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家一起赏味中秋
创始人
2025-10-06 12:10:34
0

中秋的月,是诗;中秋的饼,是故事。

老舍笔下北平街市的热闹,到梁实秋细品翻毛月饼的风雅;从季羡林手中那块承载母爱的月饼,到肖复兴记忆里母亲亲手做的“团圆馅”;从赵珩先生追溯月饼形制与流变的考据,到迟子建童年那滴甜到牙痛的泪花……

这个中秋,让我们暂别匆忙,借由名家的文字,尝一口岁月深处的月饼,回味那些藏在味觉之间的团圆、别离与永恒。

《满汉细点》梁实秋

花糕月饼是秋季应时食品。北方的翻毛月饼,并不优于江南的月饼,更与广式月饼不能相比,不过其中有一种山楂馅的翻毛月饼,薄薄的小小的,我认为风味很好,别处所无。大抵月饼不宜过甜,不宜太厚,山楂馅带有酸味,故不觉其腻。至于花糕,则是北平独有之美点,在秋季始有发售,有粗细两品,有荤素两味。主要的是两片枣泥馅的饼,用模子制成,两片之间夹列胡桃、红枣、松子、缩葡之类的干果,上面盖一个红戳子,贴几片芫荽叶。

《赋得永久的梅》季羡林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母亲的月饼》肖复兴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是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的老几样传统月饼,哪里像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花脸一样百变、时尚起来。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

说老实话,她老人家做的月饼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掺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用擀面棍把饼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作月饼嘛。

每次和母亲争,母亲每次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

《四世同堂》老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又到中秋月圆时》赵珩

中秋月饼的品种繁多,形式各样,但其规制却是圆形的,取其“团团圆圆”之意,如今不少广式月饼做成正方形,恐怕有失月饼的原意。旧时北京的月饼以提浆、翻毛为主,兼有苏式、赖皮和较为低档的“自来红”“自来白”之类,广式月饼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当时专营南味食品的森春阳,以及后来的稻香春最先开始销售广式月饼,馅子也仅有豆沙、枣泥、五仁、莲蓉几种,远不如今天品种之多。老北京人较为保守,一般多认瑞芳斋、正明斋、聚庆斋几家店铺的提浆月饼和翻毛月饼,价格也较之森春阳、稻香春的便宜些,穷苦人家更是以“自来红”“自来白”应景儿。后来稻香春又发明了“改良月饼”,这种月饼的皮很厚,但以黄油和面烘烤,虽然馅子不大,却有一种西点的味道,香而不腻,又不过甜,一时很受欢迎。当时广式月饼中的甜肉、叉烧、火腿和云南的云腿(俗称“四两坨”)月饼还较为少见,老北京人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故乡的吃食》迟子建

中秋节是一定要吃月饼的。那时商店卖的月饼只有一种,馅是用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调和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五仁月饼,非常甜腻。

我小的时候虫牙多,所以记得有两次八月十五吃月饼时,吃得牙痛,大家赏月时,我却疼得呜呜直哭。爸爸会抱起我,让我从月亮里看那个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飞入月宫的嫦娥,可我那双蒙眬的泪眼看到的只是一团白花花的东西。月光和我的泪花融合在一起了。

在这一天,小孩子们爱唱一首歌谣:蛤蟆蛤蟆气臌,气到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

蛤蟆的哭声我没听到,倒是听见了自己牙痛的哭声。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歌谣中那只可怜的蛤蟆,因牙痛而不敢碰中秋餐桌上丰盛的菜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都人的中秋,是从一口椒葱饼开...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农历八月,行走在宁都的大街小巷,空气里总是浸透着椒葱饼的独特香气。这是专属于宁...
花好,月圆,人团圆 农历 八月十五 今日,恰逢农历八月十五 我们欣然邂逅这个古老而温情的中秋佳节 又是一年月圆时 当皎皎...
原创 枣... 枣庄辣子鸡也能做成月饼? 这款月饼,还真的有! 中秋前夕 枣庄市山亭区交发集团省级工友创业园内 揉...
李明伦--黔菜大师--中国烹饪... 本期做客新派满汉全席美食的嘉宾是--黔菜大师--中华名厨--中国烹饪大师--新派满汉全席美食特邀专家...
从下饭小炒到滋补靓汤,这8道硬... 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一顿顿热气腾腾的家常饭菜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厨房,用这 8 道精心烹制的硬...
军人亲手做的这些月饼,隔着屏幕... 皎皎天上月 浓浓中秋情 中秋佳节之际 座座军营里 官兵们制作充满创意的特色月饼 以独特的方式 表达思...
原创 日... 苏东坡曾经感叹,吃河豚宁为一死。 河豚的味道,在古今中外,吸引了无数老饕前赴后继。 它既是极致美味...
独特的广式浪漫:猪笼饼里的“古... 中新社广州10月6日电 题:独特的广式浪漫:猪笼饼里的“古早”中秋味 中新社记者 孙秋霞 “月光光,...
原创 天... 天气一热,人就容易没胃口,这个时候就得来点清爽开胃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道我们家的快手凉拌菜,凉拌腐...
中秋月饼‘新疆味道’出圈!甜而... 中秋节快到了,你是不是还在纠结买什么月饼? 你知道吗?新疆的‘土月饼’最近可是火出圈了。 在乌鲁...
瘦肉这样炒才嫩滑不柴?泡椒姜丝... 每当泡椒的酸辣、仔姜的辛香与瘦肉的鲜嫩在锅中相遇,发出"滋啦"的欢快声响时,我总会想起湖南同事家那间...
20周年经典再版|“中华谈吃第... 《海上花》 桂花香、月皎洁,又到一年一度中秋佳节。我们回到故乡,与家人相伴,共赏一个金色秋天。而食物...
月饼保质期那么长!是不是有很多... “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随着中秋佳节到来,各式口味做法的月饼上市。不少朋友跟我一样发现,...
邻里相聚自制月饼,社区里的“银... 三湘都市报10月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王莹至)国庆邂逅中秋,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
原创 钾... 上月回老家,看见七十岁的二姑正在院子里慢慢溜达,我高兴地说:“二姑,您这腿脚可以啊!”她笑着摆摆手:...
原创 英... 泰晤士河缓缓流淌,古堡静静伫立,这些充满英伦风情的地方,孕育出超多有特色的宝贝。英国特产可不只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