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菜场水生区里,藏着一味 “药食皆宜” 的宝贝 —— 茭白。它形似嫩笋、色白如玉,清炒脆嫩多汁,凉拌爽口开胃,作为江南 “水八仙” 之一,既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传统食养中解热除烦的天然食材。中医专家施宣赫老师特别提醒:“茭白性凉,吃对能衬出食养价值,吃错可能伤脾胃、诱发不适,尤其要注意搭配和人群禁忌。”
一、传统视角解密:茭白为啥是 “夏秋清热好食材”?
传统典籍《本草拾遗》记载:茭白味甘性寒,归肺、脾、肝经,能 “去烦热,止渴,利大小便,解酒毒”。施宣赫老师结合现代养生需求,拆解其 3 大核心食养价值:
辅助解热:给身体 “降燥”夏秋交替时,熬夜、吃辣、暴晒易让人有 “内燥” 感,表现为口干舌燥、眼睛发红、小便偏黄。施宣赫老师解释:“茭白的凉性可辅助清解湿热,像给身体‘降燥’。” 现代研究也印证,茭白中的多糖成分能帮助清除自由基,这也是老辈人夏天爱拌茭白丝的原因。
助力通利:肠道 “轻负担”茭白富含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久坐族缓解便秘;且 “性滑而利”,可辅助利尿祛水,对四肢轻微浮肿、小便不畅人群友好。施宣赫老师推荐:“便秘时用茭白搭配旱芹菜同炒,连吃 3 天能明显改善,利用了两者‘通利’的协同作用。”
辅助通乳:哺乳期妈妈的 “天然帮手”产后乳汁不下是不少妈妈的难题,施宣赫老师指出:“茭白有辅助通乳的作用,搭配通草、猪脚炖汤,能帮助疏通乳腺、补充营养,比依赖加工催乳产品更安心。” 有广州二胎妈妈反馈:“喝 2 次茭白通草猪脚汤,奶水比之前多了一半,还没副作用。”
二、4 款时令食谱:这样吃,中和凉性还衬食养价值
茭白性寒,直接多吃易伤脾胃,施宣赫老师强调 “选对做法和搭配,用温性食材中和凉性,全家都能吃”,并推荐 4 款实用食谱:
凉拌茭白丝(清热开胃版)材料:茭白 2 根、蒜末、香醋、生抽、香油、红椒丝做法:茭白切细丝,沸水焯 1 分钟(去草酸),过凉水沥干;加所有调料拌匀,撒红椒丝点缀食养方向:解腻开胃,适合酒后或暑热天食用,辅助解酒小贴士:加 1 勺姜末平衡寒性,脾胃稍弱的人也能放心吃
茭白炒虾仁(补蛋白不上火)材料:茭白 1 根、鲜虾仁 150 克、姜片 3 片、料酒做法:虾仁用料酒腌 10 分钟去腥,炒至变色盛出;爆香姜片,放茭白片炒 1 分钟,倒回虾仁加盐炒匀食养方向:虾仁温补搭配茭白清热,适合体质偏热的孩子补充蛋白质
茭白通草猪脚汤(辅助通乳)材料:茭白 2 根、猪脚半只、通草 5 克、红枣 3 颗做法:猪脚焯水去血沫,与茭白块、通草、红枣同炖 1.5 小时,加盐调味解读:通草辅助通乳、猪脚补充营养、茭白帮助疏通,三者搭配让通乳效果更明显
冬菇茭白汤(健脾祛湿)材料:茭白 1 根、泡发冬菇 5 朵、姜片 2 片、葱花做法:爆香姜片炒茭白 1 分钟,加清水和冬菇煮沸,小火煮 10 分钟,加盐撒葱花适合人群:湿气重、大便黏腻者,建议每周喝 2 次,通过 “健脾” 从根源减少湿气
三、避坑指南:这 5 类人吃茭白要注意
施宣赫老师结合临床经验,提醒以下人群食用需特别注意,甚至忌口:
脾胃虚寒者:吃多易腹泻茭白性寒,脾胃虚寒者(平时吃生冷就拉肚子、手脚冰凉)食用会加重不适。建议:“若实在想吃,务必搭配大量姜片、大蒜等温性食材,且单次不超过 100 克。”
结石患者:草酸需警惕茭白含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可能加重肾结石、尿路结石病情。施宣赫老师强调:“这类人群最好忌食,若实在想吃,需焯水 5 分钟以上并弃汤,最大程度去除草酸。”
经期女性:避免寒凝血滞传统视角认为 “寒凝血滞”,经期吃寒凉的茭白可能导致经血不畅、痛经加重。建议经期前后换成山药、南瓜等温性食材。
肾功能不全者:高钾伤肾脏茭白钾含量较高,肾功能不全者排钾能力弱,过量食用可能引发高钾血症,影响心跳节律。特别提醒:“正在服利尿药的人需严格忌口,避免相互作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控制摄入量茭白中的硫苷类物质可能干扰碘吸收,甲减患者建议:“控制食用量,每周不超过 1 次,每次 50 克以内,减少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四、选购储存技巧:3 招挑到新鲜好茭白
结合日常采购经验,分享 3 个实用技巧:
看外观:选表皮洁白、无黑斑、捏起来硬实的;若切口处有扩散黑斑,是黑粉菌过度繁殖,需弃食;
闻气味:新鲜茭白有淡淡水生植物清香,若有异味说明已不新鲜;
巧储存:用保鲜膜包裹冷藏,保质期不超过 3 天,吃前切去底部老根,焯水后再烹饪。
【专家声明】本文为传统食养科普,不构成医疗诊断、治疗建议。若食用后出现腹痛、皮疹等不适,或有基础疾病需调理饮食,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初秋正是茭白最鲜嫩的时候,你家最爱用茭白做什么菜?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家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