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来说说好吃的福建省会,福州(猜是厦门的自罚5块🤣)。
距离我们上一次写福州指南已经是6年前啦! 这些年虽然闽菜做的风生水起,但福州菜作为闽菜的核心之一却没那么风光,连老福州们都时常感慨:福州的老味道近年有些没落……
前阵子和会吃懂吃的福州朋友们一起探索了几天,发现福州的好吃,着实被低估了,那些经历岁月考验的老味道,绝对值得你专程来一次!
这儿可不止有佛跳墙、荔枝肉和茉莉花,更像一座充满古早味的坊间小吃天堂,几块钱就能吃到爽。
比如看似普通的芋泥饼,要用本地的槟榔芋混合猪油现炸,掰开后滚烫流心,油脂香衬出芋头的清香,让人想站在街边多炫几个。
路边卖的鱼丸,要手工捶打出略带纹理质地。咬开后里面还包着保留肉粒感的手剁猪肉馅,弹滑鲜美;各式鱼滑牛滑更是把人吃到撑也不撒手......
这次的福州小吃指南咸甜兼备,囊括了福州老饕们觉得好吃的所有品类。
从开业百余年的老字号到近年的新兴小吃一网打尽,搭配起来连吃几天都不会腻,堪称百科全书级的小吃安利了!
收好这一篇,相信不管你是福州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都能吃得尽兴😋~
01
饼夫人
地址:鼓西路142号
福州人钟爱芋头,芋泥(蒸熟捣成泥的芋头混着猪油白砂糖)更是从摊头小吃到传统宴席的都会登场的经典甜品。
早餐饼干夹着芋泥油炸,再趁热滚一圈芝麻做成的芋泥饼,虽是近十来年才有的创新甜食,但却颇具古早味。这家就是近年来口碑不错的代表。
福州特产的槟榔芋蒸透后手工压泥,剔除粗筋,获得细腻绵密的质地。
再将猪油与芋泥融合,炸透后即便放至微凉,掰开不冒热气却依然润滑滚烫,衬得槟榔芋更加清香,猪油与糖芋的极致融合!
还有时髦的新新口味,在芋泥中夹了榴莲,炸过之后咬开一口爆浆。一定要趁热吃噢,流心的榴莲让芋泥吃起来更加润泽,双重暴击了!
外地的朋友们可以去dp上加店里微信,可以快递邮寄。
02
达道武仔牛肉店(广达路店)
地址:洋中街道广达路419号
这碗牛滑汤,是我心中的福州小吃必吃榜榜首!堪称福州牛滑界的“教科书”!
鲜牛肉手工捶打至起胶,加薄薄一层地瓜粉裹住外层,肉汁被牢牢紧锁,入口滑中带脆如弹珠。
汤底用牛筒骨+药材慢炖,从早到晚不熄火,浓缩时间的鲜美。汤头是清凉淡黄色,飘些许牛油花,入口药香隐现却不夺肉鲜。
先喝原汤,吃到一半,可以像老客一样,加点福州的灵魂虾油和香醋提味,让牛肉汤呈现更多层次感,更鲜爽。
03
连江特色海鲜锅边
地址:庆城路38号
米浆沿热锅边浇淋,靠着锅内的温度凝结,一面细腻光滑,另一面略带气孔,被锅壁炕得带有咀嚼感的米浆薄片,即是锅边糊。
好吃的要义除了米糊本身,还在于用小鱼干、虾干、花蛤等一众海鲜干货熬制的汤底。
连江县的海鲜锅边糊更是“全海鲜暴击”流派,花蛤、鲜虾、鱿鱼、蛏子、海蛎......当然!也少不了福建人最爱的海陆双鲜,罗汉肉、小肠、猪肝......
大火烘出的锅边糊薄而不透,没有米浆的粘黏感反而很Q弹有韧度;干贝边是一定要选的!弹韧又极度鲜美,天然的海味渗透进米浆,清淡而不寡淡,汤底层次感倍增。
04
依土捞化(庆城路店)
地址:庆城路43号
如果想好好认识福州小吃,那捞化绝对是绕不开的起点。无论清晨还是夜深,一碗热汤细粉接住胃和情绪,是福州人生活的底味。
老福州们都有自己偏爱的捞化店(公认好吃的有福屿伟榕捞化、荣记海鲜捞化和推荐给大家的依土捞化),我们去的这家是地道传统味,是位于庆城菜市场边的街坊邻里老铺。
用猪筒骨+鸡架熬出乳白的浓汤,喝得出天然鲜甜。
虾油是核心绝密调味。
福州人的虾油实为鱼露的一种,小鱼小虾经盐腌、发酵、晒炼后,萃取出琥珀色的汁液。咸鲜中带微妙甘甜,气味浓烈独特(外地人可能认为“腥臭”,本地人则视为“鲜香”),点一些在汤底能极大的增味。
牛滑捞化是老饕们的隐藏菜单,手打牛肉裹上一点番薯粉,嫩滑Q弹中咀嚼起来又肉感十足。
煎包也是必点,半发面煎出来薄脆略带蓬松感,肉馅微甜爆汁。
05
林依嫩名牌猪血化(富商世家店)
地址:学军路79号工商联花园3号楼1层05店面
猪血化是捞化的一种,但和清汤派的捞化不同,汤底以猪骨、猪血为核心,加入豆瓣酱反复熬煮,形成黑褐色的浓稠汤汁,自带醇厚酱香与深邃鲜味。
因为工序繁复,如今福州坚持此古法的店铺几乎只剩这一家。
这里的猪血好吃在每日新鲜采购,块大紧实无气孔,入口滑嫩又有咀嚼感,毫无腥气。
福建人对于下水内脏的分类非常细致,加料的猪杂多达十几种!
