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之城丨梵净山下的这“抹”绿色,飘香全球
创始人
2025-05-21 21:23:40
0

  有一抹绿色,蕴含着武陵山腹地的清新与自然,在其主峰梵净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化作茶杯中的醇香,飘向全球。

  这是5月15日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拍摄的茶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拍摄的抹茶茶饮(5月14日摄)。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这里拥有抹茶高标准原料基地和生产线,以及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2024年,江口县抹茶产量达1300吨,产值3.02亿元,带动周边近10万人就业增收,抹茶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口,这是一座充满着浓郁抹茶香气的“宝藏之城”。

  这是5月14日拍摄的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无人机照片)。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中)在茶园里给茶农讲解种植要点(5月15日摄)。

  韦勇,一名地道的江口县人,2011年进入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原本学习化工专业的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利用自己多年来在产品检测方面的技术经验,在家乡投身抹茶产业的研究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为公司技术研发部的一名茶产业研发师,在抹茶种植、采摘、制作、加工的诸多流程中提出专业建议,并对抹茶产品进行测试反馈。

  韦勇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的茶园里调研抹茶生产原料(5月15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中)与村民在采收抹茶茶青(5月15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右二)给村民讲解抹茶采收要点(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右)在一家茶叶加工厂里给村民示范抹茶茶青摊晾注意事项(5月15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左)在一家茶叶加工厂里查看抹茶原料加工情况(5月15日摄)。

  抹茶,是一种既古老又新潮的饮品,以其独特的粉末状态和丰富的茶氨酸、咖啡因含量闻名于世。它既有着上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积淀,又在当下不少网红饮品中身影频现。

  抹茶,这一翠绿茶饮的发祥地实为中国。古时,中国人将抹茶称为“末茶”,“末”是“粉末”“碎末”的意思,这和古代抹茶的制作方式有极大关联。古人制作抹茶别具匠心:采用新鲜绿茶,通过蒸青的方式做成茶饼,在需要食用时,将茶饼打磨成细粉,也就是“末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抹茶最早见于魏晋,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就在中国学习了茶文化。公元9世纪,抹茶被遣唐使带回日本。从此,抹茶在日本大行其道,并且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仪式。20世纪末,中国从日本引进碾茶的生产技术,抹茶文化及抹茶重新回流我国。古老的抹茶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后,以全新的形式再次回归,使国人也重新拾起了对“末茶”的记忆。

  如今的抹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时尚的文旅元素。

  韦勇说,抹茶的生产工艺十分考究,分为遮荫覆盖、采摘、杀青、碾茶炉干燥、梗叶分离、精制、拼配、灭菌、研磨等20多个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仔细专注对待。在“世界抹茶超级工厂”里,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将千年茶艺转化为中国智造新方案。

  韦勇进入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前进行消杀(5月14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韦勇(前排右)与同事一起交流(5月14日摄)。

  韦勇(左)与同事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里查看生产情况(5月14日摄)。

  韦勇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查看生产情况(5月14日摄)。

  工人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将抹茶粉装袋(5月14日摄)。

  工人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生产车间包装抹茶产品(5月14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抹茶检测中心,韦勇(左)与同事进行抹茶产品样本检测(5月14日摄)。

  韦勇(左二)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产品研发办公室与同事探讨产品特性(5月14日摄)。

  抹茶是真正意义上的“吃茶”,已逐渐进入百姓生活。在江口县城的“抹茶食尚街”,多家特色店铺展示着抹茶产业的无限可能,既有传统抹茶冰淇淋、蛋糕等甜品,也有创新研发的抹茶面条、抹茶米豆腐、抹茶汤圆等地域美食。每逢周末,韦勇这位技术专家还会化身“茶艺导师”,带着两个女儿体验宋代点茶技艺,用茶筅打出绵密沫饽,或是尝试抹茶新饮品、抹茶新食品。

  茶艺师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制作抹茶茶饮(5月14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茶艺师在抹茶茶饮上作画(5月14日摄)。

  工作人员在贵州省江口县一家抹茶食品餐厅内制作抹茶食品(5月14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茶艺师给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解抹茶茶艺(5月14日摄)。

  韦勇说,茶产业是很好的富民产业,而抹茶再次给茶产业进行了一次“工业化革命”。机械化采摘和生产解决了长期劳动力不足、茶青下树率不高的问题。这场“绿色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重塑了贵州茶产业格局。通过“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基地”模式,江口县已联动60余家茶企,辐射茶园14万余亩,遍布贵州各地,促进茶农增收致富,推动贵州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中)在茶园里给茶农讲解种植要点(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从一名茶叶‘小白’到成为贵州省茶叶标准委员会专家,如今能回到家乡为抹茶产业出一份力,我深感荣幸。未来,我希望抹茶能够融入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从深山茶园到世界餐桌,把中国茶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让世界通过这抹东方翠色,读懂中国茶道的当代叙事。”韦勇说。

