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我那执着减重的闺蜜吃饭,她往我面前推了碗沙拉,生菜打底,上面铺着几片鸡胸肉和几颗小番茄,一脸虔诚:“这礼拜我天天吃这个,就等秤上数字往下掉了。”结果上周见面,她气呼呼地说秤压根没动,我拿起她常点的外卖订单一看,得,凯撒酱备注了“多放”。
说实话,好多人跟我闺蜜一样,觉得只要跟“沙拉”沾边就等于健康减重,压根没把那勺酱料当回事。我之前也犯过这错,夏天嫌热总点轻食,每次都要加双倍千岛酱,觉得没酱的沙拉跟嚼草似的。直到有次跟做营养师的发小吃饭,她瞥了眼我的沙拉碗,直接笑出声:“你这哪是减重,分明是在喝油。”
她给我算了笔账,我当时没太记清具体数字,就记得她说一勺普通的蛋黄酱,热量比半个汉堡还高。你想想,咱们辛辛苦苦啃半天生菜,就为了少摄入点热量,结果一勺酱全给补回来了,搞不好还超了。我那闺蜜后来换了酱料,没改其他饮食习惯,一周下来居然真掉了两斤,你说这酱料多关键。
上次去轻食店取餐,听见旁边姑娘跟店员吵架,说自己吃了半个月沙拉没瘦,是不是食材有问题。店员也委屈,翻出订单记录一看,姑娘每次都选烘焙芝麻酱,还加量。我插了句嘴,说可能是酱料的事儿,她还不乐意,说芝麻酱是“健康油”。其实我后来问过发小,芝麻酱确实是好东西,但架不住热量高啊,一小勺就顶得上好几口米饭的热量,天天加肯定不行。
我记得有回在超市想买瓶沙拉酱囤着,拿起来看配料表,吓了一跳。排在前三位的居然是水、植物油和白砂糖,有的还加了果葡糖浆,光看那配料表就觉得齁得慌。发小说,这种酱料吃多了不光长肉,钠含量还高,对血压也不友好。
之前我陪闺蜜去咨询她那个营养师发小,人家说最常见的坑就是那些闻着香的酱料。像凯撒酱、千岛酱、蜂蜜芥末酱这些,看着颜色鲜亮味道好,其实都是“热量炸弹”。她给推荐了油醋汁,说就橄榄油加醋加少许盐,简单拌一下就行。我一开始尝着觉得没味,吃了两次居然品出清爽的感觉了,现在家里冰箱还常备着一瓶橄榄油。
还有些人不光酱料选错,配料也瞎搭。我见过有人点沙拉,里面加了牛油果、蔓越莓干,还放了好几片培根,最后再淋上一大勺沙拉酱。这哪是轻食啊,热量估计比一顿火锅还高。上次我邻桌就有个大哥这么点,我忍不住跟他聊了两句,他说以为加了水果和坚果就是健康,压根没算过这些东西的热量。
其实吧,吃沙拉减重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但也别太马虎。我现在点沙拉都跟店员说“酱分装”,自己控制用量,有时候干脆就用家里的生抽和醋调个汁,味道也不差。我那闺蜜现在也学聪明了,每次吃沙拉前都先把酱倒在小碟子里,蘸着吃,再也不说沙拉不管用了。
说真的,减重这事儿从来不是靠单一食物就能成的。别迷信什么“吃沙拉必瘦”的说法,也别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就像我发小说的,有时候决定成败的,可能就是那勺被你忽略的酱料。
你们有没有过吃沙拉没瘦的经历啊?是不是也跟我闺蜜一样踩过酱料的坑?我现在还琢磨着用油醋汁加什么能更提味,评论区聊聊你们的小妙招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