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邻居张阿姨走了,才想起她总给我留的热汤,再也喝不到了
创始人
2025-10-11 05:24:29
0

在这个老小区住了快十年了,对门的张阿姨是我在这儿最熟的人。张阿姨今年六十五,头发总梳得整整齐齐,用个黑色的发卡别在脑后,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去楼下菜市场买菜,回来的时候手里的布袋子准是鼓鼓囊囊的,还总不忘跟楼道里碰见的人打招呼,声音洪亮得很。

我爸妈不在这个城市,平时就我一个人住,加班是常有的事。大概是三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晚上快十点才从公司回来,冻得手都僵了,掏钥匙开门的时候,对门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张阿姨探出头来,手里还端着个搪瓷碗,冒着热气。

“小林啊,刚下班?快,阿姨今天炖了萝卜排骨汤,给你留了一碗,趁热喝。” 她把碗往我手里递,我能感觉到碗壁暖暖的,顺着指尖往心里窜。

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阿姨,这多麻烦您啊,我自己煮点面条就行。”

“麻烦啥呀,我跟你叔叔两个人,炖一大锅也吃不完,你一个小姑娘家,总吃外卖也不好。” 张阿姨笑着推了推我的手,“快拿进去,凉了就不好喝了,萝卜炖得烂乎,解腻。”

那天我捧着那碗排骨汤,坐在餐桌前,喝一口,萝卜的清甜和排骨的香混在一起,暖得我眼眶都有点热。自那以后,张阿姨就常给我留汤。有时候是番茄蛋汤,有时候是冬瓜丸子汤,赶上她儿子回来,还会炖个鸡汤,也不忘分我一碗。

有次我周末在家睡懒觉,快中午了才起来,刚洗漱完,就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张阿姨,手里拿着个保温桶:“小林,阿姨今天包了荠菜饺子,给你煮了一碗,放保温桶里了,你赶紧吃,别凉了。”

我接过保温桶,连忙说:“阿姨,您太客气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跟阿姨客气啥,你爸妈不在这儿,我看着你就跟看着我侄女似的。” 张阿姨说着,往我屋里瞅了瞅,“怎么,周末也不出去逛逛?”

“前几天加班太累了,想在家歇会儿。” 我挠了挠头。

“那也得按时吃饭,别总饿着。” 张阿姨叮嘱道,“我先回去了,你快吃饺子。”

我关上门,打开保温桶,饺子的香气扑面而来,荠菜的鲜劲儿特别足。我一边吃,一边想着,有这么个邻居,真好。

后来我换了工作,不怎么加班了,有时候下班早,会买点水果给张阿姨送过去。她总是推脱:“你这孩子,不用给我买这些,阿姨什么都不缺。”

“阿姨,您总给我留汤,我也没什么好报答您的,就买点水果,您尝尝。” 我把水果递过去。

“你这孩子,跟阿姨还这么见外。” 张阿姨笑着接了过去,“对了,阿姨昨天炖了银耳莲子汤,给你留了一碗,等会儿给你送过去。”

我连忙说:“不用不用,阿姨,我自己去拿就行。”

“没事,我待会儿正好要去楼下扔垃圾,顺便给你送过去。” 张阿姨摆摆手。

大概是上个月,我发现张阿姨好像瘦了不少,脸色也不太好。有次碰到她,我问:“阿姨,您最近是不是不舒服啊?看着脸色不太好。”

张阿姨笑了笑:“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咳嗽。”

“那您可得多注意休息,不行就去医院看看。” 我叮嘱道。

“知道了,谢谢你啊小林。” 张阿姨点了点头。

那之后,张阿姨给我留汤的次数少了。我想着她可能身体不舒服,也没好意思多打扰。有时候碰到她儿子过来,我还问了一句:“哥,张阿姨身体怎么样了?”

她儿子叹了口气:“老毛病了,肺不太好,最近一直在吃药。”

我听了,心里有点担心,想着改天去看看她。可忙着忙着,就把这事忘了。

直到上周三,我下班回来,看到对门门口放着花圈,心里 “咯噔” 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我犹豫着走过去,正好碰到张阿姨的儿子,他眼睛红红的,看到我,点了点头。

“小林,你回来了。” 他声音沙哑。

“哥,张阿姨她……” 我话没说完,就哽咽了。

“昨天晚上走的,肺心病急性发作。” 他低着头,声音里满是难过。

我站在那儿,脑子一片空白,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下来。我想起每次加班回来,张阿姨端着热汤的样子;想起她包的荠菜饺子,鲜得让人忘不了;想起她总说 “跟阿姨客气啥”…… 那些画面一幕幕在眼前闪过,可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屋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前不管多晚回来,楼道里总好像能听到张阿姨家的动静,有时候是电视声,有时候是她跟叔叔说话的声音,可现在,对门安安静静的,再也不会有人在我开门的时候,端着一碗热汤出来了。

第二天,我去参加了张阿姨的葬礼。看着她的照片,还是笑眯眯的样子,我心里更难受了。她儿子把我拉到一边,递给我一个东西:“小林,这是我妈留给你的,她说你总加班,胃不好,让我给你拿过来。”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个保温杯,还是我之前送她水果的时候,她非要塞给我的那个。我打开保温杯,里面空空的,可我好像还能闻到萝卜排骨汤的香味,还能感觉到碗壁传来的温度。

