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火锅产业创新发展
创始人
2025-09-29 00:04:01
0

文 / 李后强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

(2025年9月28日广汉)

今天,我们相聚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德阳广汉,共同见证2025中国.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的盛大开幕。在这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氛围中,我们不仅品味的是巴蜀大地的美食文化,更是在感受一种时代脉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澎湃力量。在此,我谨向本次火锅节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冒雨坚持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火锅文化与美食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四川,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地处长江上游、连接西南西北,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天然具备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战略支点功能。国家战略腹地,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大后方”,更是经济韧性、科技自立、文化自信、安全稳定的“战略纵深”。它要求我们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要在激发内需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走在前列。

第一部分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带来的新机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这是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大局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根据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深化和升华,甚至更重要、更紧迫、更特殊,是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为前沿地区提供强大粮食、能源、材料、武器、物流等支撑。也强化德阳的使命。目前,国内外大量大型企业开始涌入天府之国落户生根,并将开花结果。

(一)四川不灭、中国不亡

四川处于独特、优越的四川盆地,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自古就是国家战略腹地、战略大后方。四川不灭、中国不亡。北宋抗金、民国抗战,四川都作出巨大贡献。比如1937—1945年全面抗战时期,军事贡献——四川累计出兵350万人,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出兵最多的省份。川军足迹遍布全国13个省份,参与28个大型会战和战役,守卫全国前线战场1/5的国土,如参与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重大战役,以劣势装备对抗日军,涌现出多名抗日名将。20余万川籍将士牺牲,参战人数和牺牲人数均居全国之首。经济贡献——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承担全国70%的粮食供应。1941—1945年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总量的38.75%;输送军粮约4400亿元法币(占国家总支出30%),保障了前线物资需求。战略地位——四川是抗战指挥中心和工业基地,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这里成为抗战总指挥部所在地。工业方面,四川集中了全国40%的钢铁产能和30%的机械制造能力,支撑了战时武器装备生产。运输体系——长江、嘉陵江、渠江、岷江等构成以重庆为中心的战时水运网,还有军用机场。此外,还有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贡献。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巨大贡献。

新时代的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后者以国防备战为核心,集中布局于川渝、云贵等地区。新时代战略腹地更强调“统筹安全与发展”,通过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和区域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腹地需在保障国家安全(如关键资源储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这对传统建设模式提出双重挑战。要铸牢风险防控基础,有效协调利益平衡,强化多元协同治理。

(二)重要机遇、抓紧变现

作为国家明确的“战略腹地”,四川不仅肩负着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使命,也是支撑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区域,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更成为撬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在此背景下,德阳作为“五城”(装备科技城、现代产业城、全国职教名城、世界文旅名城、投资创业理想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节点城市,正以“重装之都”的硬核实力,书写服务全局的新篇章。

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新机遇,集中于政策机遇、产业机遇、科研机遇、就业机遇、开放机遇、公共服务机遇等。主要在粮食、能源、材料、交通等关键产业备份。核心机遇体现在——战略定位升级,国家布局的核心承载区。创新与产业机遇,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开放发展机遇,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农业与生态机遇,安全屏障与绿色转型。区域协同机遇,双城经济圈与“五区共兴”。

当前,企业家有许多困惑与焦虑,“一带一路”就是最好出路。四川将国家战略腹地功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三大方向:强化立体互联互通,推动绿色与数字合作,构建产业协同新生态。要由确定性的“牛顿思维”转向概率性的“量子思维”,在测不准中把握确定性,在确定性系统内发现随机性,把“内卷”变“内助”,把“躺平”变“躺赢”,提高工作效益和项目成功率。

