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苹果满城香,金秋九月,正是昭通苹果上市的季节。即便曾经被称作“丑苹果”,昭通苹果也因冰糖心的甜蜜滋味备受市场追捧。如今,随着当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现代化农业技术不断改善,“丑苹果”不仅口味更丰富,颜值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变成鼎鼎大名的“昭阳红”,甚至还曾随神舟十八号遨游太空,成为“飞天苹果”,畅销省内外、远销南亚东南亚。
丰收节刚过
9月24日至25日
省委书记王宁来到昭通市调研
他先后深入昭阳区永丰镇、洒渔镇
与果农、技术员和当地干部深入交流
并进村入户了解产业促增收情况
只见,在当地重点打造的10万亩高标准科技集成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园里,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采摘工人们穿梭其间。他们在“家门口”务工,既有工资,其中很多人还有土地流转的稳定租金。丰收时节,山林红了、口袋富了,一颗昭通苹果,舌尖品出的是甜蜜蜜,心间回味的是美滋滋。
甜蜜蜜的昭通苹果,依赖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当地海拔高、纬度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生长。不过,靠天吃天从来都不是乌蒙山的性子。
超越苹果基地 徐菁 摄
依托光照水土禀赋,昭阳区秉承“连片区域高标准、分散区域规范化”的发展思路,引入国家级龙头企业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在永丰、布嘎、守望3个乡镇,建成了10万亩矮砧密植示范园,还配套建成处理能力20吨/小时的世界一流现代化采后分选处理生产线,4万吨现代化冷藏气调库,有效提高了昭阳区苹果分选、冷藏、冷链物流能力和市场销售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水平,示范带动全区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引进企业,进一步延长了苹果精深加工产业链。
徐菁 摄
也就是说,一颗甜蜜的昭通苹果源于老天的青睐,但一整个甜蜜的产业,则需要创新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农民能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工作、技术,以及越来越鼓的腰包。
笑盈盈的群众百姓,品出了昭通苹果更深层次的美好滋味。“苹果种植一项,家庭年收入就超过十万元,加上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全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洒渔镇绿荫塘村村民张家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通过精细种植12亩苹果,他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效益。“管理必须跟上,果子品质才好,才能卖上好价钱。”谈吐间,张家云俨然一副“土专家”的模样。
与此同时,昭阳区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引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品牌、共享市场等方式与果农建立紧密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如此,大家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据统计,2024年,昭阳区苹果种植面积达73万亩,总产量达95万吨,综合产值130亿元。产业惠及农户11.75万户45.68万人,户均苹果收入达11万元以上,人均苹果收入达2.8万元以上。
马进荣 摄
一颗昭通苹果,甜出了两种滋味
始于味蕾、归于心安
在这份甜蜜产业的背后
是百姓日益鼓起的钱袋子
更是乡村振兴路上
越来越清晰的美好未来
撰文:期俊军 李星佺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