爆火!食品安全专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油浸小番茄 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然而 专家提醒 油浸料理虽然“味道封神” 但其中...
原创 “... 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秋天不少人总被“便不顺畅”缠上,总想着吃香蕉缓解,其实有样...
葡萄酒陈年时间越长,品质越好? 葡萄酒的陈年潜力一直是酒圈热议的话题,许多人认为"酒越陈越香",甚至将年份作为衡量品质的唯一标准。然...
原创 零... 每次追剧、刷手机、和朋友闲聊,总少不了零食作伴。但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嗑瓜子嗑到口干舌燥,吃完花生又...
汪孟恭酱爆辣子鸡丁:鲜爽入味的... 酱爆辣子鸡丁 食材用料 鸡肉丁 250 克(优选鸡腿肉,去骨后切成 1.5 厘米见方的丁,鸡腿肉...
吐鲁番的骄阳,烤包子的黄金脆皮 吐鲁番的骄阳,烤包子的黄金脆皮 在新疆,烤包子远不止是一日三餐中的一个选项,它是一种渗透进生活肌理的...
一口沦陷的糖醋鸡胸肉:酸甜挂汁... 鸡胸肉常因烹饪不当变得干柴,这道糖醋鸡胸肉通过“拍松锁汁”和“复炸增脆”的关键步骤,既能保留肉质的鲜...
9种馄饨包法,从新手到宴客全搞... 会包馄饨不稀奇,一种馄饨九种包法才叫绝 馄饨,这道源自中国的传统面食,南北叫法各异,包法更是千变万...
上海本帮菜红烧肉:一碗浓油赤酱... 在上海人的餐桌上,红烧肉是 “硬菜” 的代表 —— 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桌子上总有一碗油亮亮的红烧肉...
原创 糖... 平时吃饭,总得炒几个比较下饭的菜,糖醋味道的菜就特别受欢迎,酸酸甜甜,大人小孩都爱吃。糖醋茄子就是其...
原创 曾... 十几年前,如果你请朋友去吃必胜客,那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那会儿逛商场,必胜客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