(三)德阳是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从三星堆文物可见,德阳在历史上曾是中国手工业重镇和工匠精神发源地,是世界贸易中心和原始宗教中心。今天,德阳的重装、白酒、雪茄也是誉满全球。德阳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节点,四川装备制造的“脊梁”,正以三大定位服务国家战略:打造高端装备科技城,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成渝产业协同“核心引擎”,与重庆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引领川渝的装备产业备份中心,保障产业链安全;探索“一带一路”装备出海新模式,推动核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等“国之重器”走向共建国家,建设“小而美”的绿色能源、智慧城市合作项目。

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本质是以安全托底发展,以开放激活创新,以绿色重塑价值。从全球供应链的“备份基地”到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四川正将国家使命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纵深推进的关键力量。以腹地之能,开共赢之局。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国之大者”与“省之要事”的深度融合;德阳建设成为高端装备科技城,是“制造强国”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呼应。让我们以四川为支点,以德阳为先锋,将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西部篇章!

第二部分 火锅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民生工程

火锅,这一源自巴蜀、风靡全国、走向世界的饮食文化符号,恰恰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载体和“硬支撑”产业。它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产业振兴的引擎、城乡融合的桥梁。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火锅节,绝不仅仅是吃一顿火锅,而是要从火锅这一“小切口”,深入探讨其背后蕴含的“大战略”。

火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菜品,具有显著的包容性、普适性、健康性和愉悦性,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向心力、影响力和塑造力。火锅具有“十大优点”──沉浸参与、选食自由、消毒杀菌、气氛热烈、交流顺畅、温度恒定、废料精用、价格便宜、老少皆宜、地位平等。这些独特的综合优势,没有任何一种餐饮能比。在所有行业都很纠结和痛苦的时候,火锅仍然坚挺。火锅可以促进中国餐饮产业发展,“烫”出热度、速度、力度、亮度,助推中国经济“沸腾”。

(一)火锅产业是激活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 “味觉引擎”

火锅作为大众化、社交化、高频次的消费形态,具有极强的消费黏性和市场韧性。四川作为火锅原产地和消费大省,贡献了全国近五分之一以上的产值。广汉是“中国火锅食材之都”,誉满全球。火锅产业链条长,涵盖上游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如花椒、辣椒、牛油、蔬菜)、中游的底料生产与冷链物流、下游的餐饮服务与品牌运营,带动就业数十万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火锅作为“情绪经济”“烟火经济”的代表,具有“低门槛、高频率、强社交”的特点,是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广汉举办火锅节,正是以节会经济为牵引,激发消费活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腹地城市高效集聚与循环,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火锅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情感纽带”

火锅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一锅红汤,百味纷呈,食材各异却共煮一锅,辣而不燥、麻而不木、鲜香醇厚,这正是中华文化“和合”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川渝的麻辣牛油锅,到北方的清汤涮肉,再到云贵的酸汤鱼火锅,火锅在全国各地落地生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风格,但其“围炉共食、共享美味”的核心文化始终未变。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特质,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四川火锅,以其独特的“麻、辣、鲜、香”风味和“巴适、安逸”的生活哲学,成为传播巴蜀文化、展示四川形象的“文化大使”。广汉火锅节,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盛宴。通过展示火锅非遗技艺、讲述火锅历史故事、推广川菜文化,我们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一锅红汤”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包容与魅力,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民族情感。

(三)火锅创新是推动科技自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的 “试验田”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离不开科技与产业的支撑。火锅产业看似传统,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上游,我们正推动花椒、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有机化种植,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品质与产量;在中游,火锅底料的工业化生产、智能化调味、冷链保鲜技术不断突破,涌现出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在下游,智慧餐厅、无人火锅、预制菜“小火锅”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餐饮。更值得关注的是,火锅的“复合调味”机理,涉及食品科学、生物工程、感官分析等多个前沿领域,其研发过程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实践。广汉作为德阳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完全可以将火锅产业作为推动“科技+消费”融合发展的试验田,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科技+美食”的双重解决方案。

(四)火锅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 “致富锅”

