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来自宁海胡陈的小番茄,欢迎来到我的厨房争霸秀!准备好了吗?让?乐番茄‘奏响’你的厨房!”近日,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立新特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电商平台,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小番茄厨艺争霸赛”,吸引了众多美食爱好者参与。活动以合作社主打的“益生菌音乐小番茄”为核心食材,鼓励参赛者创作创意料理,通过短视频展示烹饪过程。这一活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趣味互动平台,更成为合作社推广“音乐小番茄IP”的重要契机。
成排的小番茄(王丹 摄)
“音乐小番茄”的科技与艺术融合
掀开番茄大棚的门帘,成排的小番茄藤蔓一眼望不到头,绿叶掩映下,一串串红色、青色相间的果实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果农们手提塑料桶,逐一挑选出成熟的番茄。这颗番茄就是立新特菜专业合作社的明星产品,其独特之处在于将生物科技与现代农业艺术相结合。
“我们的小番茄是听音乐、喝益生菌长大的!”说起自家的拳头产品,合作社负责人阮瑞科的脸上总洋溢着一份自豪。
为确保小番茄的口感和品质,合作社从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我们通过益生菌发酵有机底肥技术改良土壤,全程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种植方式,并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参数,以确保果实品质”。
研究探讨小番茄(王丹 摄)
更特别的是,种植过程中大棚内还会播放定制音乐,通过声波振动促进番茄糖分积累,赋予其“酸甜爆汁”的独特口感。目前,小番茄的日产量近3000斤,开创了全国“音乐+益生菌培育”的番茄品种首例,并多次摘得“浙江好番茄”“宁波市金品番茄评选”“江浙沪皖优质小番茄品鉴评优”金奖等荣誉。
让蔬果的“鲜味”从枝头直达手头
酒香也怕巷子深,能种出好吃的小番茄是一回事,但能否卖出去,又是另一回事。在尝试过程中,阮瑞科摸索到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他的小番茄销售,“因为外地小番茄一般是半生半熟就投入市场,适合存放,而我的小番茄都是熟后再摘,味道好,但没几天可以放。”于是他便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在朋友介绍下,他联系了几位专门做微商的团长,请他们在社群里试着售卖。
“起初,我也没抱多大希望,结果没几天,很多团长就开车过来基地拿货,这热度,‘哗’的一下,就爆发了。”阮瑞科说道。
很快,音乐小番茄便受到了本地带货达人的关注,音乐小番茄的大名,迅速传遍了宁海朋友圈。到最后,团长们要拿货,只能拼手速了。
小番茄的爆红,让阮瑞科意识到传统市场之外的另一种可行性。阮瑞科认为,与传统市场及电商相比,社区团购兼具二者的优点,既能实现面对面销售,又便于信息传播,同时当日采摘当日到货,让蔬果的“鲜味”从枝头直达手头。更让他欣慰的是,自己可以跟团长们建立一种朋友关系,“这种销售模式,更像邻里之间的交易。”他说。
现在基地的小番茄,每天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前来购买小番茄的客户络绎不绝,有的客人甚至从城区驱车到大棚里购买,哪怕只是买个几斤解解馋。为此,合作社还打造了“小番茄主题农旅体验区”,让游客们在采摘之余能欣赏到大美农场的秀丽田园景观。
小番茄特写(王丹 摄)
文创IP激发消费新活力
4月28日,一则小番茄IP形象的拟人化短视频在社群里疯转,番茄厨艺争霸赛火热开启!随后,梅渍小番茄、小番茄拌牛肉、小番茄沙拉等创意菜制作视频陆续诞生,百余名网友开始在“云端”一决高下,展示厨艺,解锁出了音乐小番茄的100种神仙吃法。
为提高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认知度,构建“音乐小番茄”IP生态,合作社还借此推出了“益生菌音乐小番茄”系列创新设计,一是对礼盒包装进行了升级,二是开发了小番茄表情包。
“我们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开发了10余款动态表情包,以‘番茄精灵’为主角,融入音乐元素和农事场景,这些表情包一经发布,就成为了年轻人社交聊天的新宠。”阮瑞科兴奋地说,“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推出小番茄文创周边,如番茄布绒玩偶、音乐盒、番茄酱DIY、联名饮品等,进一步拓展IP衍生价值。”
从订单农业到农旅体验,从锁鲜包装到表情包设计,合作社正以创新之力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年轻化转型,为农户增收和乡村共富不断注入新动能。目前,合作社的小番茄种植面积约40亩,每亩产量约5000斤,预计产值可达200万元。立新特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将一颗小番茄打造成了乡村振兴的“黄金IP”。(吴林倩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