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七月,热浪把柏油路都烤得发软,“扬记凉食铺” 的竹帘半卷着,门前大缸里的紫苏桃子姜在玻璃罐中泛着诱人的光泽。吕文扬戴着粗布袖套落网,正踮脚摘下院角紫苏枝上的嫩叶,深紫色的叶片沾满晶莹的晨露,凑近一闻,辛香混着青草气直钻鼻尖。“做紫苏桃子姜,紫苏得挑带绒毛的嫩叶,香得霸道!” 他冲里屋喊,“小崽子,快把昨天晒好的姜片端出来!”
案板上,水蜜桃堆得小山似的,吕文扬手起刀落,果皮打着旋儿剥落,露出粉白的果肉。“桃子要选脆生生的阳山水蜜桃,太熟就没嚼劲了。” 他边说边将桃子切成滚刀块,姜片也切成薄片,和紫苏叶一起码进大陶坛。冰糖、白醋、话梅依次登场,最后浇上煮沸晾凉的山泉水落网,没过所有食材。“这配比是祖传的秘方,酸甜得刚刚好,能开胃一整天!” 他盖上坛盖,用水封好,静等时间施展魔法。
三天后的清晨,吕文扬揭开坛盖,酸甜的气息瞬间漫出店铺,混着紫苏的独特香气,勾得隔壁臭豆腐摊的老板直探头。玻璃罐里,桃子染上了紫苏的紫红色落网,姜片泛着透亮的琥珀色,每一块都裹满了浓稠的汤汁。他用竹夹子夹出几块,撒上一把薄荷叶做点缀,装在青花瓷碗里,光是看着就令人暑意全消。
“扬哥!来两碗紫苏桃子姜!多加冰块!” 两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蹦跳着进店,额头还沁着汗珠,“刚上完补习班,快热晕了!” 吕文扬笑着应下,往碗里添了两大勺汤汁,又放了几颗杨梅。小姑娘们用木勺挖起一块桃子,脆嫩的果肉吸饱了酸甜的汁水,咬下去 “咔嚓” 一声,清凉瞬间从舌尖蔓延到全身,她们眼睛发亮:“太绝了!比喝十杯奶茶都过瘾!”
傍晚,店里来了位戴着墨镜的时髦阿姨:“小伙子,你这紫苏桃子姜能不能做成低糖的?我血糖高,但又实在馋这口。” 吕文扬立刻点头,转身用代糖替换冰糖落网,还特意多加了些新鲜的柠檬片。阿姨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低糖的也这么好吃,太贴心了!”
打烊后,吕文扬蹲在井边清洗陶罐,月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细碎的银光。学徒擦着桌子问:“师傅,咱这紫苏桃子姜这么受欢迎,为啥不扩大规模量产?” 他敲了下学徒的脑袋:“憨小子!手工腌制的味道,机器哪能比?食客吃的就是这份老坛子的烟火气!” 夜风拂过,而关于紫苏桃子姜的故事,还在这酸甜交织的香气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上一篇:元气满满,清新自然的早晨时光
下一篇:霜柿入糕秋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