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兰州拉面,如今却光景不再,门庭冷落,不少店铺无奈关门或勉强维持。人们不禁发问:是什么让曾经的国民美食,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与其选择兰州拉面,人们更愿意光顾沙县小吃或是黄焖鸡米饭,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兰州拉面无疑是餐饮界的明星,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对它情有独钟。每到饭点,拉面馆内座无虚席,热气腾腾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究其原因,实惠的价格是关键——六七元的价格就能换来一碗热气腾腾、分量十足的拉面,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品尝到牛肉的鲜香和面汤的醇厚,可谓物美价廉,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今非昔比,兰州拉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首先,分量缩水,诚意不再。记忆中的兰州拉面,面条筋道,牛肉大块,汤头浓郁,一碗下肚,满足感油然而生。如今的拉面却显得干瘪,牛肉也吝啬得只有薄薄几片,甚至有网友戏称:“感觉一头牛被切了三年还没切完!”店家在食材上的缩水,无疑让顾客感受不到诚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回头客。
其次,性价比降低,不再实惠。过去六七元就能吃饱吃好的兰州拉面,如今价格水涨船高,动辄二三十元。细看菜单,清汤拉面十八,加蛋二十二,加牛肉更是高达二十八。随便点上一碗面,再加个卤蛋和小菜,结账时轻松超过四十元。这样的价格,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不高,不如选择其他更实惠的餐饮。
再次,味道走样,品质下滑。不少食客反映,记忆中的兰州拉面味道早已不再。过去那浓郁的牛骨汤香气,汤底上漂浮的油花,如今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味精水般的寡淡无味。曾经手工拉制的面条,如今也变得软塌塌的,毫无嚼劲。据了解,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店家直接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成品面,口感自然大打折扣。
最后,替人背锅,名誉受损。面对生意惨淡的局面,不少兰州本地人也感到无奈。他们指出,如今遍布各地的兰州牛肉拉面馆,大多是青海、新疆、甘肃的回族人开设的连锁店,与正宗的兰州拉面并无关联。然而,一旦这些挂着“兰州牛肉拉面”招牌的店铺出现问题,矛头往往指向整个“兰州拉面”品牌,这对于真正的兰州拉面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要知道,正宗的兰州拉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工艺和政府认证的招牌,与那些遍地开花的兰州牛肉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总而言之,兰州拉面昔日的辉煌,建立在价格亲民、分量足、口味好的基础上。而如今,口味变差、价格上涨、品质下降、体验不佳等问题,让曾经的国民美食逐渐失去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餐饮行业深思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