“我妈总说,你一个小姑娘在外不容易,让我多照顾照顾你。她还说,等她身体好点了,再给你炖鸡汤喝。” 张阿姨的儿子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我拿着保温杯,说不出话来。我想起以前,张阿姨给我留汤,我总觉得是理所当然,有时候还会因为加班晚了,没及时喝,让汤凉了。现在想想,那些热汤里,装着的是她对我的关心,是邻里之间最朴实的温暖。可我还没来得及好好谢谢她,还没来得及陪她聊聊天,她就走了。

现在,我每天下班回来,还是会习惯性地看一眼对门的门。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会不会像以前一样,门 “吱呀” 一声开了,张阿姨端着热汤出来,笑着说:“小林,刚下班?快,喝碗汤。” 可每次,门都是关着的,安安静静的,再也不会有人给我留热汤了。

有天早上,我去楼下菜市场买菜,看到卖萝卜的摊位,想起张阿姨炖的萝卜排骨汤,就买了个萝卜,想自己炖一锅。可炖出来的汤,怎么喝都没有张阿姨炖的那个味道。没有那种暖暖的、让人心里发甜的味道,也没有那种让人觉得踏实的味道。

我突然明白,我再也喝不到张阿姨炖的汤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温暖,那些习以为常的关心,在她走了之后,才变得那么珍贵。原来,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它有多重要;有些人,只有离开了,才明白她在你生命里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张阿姨走了,那碗总留着的热汤,我再也喝不到了。可她给我的那些温暖,会一直留在我心里。以后,我也会像张阿姨一样,多关心身边的人,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因为我知道,有时候,一碗热汤,一句关心,就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就能让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只是,我多希望,能再有一次机会,对张阿姨说一句:“阿姨,谢谢您的汤,真好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别... 标题:别再做番茄炒蛋了,鸡蛋加它这样做,你肯定没见过,好吃到爆。 在美食的世界里,烹饪是一门艺术,...
原创 南... 标题:南方10年未见雪景,别再吃外卖了一碗萝卜炖牛肉感受美味和温暖 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南方,雪花似乎...
原创 今... 今天是农历八月二十日,虽非全国性统一节日,但不同地区和民族围绕这一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习俗,既有对自然...
寒露后,少吃苹果香蕉!多吃这3... 寒露后,少吃苹果香蕉!多吃这3样,润肠降燥健脾,为入冬做准备! 寒露已过,秋风渐凉,空气中的湿度明...
原创 卖...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位卖菜大叔,他以独特的方式将普通的茄子转化为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他的手艺不...
原创 寒... 寒露是秋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其是深秋来临的标志,也是“秋凉”转为“秋冻”的开始。在这个时节当中,...
千湖边湖北菜:好水出好鱼,让地... 在江城武汉的烟火气中,一家名为“千湖边”的湖北菜品牌正以“鲜”为魂,将荆楚大地的湖泊馈赠化作餐桌上的...
原创 凯... 最近,雄鹿队官方媒体SleeperBucks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合成照片,展示了库兹马、里弗斯、威...
原创 北... 标题:北方朋友请吃饭,四个人只点一道菜,我怒了:是不是看不起我? 在北方的餐桌上,一顿丰盛的宴席往...
今日晚饭就它了,每一口都鲜到落... 美食君做过很多关于鸡蛋的菜肴,却没有做过鹌鹑蛋。其实鹌鹑蛋味道要比鸡蛋更好,但我们平时似乎只能吃到盐...
原创 白... 谁说白萝卜只能炖汤?这个搭配鲜到连汤汁都想打包! 上周闺蜜来家里做客,看见我拿着白萝卜直皱眉:"又要...
原创 邻... 在这个老小区住了快十年了,对门的张阿姨是我在这儿最熟的人。张阿姨今年六十五,头发总梳得整整齐齐,用个...
原创 陈... 近日,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国女排黄金二代齐聚福建,与昔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一同欢度佳节。这次陈忠和...
原创 想... 标题:掌握烧鸭艺术,从细节做起 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烧鸭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
原创 不... 标题:不要再吃减肥药了,我每天只吃这3种食物,体重从未超过100斤!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想和大家...
开心大集:重构三晋消费新范式 开心大集开业当天,消费者选购现场。本报记者 李若男 摄 ...
【爆款返场】营养满分口感也满分... 县城风味|本地攻略|人情味小店|餐厅指南 国庆八天的假期,各类高油高糖的饮食让阿球胖了不少,尤其是奶...
潮汕朥饼制作有多绝?猪油擦锅起... 潮汕朥饼作为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非遗美食,其制作技艺堪称中式糕点的匠心典范。“朥” 即猪油,是贯穿制皮、...
首个深度参与的中国白酒品牌!郎... 当“东方之珠”的璀璨夜色邂逅全球酒饮界的顶级盛事,一场味觉盛宴即将启幕,被誉为“酒吧界奥斯卡”的20...
蒜蓉油麦菜怎么做?详细教程,一... 一盘完美的蒜蓉油麦菜,应该是翠绿鲜亮、蒜香扑鼻的状态。但为什么在家总是炒不出饭店那种脆嫩入味、蒜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