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逛超市,瞅着冰柜里的雪糕实在馋得慌,随手拿了支绿豆沙的。刚撕开包装纸,就看见那白花花的 “仙气” 往上冒,看着特凉快。我下意识伸手去接,指尖一碰到雪糕纸,嚯,全是黏糊糊的冷水珠,手心里凉丝丝的。
这事儿一下勾起我小时候的疑惑了。那时候总以为雪糕跟烧开水似的,冒的是 “热气”,还傻乎乎地问我妈:“这冰疙瘩咋还会发热呢?” 我妈那时候就笑,说这不是热气,是冷气,可我哪儿听得懂啊,就觉得这白气飘着特神奇。
说实话,直到前阵子看见有人卖那种能从嘴里冒白烟的网红冰淇淋,才琢磨着查了查。你别说,那网红款跟普通雪糕的 “仙气” 还真是一个道理。人家用了超低温的液氮制冷,遇着空气就会吸出大量热量,周围的水蒸气一下子就变成了小水珠,看着就像冒烟一样。咱们平时吃的普通雪糕也是这意思,刚从冰箱拿出来温度太低,周围空气里看不见的水蒸气一碰到它,立马就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液滴,这就是咱们瞅见的 “仙气”。
我记得有次买棒冰,那白气居然是往下沉的,当时还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带着小水珠的冷气比空气重,自然就往下落了。那会儿没当回事,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生活里藏着不少这种小学问呢。
前几天还刷到个新闻,说有小朋友吃网红冒烟冰淇淋被冻伤了。主要是那液氮温度太低了,听说能到零下一百九十多度,直接碰着皮肤肯定受不了。不过咱平时吃的普通雪糕倒不用担这心,那些冷水珠就是单纯的冷凝水,最多就是手沾得湿漉漉的,擦干了啥事没有。
其实不光是雪糕,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也会挂一层水珠,跟这雪糕冒气是一个路数。都是冷空气遇上热空气里的水汽,凝结出来的小水滴。以前总觉得这是瓶子 “出汗” 了,现在才明白其中的门道,虽说有点后知后觉,但搞懂了还挺有成就感的。
昨天拿着那支绿豆沙雪糕,看着白气一点点散掉,水珠在手里慢慢化成水。忽然就觉得,这些平时习以为常的小现象,藏着的道理还挺有意思。以前光知道吃,从没仔细想过为啥会冒气、为啥会有水珠,现在弄明白了,再吃雪糕都觉得多了点乐趣。
想想也是,生活里好多事儿都是这样,看着普通,深究一下还挺有讲究。就像这雪糕的 “仙气”,不是热气是冷气,不是烟雾是水珠,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清楚多了?以后再看见小朋友问这问题,我也能像模像样地给解释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