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在东莞市望牛墩镇,粽香早已弥漫街巷,传统制粽技艺正与现代化生产碰撞出新的火花,传递着承载乡愁记忆的端午味道。
走进圣安奇食品的生产车间,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包装。“自4月初便启动端午礼盒生产,我们创新真空包装工艺,让传统粽子突破冷链限制,可常温存放6个月。”该企业负责人林智斌拿起一盒印着龙舟图案的礼盒介绍,10种规格的礼盒涵盖咸甜双味,既有裹着咸蛋黄与五花肉的经典咸粽,也有金丝蜜枣甜粽等,以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口味。
“我们还特别在礼盒中搭配自家的曲奇饼干和核桃酥,不仅丰富产品内容,也想让消费者一次品尝多种风味。”林智斌指着陈列架上的产品展示区介绍道,“订单主要是企业为员工定制伴手礼,部分订单还将通过跨境物流发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在望牛墩镇,粽子这一传统端午应节食品除了现代化工厂生产,也有传统店铺坚持全手工制作。在位于望牛墩镇中心金牛路的如兴商行,门口处最显眼的柜台上整齐码放着刚包好的水乡粽,粽叶清香与柴火气息交织弥漫。
店铺里,阿姨们熟练地包扎着粽子,竹匾里堆叠的粽子棱角分明、绳结紧实。“从糯米浸泡到入锅烹煮需要6-8小时,碱水粽还要加入苏木染成喜庆的红色。”如兴商行负责人陈少君展示着做好的粽子,糯米中透着绿豆的软糯与五花肉的油润。
“这两个星期进入订单高峰期,我们每天大概包1000条,订单以企业定制为主,其中传统的水乡粽、碱水粽子以及创新的西米红豆粽最受欢迎。”这家始于1990年的老字号,至今仍保留着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熟客们不仅为味道而来,更看重这份传承三十余年的匠心。
据介绍,传统咸肉粽以饱满糯米为底,裹入肥瘦五花肉与脱皮绿豆,用粽叶香裹住咸香,咬开瞬间油脂与米香在舌尖迸发;红豆碱水粽暗藏巧思,糯米经苏木染成琥珀红,内馅红豆沙熬煮至绵密细滑,清甜不腻;五谷杂粮咸肉粽玩转出圈新意,杂粮清香与咸肉醇厚交织,每一口都是传统与创新的惊喜碰撞。
文、图|记者 李洪宝 通讯员 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