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在日照市东港区的一家花饽饽非遗工坊,刚出烘箱的300多个手工花样月饼,瞬间就被等候的顾客争相购空。工坊创始人袁霞忙里偷闲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腰和肩膀,连续五个夜班的忙碌,让她眼底带着一丝疲惫。“现在手里还压着300多箱订单,每天都得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下班。”
普普通通的面团,搭配上普普通通的植物原料,在奇思妙想的加持下,幻化成口味各异的月饼。五仁的醇厚、蛋黄的咸香、绿茶的清新、山楂的酸甜、红枣核桃的软糯……展台上,八种口味的月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窜鼻孔。
“酒香不怕巷子深”,袁霞的工坊虽座落在城市角落的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内,但袁霞手中的花馍却声名远播。
90后的袁霞打小喜欢琢磨花馍,最初跟着母亲学,随心所欲地捏鸡、鸭、鹅、小狗等外形简单的动物。长大后,为了精进技艺,她不仅外出拜师学艺,还在网上搜集各类教程反复研究。渐渐地,在她的手中,普通的面团有了“生命”:灵动的锦鲤、憨态可掬的熊猫、眼神萌动的小老虎透着机灵劲儿。她做的花馍、黏豆包,不仅色彩斑斓、造型各异,深受顾客喜爱,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吸引了众多顾客慕名购买。
今年,袁霞又有了新创意——将花饽饽技艺融入月饼制作。她以精致的花馍为“花瓣”,精心打造出玫瑰花篮礼盒:饱满的“花瓣”层层叠叠,搭配圆润的月饼,整个礼盒花团锦簇、娇艳欲滴,格外引人注目。“玫瑰花篮象征满满爱意,礼盒样品发到朋友圈后,好多顾客给我留言要购买。”袁霞说。
不过,面对顾客的热情,袁霞却保持着一份清醒。尽管玫瑰花篮礼盒月饼格外抢手,她最终只确定了6个礼盒订单。“制作一个花篮礼盒太费功夫了,榨汁、和面、调色、发面、成型、锅蒸、拼制……包装盒制作部分就有十多道工序,得花16个小时。”袁霞解释道,她不想为了赶订单而影响产品的质感。
如今,袁霞的手工月饼早已“出圈”。来订购的顾客里,除了日照本地市民,还有不少从潍坊、济南、青岛、连云港等地的顾客。“大多是刷朋友圈看到我的制作视频,或是朋友互相推荐来的。”袁霞说,大家都是冲着月饼的独特花色和实在馅料来的,用于中秋节走亲访友。
订单越来越多,袁霞并没有请人帮忙,哪怕是丈夫想帮忙也被婉拒,始终坚持自己动手。“累肯定是累,但订单再多,质量也不能打折扣。”对她而言,每一个月饼都承载着非遗技艺的传承,也藏着顾客对她的信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嘀——嘀——”说话间,烘箱提示音响了起来,又一批月饼熟了。打开箱门,拉出托盘,浓郁的香气瞬间填满了这个不大的空间……
(大众新闻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卢立平 苑克龙)
责任编辑:丁兆霞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