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质饱满的当日鲜肉墩墩肠、三斤牛后腿肉出一斤的现烤牛肉干、炭火炙烤的右玉羊肉串、Q弹多汁的有氧跳跳虾……9月27日,美特好集团打造的开心大集首店焕新开业,这些带着“鲜”字标签的美食瞬间点燃城市热情。清晨还未营业便排起的长队、中央厨房档口飘出的诱人香气、社交媒体上刷屏的打卡笔记……这个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万人次的消费新地标,已然成为省城零售业转型的“现象级”样本。
在山姆士多家核心门店闭店、华联等传统商超渐退市场,而永辉调改重生、亿家亲强势崛起的太原商超转型时刻,开心大集以“央厨直采+现制鲜食”的独特基因成功突围。这场“开业即顶流”的热度背后,藏着美特好集团耗时5年打磨的“产销一体化”密码——从全球265个直采基地到12万平方米的中央厨房,从85%生鲜占比的场景革新到90%自有品牌的“高质低价”供给,不仅改写了消费者“买完就走”的购物习惯,更掀起了一场“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消费革命。
场景创新:
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剧场”
“以前带孩子逛超市总觉得无聊,现在他能看师傅做豆腐、烤面包,逛一小时都不闹。”市民张先生一手拎着刚打包的现烤牛肉干,一手牵着蹦蹦跳跳的儿子,言语间满是愉悦。
他的感受,道出了开心大集场景创新的核心——这里早已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而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剧场”。踏入店内,裹挟着麦香与油脂香气的暖风便扑面而来,师傅的吆喝声、食材入锅的滋滋声、孩童的欢笑声,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借鉴山姆的供应链优势与奥乐齐的折扣哲学,开心大集构建起“央厨前置+明档现制+档口小吃”的黄金三角模式。32个档口错落排布,师傅们的操作全程公开透明。
记者看到,烘焙区的师傅手腕翻飞揉着面团,发酵好的面皮被擀得薄如蝉翼,撒上芝麻送入烤箱后,黄油香气很快扑鼻而来。刚出炉的面包带着余温,咬下去的酥脆声响引来邻座食客的侧目。现制肉肠档口前,工作人员将新鲜肉馅灌入肠衣,扎孔、蒸煮、熏烤一气呵成,热油溅起的细小油星映着食客期待的眼神。刚出锅的墩墩肠表皮脆弹,轻咬一口,肉汁四溢。
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口口金线、层次分明的千层一窝酥在玻璃柜中整齐陈列,师傅不时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围观的孩子们讲解传统技艺的精髓。旁边的现磨芝麻酱档口,仿石磨机器缓缓转动,醇厚的芝麻香不断飘散,工作人员不时舀起一勺刚磨好的芝麻酱,递给顾客品尝,那细腻的口感让不少老人忆起了童年的味道。
产品动线设计上,开心大集摒弃了传统的“百货+包装食品”布局,改为“生到生、生到熟、熟到饭菜”的流畅路径:从生鲜区选好活蹦乱跳的鲈鱼,师傅现场处理干净后,即可送至隔壁现烹档口。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拎着选好的活虾送至档口,观看鲜虾经冲洗、切割、铁板烹制,全程不过30分钟。
休闲区的桌椅座无虚席,有人在品尝了现烤的右玉羊肉串后,炭火炙烤的焦香让他忍不住再加一单。也有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分享着现切的挪威三文鱼,孩子手里拿着刚买的现做麻花,嘴角沾着碎渣也浑然不觉。
这种场景创新精准击中了当代消费需求。年轻人喜欢在这里“逛吃逛吃”,随手拍张非遗小吃合影,就是一张自带“山西温度”的社交名片;老人们偏爱这份热闹与实在,在摊位间慢慢挑选,和师傅闲聊食材新鲜度,仿佛回到旧时赶集时光;孩子们最着迷互动体验,看做豆腐的师傅点浆、看面包发酵,偶尔还能得到师傅递来的小份试吃,逛上一小时也乐此不疲。
链条锁定:
“双中心架构”确保食材新鲜度
走进开心大集,最吸睛的莫过于占比超八成的生鲜与现制食品区:活蹦乱跳的鲈鱼在水产档口的暂养池游弋,师傅会按顾客需求现杀现处理。鲜肉档口电子屏滚动播放检疫报告,顾客只需一句话,便能享受到“切片”“绞馅”等贴心服务。烘焙区刚出炉的“可颂面包”层次分明、酥脆掉渣,价格却比连锁面包店更为亲民。
新鲜与实惠兼得,得益于美特好集团子公司优鲜多歌耗时5年打造的“双中心”供应链。
为打通“生到生”“生到熟”全链条,美特好集团分阶段投入重金布局:
在清徐县投资5.2亿元建成8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实现山东寿光番茄、运城苹果等生鲜食材的分拣、冷藏标准化,从源头锁住新鲜。更为关键的是,该中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辐射265个工厂基地直采,助力3500个农户增收,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产品“散、乱、差”的流通难题。
在综改区投资8.9亿元建设12万平方米农产品精深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厨房),堪称现制食品的“智能工厂”,覆盖了冷冻食品、烘焙、熟食等品类,2025年底鲜食、酱卤等自有工厂全面投产后,90%的商品将实现“自产自销”。
如今,优鲜多歌的直采网络已延伸至全球265个地标基地,从菲律宾的香蕉到挪威三文鱼,构建起“产地仓—区域仓—门店”的24小时冷链流通体系,200余辆冷链车辆辐射全国。
为让供应链效率穿透至消费终端,美特好集团做出“舍短期利求长远值”的决策——舍弃一层年租金500万元的黄金旺铺,改建为300余个车位并配备新能源充电桩的停车场。这一举措蕴含着精准的商业逻辑:生鲜消费的高频性依赖“即时性需求满足”,便捷停车能提升家庭客群复购率,而稳定复购量又为供应链“以销定产”提供数据支撑,形成“体验优化—消费增长—供应链提效”的正向循环。
在品控环节,“好吃”这一主观感受被量化为科学指标。优鲜多歌为此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常年与山西省农科院、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及农食专家合作,手握7项专利技术,主导制定6项行业标准。
标杆价值:
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开心大集一亮相便交出亮眼答卷,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日均来客数突破1.5万人次,较改造前实现大幅攀升;销售额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较改造前增幅超300%,用实打实的业绩打响了开业“第一枪”。
热度并未随着开业初期结束而减弱。从9月27日正式开业到“十一”黄金周落幕,开心大集持续释放消费吸引力,业绩表现再攀高峰:其间累计接待客流超18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幅突破200%,来客数与销售额均实现跨越式提升,充分印证了消费者对这一全新零售场景的认可。
“大集是面向全家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场所,采用购物、休闲、就餐一体化模式,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开心大集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尤其关注上班族周末陪伴家人及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未来还将引入更多新颖消费品牌,打造“边逛边吃”的周末放松场景。
省零售商行业协会会长王仂认为,开心大集既是颠覆传统超市模式的“试验田”,更是山西零售业响应“创新提升”、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标杆工程。从“名厨亮灶、从生到熟”的特色模式,到收回商铺改造成车位的便民举措,既呼应了商务部“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要求,更彰显了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是零售企业从“商品销售者”向“生活方式提供者”转变的鲜活案例。
如今,逛开心大集已从单纯购物行为,变成一种感受烟火气的生活方式——清晨的鲜枣、现熬的老汤、孩子的笑声,共同勾勒出山西鲜食消费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