火锅产业的发展,直接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四川是全国最大的花椒、辣椒产区之一,火锅底料对优质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为山区、丘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许多地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火锅原料定制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火锅品牌的扩张,也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广汉举办火锅节,可以有效整合周边地区的农业资源,打造“火锅食材原产地”品牌,让“土特产”通过火锅这口“大锅”走向全国市场,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乡村的“烟火气”旺起来。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时代赋予四川的重大使命,而火锅产业则是我们手中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和“产业王牌”。我们要以广汉火锅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站位,将火锅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四川省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办好“世界火锅博览会”,打造“世界火锅之都”品牌;二是加强科技赋能,建立火锅产业研究院,解决火锅存在的短板,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三是深化文化挖掘,申报火锅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三星堆与火锅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火锅博物馆;四是推动开放合作, 支持川派火锅“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让中国味道香飘世界。

最后,让我们共同以这沸腾的红汤为酒,致敬勤劳智慧的巴蜀人民,致敬生生不息的中华美食文化,致敬我们正在奋力推进的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伟大事业!

(李后强 2025年9月28日在“青铜闪耀穿越古今.火锅沸腾共享盛宴——2025中国.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暨国庆中秋火锅堆堆消费节”上的主题报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信阳毛尖炒鸡蛋:茶叶入菜清香,... 商丘糖糕,作为豫东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以 “空心外脆、内藏流糖” 的独特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街...
银耳炒菜做法家常:5道懒人必学... 谁说银耳只能炖甜汤?今天教你用最家常的锅碗瓢盆,把这道“平民燕窝”炒出高级感!5种做法简单到连厨房小...
炒猪肉嫩的技巧:锁住营养与口感... 猪肉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但很多人炒出的猪肉总带着一股“柴味”,既影响食欲又浪费营养。其实,只要掌...
夜读|鲜肉月饼,上海人的心头好 作为上海人,以前被问起上海特产是什么,我都觉得不好回答。中国人讲特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地名吃,而且...
原创 路... 波兰突然关闭中俄货运大动脉,中国一招破局震惊欧洲 9月12日,波兰政府突然祭出断交式制裁,宣布全面...
〔读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火锅... 文 / 李后强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二级教授...
原创 秋... 秋分后天气这的是凉了不少,此刻饮食请及时调整。牛肉以其温热补身的特性,成为暖胃健脾润燥是上佳之选。 ...
才火了几天,彻底翻车… 转载来源:吐槽电影院(tcdy007) 快给我尝尝,这是吃了啥珍馐美味 ? 一口下去—— 百花齐放、...
中国大月饼美食之乡全力备战中秋 9月28日,临近中秋,位于广西合浦月饼小镇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制作月饼。作为“中国大月饼美食之乡”...
原创 喜... 9月23-26日,湖北省食品工业协会2025年白酒评委年会在稻花香酒业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骨干酒厂的...
茅台、五粮液探底回暖,白酒在“... “股王”茅台,正在被啪啪打脸。 先是寒武纪,要把中秋送给老丈人的茅台换成芯片,后是宁德时代于9月25...
杭州寺庙月饼火到限购,代购凌晨...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馨婷 临近中秋,月饼的行情依旧平淡,但总有些网红选手表现突出。 9月以来...
中秋临近 兰州花馍“蒸”月饼热... 9月2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一花馍店内,工作人员们忙着赶制中秋花饽饽月饼。与传统烤制月饼不同,这种“蒸...
山西汾阳大曲清香酒核心产区团体... 9月28日上午,汾阳大曲清香酒核心产区团体标准公用标识发布会在山西省汾阳市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共汾阳市...
从敦煌美学到国民早餐:食品巨头... 当敦煌的千年瑞兽跃上法式冰淇淋的礼盒,当100%鲜牛奶被注入传统的东方馒头,通用磨坊呈现的不仅是产品...
运河美食|临清捶鸡面:吃鸡不见... 山东临清,依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得益于大运河漕运发达,临清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积淀了深厚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