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快餐又称“自选称重快餐”,曾经可谓是风靡全国街头,不管是在打工人的天堂深圳,还是在东北地区,称重快餐都非常火爆。
那时的工厂门口,商业街,美食街,甚至是高校食堂里,到处都能够看到称重快餐的身影,成为都市白领、打工人的热门选择。
称重快餐顾名思义就是“按重量计价”,顾客可以自由搭配菜品,想吃肉就全拿肉,想吃蔬菜全拿蔬菜,非常自由,想吃多少拿多少,看起来既灵活又实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红极一时的称重快餐店,为何现在却不火了,甚至在大街上都很少看到称重快餐店了?
为什么称重快餐从“香饽饽”变成了现在无人问津的地步呢?不少顾客直言道:“4个扎心原因让人失望,吃过两三次之后再也不想吃了!”
一、鬼称横行
称重快餐的核心卖点是“按重量收费”,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店家想要多赚钱,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在电子秤上动手脚。
许多消费者都发现了,称重快餐店家使用的电子秤往往不准,甚至存在明显的“鬼称”现象,店家可以自行调整,比如八两秤,六两秤等等。
之前我也遇到过,我在自选称重快餐店里打包了一份快餐回家,老板说重量是一斤半,我回到家立马称重了一下,发现只有一斤,少了我半斤,也就是说店家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就多赚了我10块钱。
这种依靠鬼称来进行“隐形加价”的行为,让很多消费者觉得自己被坑了,久而久之,自然不愿再光顾。
原因二:看似便宜,实则很贵
称重快餐一般会在店门口写着“18元/斤”,荤素随便选,听起来比普通快餐更便宜,而且选择内容更多,吸引了很多人,但真正去拿菜时,消费者才发现:随便夹几样,价格就不菲了。
我之前去吃的时候,随便拿了一点青菜,加了一两块排骨,又拿了半个卤蛋,好家伙,轻轻巧巧达到了20块钱,如果是普通快餐那些菜15元就足够了。
尤其是带汤的菜、带骨头的肉特别压秤,根本不划算,而且顾客使用的那个餐盒看似免费,其实也是要收费,餐盒的重量,店家从来不扣除,消费者以为自己捡了便宜,结账时却发现比普通快餐还贵。
三、性价比低
相比于传统快餐的固定套餐模式,比如两荤一素10元、两荤两素13元,那么称重快餐的性价比明显更低。
比如传统快餐两荤两素十三块钱,虽然看起来单价不便宜,但是同样的菜量,比如是去称重快餐店,那么价格就不止13了,尤其是带骨头这种压秤的菜肴而言,两荤两素会更加实惠。
相对比一下,其实称重快餐性价比更低,比如有网友表示:10块钱的快餐能吃饱,称重快餐20块还吃不饱。
四、味道一般
称重快餐品质非常丰富,有的20多个菜,有的30多个菜,那么店家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节省时间成本,往往会提前将菜品准备好。
比如一些啤酒鸭,红烧肉,红烧排骨之类的菜肴,可能提前两三天就做好了,然后放在冰箱里冷冻起来,直接加热就上菜了。
再比如为了快速出餐,很多称重快餐店凉菜比例过大,用凉拌菜、卤菜充数,而不是现炒的热菜。
这样就导致,很多菜肴的口感很一般,因为只有少部分蔬菜是现炒的,其他菜肴都是提前做好的,味道很一般,不如街边小炒店。
称重快餐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商家过度追求利润,忽视消费者体验的结果,当套路多于诚意,当美味逐渐消失,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