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安徽省金寨縣地處皖西大別山腹地,當地的山區地貌,孕育瞭不少特色美食,手工掛面就是其中之一。
手工掛面,也叫“長壽面”“龍須面”。在金寨,制作手工掛面是一門老手藝,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許多金寨人都會制作手工掛面。
近年來,借力新電商平臺,金寨手工掛面在傳承古法技藝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走出瞭大山,成為新電商平臺的“網紅爆款”。
款式多樣的金寨手工掛面。祝亮 攝
千年手工掛面搬進室內制作,解決瞭兩大難題
在金寨,提到手工掛面制作,李先輝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1986年出生的李先輝,是土生土長的金寨人。2014年,在外摸爬滾打多年的李先輝,回到傢鄉——金寨縣青山鎮,開始創業。一開始,李先輝在鎮上從事物流配送行業。在工作中,李先輝發現,當地的手工掛面歷史悠久、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價格實惠,非常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物美價廉的金寨手工掛面,存在兩大“硬傷”。一是銷售半徑比較小,主要在附近的縣市銷售。二是生產方式落後,還停留在傳統的傢庭作坊式生產,產量很小。
“當時,農村電商已經有所起色,一些特色農產品紛紛出圈。我就想,手工掛面是金寨縣的特色優質美食,為什麼不能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讓它賣得更遠呢?”李先輝說幹就幹,2015年他創辦瞭金寨先徽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註冊瞭“先徽手工掛面”品牌,寓意“敢為人先,獨具徽韻”,從此開始瞭新的創業征程。
一直以來,金寨手工掛面都是傢庭作坊式生產,在室外制作、晾曬,容易受到天氣、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產量很小,而且衛生也難以達標。進入手工掛面這個全新行業後,擺在李先輝眼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要想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想辦法把掛面生產搬進室內。”李先輝聘請當地最有名的掛面師傅們一起研發,嘗試各種解決方法,終於在2016年底,帶領團隊,自主研發出瞭一套室內制作手工掛面的方法,解決瞭室內烘幹、恒溫等問題,並於當年拿到瞭生產許可,實現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華麗轉身,日均可生產一萬五千斤幹面。
李先輝幾乎每天都會去生產車間檢查手工掛面的品質。祝亮 攝
大山裡的手工掛面“日銷千單”,小鎮青年成瞭創業明星
作為金寨手工掛面的新時代傳承人,李先輝第一個讓金寨手工掛面實現瞭從傢庭作坊式生產向標準化生產的蛻變。
雖然制作工藝在不斷改進、優化,但李先輝始終堅持采用當地制作手工掛面的傳統工藝精髓。首先,面粉要自然恒溫發酵,整個過程不添加酵母粉,使得面粉中的蛋白質和淀粉都受到很好的保護。其次,面粉要經過五次發酵,讓面、水、鹽充分融合、吸收,這樣不僅可以讓面條最大程度舒展,也確保瞭產品的口感和營養。
和面、揉面、切面、盤條、繞條、上筷、上架、拉面、晾面……李先輝介紹,他們生產的手工掛面前後有18道生產工序,歷經20多個小時精制而成,確保產品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此外,李先輝還建立瞭生產安全監控機制,實時監測產品生產流程的每一環節,搭建瞭掛面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實現“一品一碼”。通過一系列措施,讓手工掛面生產通過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18道工序,確保瞭先徽手工掛面的品質。祝亮 攝
對每一個生產環節的精益求精,確保瞭先徽掛面的良好品質。產品問世後,很快就打開瞭市場,獲得瞭很好的口碑。
2017年,李先輝嘗試拓展線上市場,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設店鋪後,原味手工掛面銷售火爆,成為“網紅爆款”產品。銷售旺季時,甚至能實現“日銷千單”。
針對電商平臺的消費新需求,李先輝還先後研發瞭五彩手工掛面、面面俱到系列禮盒、兒童蔬菜營養手工掛面、藥食同源系列面、頭面、醬包面等30餘款新產品,線上銷量可觀。
隨著先徽手工掛面的銷量和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2020年,金寨手工掛面制作技藝被列入“六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先徽手工掛面成功申報“安徽老字號”。李先輝本人也憑借手工掛面,從曾經的小鎮青年,成為瞭金寨當地的創業明星,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安徽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榮譽稱號。
李先輝時常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向消費者推介金寨手工掛面。祝亮 攝
新電商助力,金寨手工掛面出圈邁向全國
在李先輝的不懈努力和電商平臺的加持下,近年來,李先輝的公司進入瞭發展快車道。目前,公司年產值已經突破瞭一億元。
致富不忘鄰裡,李先輝還積極踐行企業傢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通過就業幫扶、電商培訓、電商+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帶動鄉親們發展電商致富,助力瞭當地的鄉村振興。
李先輝說,電商平臺讓手工掛面賣得更遠,品牌影響力也更大瞭,這給瞭他繼續做大做強的信心。今年,公司的手工掛面還成功入選瞭拼多多平臺“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接下來,他會進一步將重心向線上傾斜。除瞭手工掛面,他還準備將金寨當地的茶葉、金寨臘味等土特產,打造成區域特色品牌,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先徽手工掛面,入選“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祝亮 攝
作為知名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於2022年發起“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項目,通過專區推介、地標宣傳、嘗鮮直播等方式,以“農地雲拼”實現“產銷直連”,向平臺數億消費者介紹各地的“好農貨”,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與效益。
“我們長期致力於通過與產地對接,從源頭把控品質,並通過流量資源傾斜、百億補貼等舉措,助力優質農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展新的消費群體。”拼多多農業項目負責人表示,“多多好農貨”在全國優選最新鮮的當季蔬果食材和品質農貨,包括金寨手工掛面在內的大量農特產品,在平臺受到消費者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