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永不褪色的時代精神
admin
2021-12-23 19:19:11
0

原標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永不褪色的時代精神

<!---->

——觀《高鐵作證》

汪欣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鐵路歷史的新紀元。 高鐵空前地縮短了中華南北廣袤大地的距離,開疆辟野,從此,天塹變通途。 背起行囊走遍大江南北不再只是遊俠式的夢想,說走就走的旅程因高鐵的通行成為現實。

《高鐵作證》是一部展示新時期高鐵艱辛建造過程的紀實性電影。 自19世紀後葉開始,我國鐵路建設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21世紀以來,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不斷加速,高鐵更是不斷生長,在山川河嶽間搭起了橋樑,縮短了區域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人心的距離。 鐵路建設充滿艱難險阻,除了不斷出現的科技難關,還伴隨地質災難,以及複雜難解的社會關係和利益糾葛。 劇中故事開篇,便是鐵路建設中常見的地質災難——隧道拱頂塌方,與片中宏闊的鐵路建設場景和高鐵通行後的壯麗景觀形成揪心對比,著實讓觀眾深深震撼——鐵路建設者,不僅要面對艱難的自然環境,還要時常面對生死攸關的困境。

與科技難關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相比,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利益糾葛則是對鐵路建設者提出的更為嚴峻的考驗,也是當今社會建設中實際存在的難解之題。 劇中衝突焦點便是壓礦地段征拆的問題。 礦主喬富寶提出巨額補償款,並拒絕鐵路建設者入礦施工。 面對喬富寶的強勢刁難,指揮長鐵建一方面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不畏困難和誘惑,堅定立場,毫不退縮; 一方面以正義良知和情感感化對方,而不是以强硬態度激化矛盾。 即使對喬富寶的狡猾貪婪恨得咬牙切齒,當發現喬母在家中突發疾病時,鐵建仍然毫不猶豫地背著老人去醫院。 這不僅感化了喬富寶,也溫暖了觀眾的心。 在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前提下,溫暖的社會治理管道更有利於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最終,喬富寶放下個人利益,同意高鐵壓礦地段征拆,這不僅是受到主人公鐵建的感化,更多的是認識到高鐵確是利國利民、造福一方的偉大工程。

成就偉業,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少代人負重前行,捨身忘己,用血淚築起一座座豐碑。 在豐碑前,我們盡情歌頌英雄。 然而,英雄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恩怨情仇,有家長里短。 劇中,主人公鐵建作為指揮長,與副指揮長有指揮權之爭,與總工程師金幗英有昔日情感糾葛,與礦主喬富寶鬥智鬥勇。 在發生隧道塌方時,原本準備回家見病危父親最後一面的鐵建,毅然返回隧道指揮工作。 副指揮長肖一虎、礦主喬富寶也都放下成見,積極參與營救被困於隧道中的同事。 被困中,鐵建與昔日戀人金幗英化解誤會,並在生死攸關之際捨身相救、不離不棄。 金幗英,即使心中牽掛著家中年幼的兒子,依然奮不顧身地在最危險的時刻進入隧道,讓我們看到這位女性鐵路工程師的執著與勇敢。 當鐵建跪拜在父親墓碑前悲痛萬分時,我們看到一個男人身為人子不能送父親最後一程的遺憾。 康莊大道不是用鮮花、勳章和光芒萬丈的英雄豪邁鋪就的,而是無數個普通人並肩攜手、披荊斬棘一步步踏出來的。 困在隧道中的鐵路工人,每個人身後都是父母妻兒的牽掛。 他們在劇中沒有濃墨重彩的主角光環,卻是現實中千萬個鐵路建設者的縮影,承載著中國鐵路建設事業的使命感,在艱難困阻中默默奉獻著青春。

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艱苦歲月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只是出現在年代電影中的浪漫往事。 我們的時代物質豐富、生活便捷,享受美好人生被許多年輕人奉為生命真諦。 生命價值的崇高感被時代解構。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時代精神? 奉獻與使命感,這種被先輩們視為生命底色的崇高精神,正與我們漸行漸遠。 我們需要重塑這樣一種時代精神,讓年輕一代懂得,生命的價值不只是享受,還應有奉獻和為社會進步添磚加瓦的使命感。

《高鐵作證》正是一部弘揚新時代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辱使命的主旋律作品。 億萬同胞享受著高鐵為我們的出行帶來的舒適和便捷,卻無法看到高鐵建設過程的艱苦卓絕和無數鐵路人付出的青春血汗。 這部影片,不僅紀錄了高鐵發展的艱難而光輝的歷程,更是傳承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這種永不褪色的時代精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