  韦勇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的茶园里调研抹茶生产原料(5月15日摄)。

  预计2025年,中国抹茶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其中贵州的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

  淡绿的抹茶拿铁醇厚清香,深绿的抹茶饼干清苦回甘,青翠的抹茶月饼外皮包裹着桂花馅,散发出淡雅清甜的香气……当你准备享用这些以抹茶为主要元素的时尚产品时,你是否会记得,这扑面而来的“绿色气息”,可能就源自贵州大山深处的“宝藏之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

  策划:费茂华、欧东衢

  记者:吕帅、杨文斌、杨焱彬、傅天

  海报:吕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舌... 白切鸡 介绍:这是一道经典的广东菜,以其原汁原味、皮黄肉白、肥嫩鲜美而闻名。制作时,选用清远鸡等...
这口酸汤有故事(神州看点·一方... 贵州日报记者  安  通  李思琪 一方水土一方味。每一道人间风味,都是自然气候、历史积淀与人文...
解锁古法扣肉秘诀!金黄透亮肥而... 灶台上腾起的热气裹着肉香钻进鼻腔,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颤巍巍的肉皮。这道让无数老饕跨城寻味的里高扣肉...
常德米粉凭啥成地方美食标志?独... 常德的美食小吃种类丰富多样,味道十分可口,彰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美食不仅蕴含了常德人的情感与记忆...
宜昌美食超丰富?凉虾和萝卜饺子... 宜昌的饮食文化极为丰富多彩,既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美食,又巧妙地吸纳了周边地区的风味。这些美食与宜昌...
米其林餐厅平替!在家复刻黑松露... 当我们在米其林餐厅品尝黑松露鹅肝时,那丝滑浓郁的口感与独特的香气交织,仿佛一场舌尖上的华尔兹。如今,...
新疆喀什烤包子:外皮酥脆的烤包... 新疆喀什烤包子堪称西域美食的璀璨明珠,它以酥脆外皮与鲜香内馅的完美结合,俘获无数食客味蕾。本文将从历...
内蒙古奶豆腐:奶香浓郁口感独特... 内蒙古奶豆腐,是草原人民智慧与自然馈赠的结晶,承载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它以其浓郁醇厚的...
内蒙古手抓羊肉:肉质鲜嫩无膻味... 内蒙古手抓羊肉,是草原上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以 “肉质鲜嫩无膻味,大口吃肉超过瘾” 闻名遐迩。它承载着...
黑龙江锅包肉:金黄酥脆酸甜味,... 在东北美食的璀璨星河中,黑龙江锅包肉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星,堪称东北人心中的 “yyds”。这道金黄...
河南胡辣汤:麻辣鲜香够劲儿,早... 清晨的河南街头,雾气还未散尽,浓郁的香气便从街边小店飘出,勾得行人脚步不自觉地迈向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摊...
湖北武汉三鲜豆皮:外酥内软料丰... 湖北武汉三鲜豆皮,堪称武汉早餐的灵魂所在。它以独特的外酥内软口感、丰富多样的馅料,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
青海酿皮:爽滑劲道调料香,夏天... 在青海的大街小巷,总有一缕缕独特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牵引着人们的脚步。这香气的源头,便是青海酿皮。作...
小满到,入夏换季菜:6道鸡蛋吃... 转眼就到了小满,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觉得天气变得闷热了些,晾晒的衣服干得比较快,孩子白天活动量也明显增多...
许昌美食魅力无限?烩面水煎包等... 许昌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种美食独具一格,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特色。比如许昌烩面、许昌热豆腐等众多美食,...
原创 又... 小时候的街头胡辣汤摊贩 前几天去漯河出差,又喝了碗当地特产北舞渡胡辣汤,墙上的胡辣汤简介,上面有个图...
江西南昌拌粉:爽滑劲道调料香,... 清晨的南昌街头,烟火气随着米粉店的蒸笼升腾而起。一碗碗晶莹剔透的拌粉,浇上秘制调料,再撒上葱花、花生...
原创 夏... 导语:夏天,吃韭菜白菜不如吃它,全身是宝,鲜嫩营养,蒸包子吃真香!农村遍地是,不懂吃真可惜~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