推荐大家试试猪尺,是猪的胰脏,其他地方很难见到。入口先是嫩滑,咀嚼后有脆感,而后又出现沙沙的粉质颗粒感,很神奇的三重口感体验。
06
尚干玲记拌面扁肉
地址:鼓西路92号
在福建,“扁肉”与“扁食”本质上是同一种,即其他地区所称的小馄饨(云吞或抄手)。
虽然福建各地都吃扁肉,但福建人们对于食物最常说的就是:不一样!我们xx地的xx食物和其他地方真的不一样!
仔细观察,确有一些不同:福州的扁肉是剁馅派,手工细剁的肉末颗粒感明显,拖着长长的金鱼尾,咬开肉鲜四溢。
闽北及沙县地区是捶打派,用木槌反复敲打鲜肉至肉泥,让肉质爽脆弹牙。
拌面呢,也不太一样,比起一般的碱水面,这里面条的形态既扁又宽,加入了鸭蛋清,让面体口感更加爽滑富有弹性。
花生酱与猪油同拌,再淋一点福建特有的酸甜辣酱,是扁食的完美拍档。
这家卤味也很特别,是卤过再拌的酸甜口!都知道福州人嗜甜,卤味偏甜口正常,但甜中带着酸还是第一次吃到。
卤汁的甘草香气浓郁,甜润中透着一丝柔酸,让原本沉闷的香料味变得鲜酸出挑,非常清爽解腻。
卤味有很多小众部位,内脏下水星人狂喜!
猪天梯、猪小肠都处理得干净无异味,脆韧弹嫩;卤鲨鱼皮可谓沿海人民福报,QQ弹弹带着厚实的胶质感,非常香滑爽口。
07
彬德桥米时粿铺
地址:南园路19-2号
这家米时粿铺,别看翻新后店铺光鲜敞亮,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创立于1886年),是福州人心中承载民俗记忆的符号。 福州人的“米时粿”(“米时”为合体字,福州方言读xî),特指以米浆为原料,手工塑形后蒸制或煎制的传统米制糕点。它并非单一食物,而是一个庞大的糕点体系,贯穿福州人的岁时节庆、祭祀礼仪与日常饮食。 “粿”也不限于糕点,凡是以米、麦、薯类为原料塑形的食物皆可称粿(如菜头粿、芋粿)。
马蹄糕,用煮沸到115度的糖浆冲入马蹄粉,拌入马蹄粒,蒸出来晶莹的糕体。马蹄粒脆而不沉,糕体颤如琥珀冻,甜度轻雅。
九重糕,层层叠加蒸制出美丽的渐变色泽,要做出分层而不混色可是颇有难度的。这里额外加入了椰浆,多一层椰香。
普普通通的米浆,在福州人手中竟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样。
这里一边坚持小批量手工制作保障新鲜度(泡米、水磨、压浆、揉面等数十道工序,耗时近两天才能完成);一边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减油减糖,让传统甜食变得更适口。
08
获奖可胜鱼丸店
地址:东街街道井大路23号
鱼丸全国各地都吃,但包心鱼丸可是福州独有的。外皮通常是鳗鱼或鲨鱼肉剁成茸,里面包着油润鲜香的猪肉馅。
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紧挨着菜场,用的是每日采购的新鲜活鱼,手工捶打出来的鱼丸皮略带凹凸不平的网状结构,非常Q弹;地瓜粉也加得克制,鱼鲜本味更突出。
手工剁出来保留肉粒感的猪肉馅,调味偏咸鲜(与福州主流甜口馅不一样),用福建老酒、虾油提味,咬开汁水丰盈却不油腻。
鱼滑同样是福州传统鱼糜制品的代表作,剔骨取鱼肉(通常是鳗鱼或马鲛鱼)捶打至鱼糜起胶,混合少量的地瓜粉+木薯粉,形成外表滑嫩内里脆弹的独特口感。
肉燕并非这里的招牌,但我们吃下来觉得这里的品质,甚至胜过福州最有名的老字号同利。
猪肉捶打出来的燕皮薄到透光,紧紧包裹着酱油色的肉馅,达到“肉包肉”的绝妙口感。肉燕个头不大,但颗颗脆弹爆汁。
09
盐咖啡salt coffee
地址:金泉路8-6号
鱼丸店不远处的一家社区咖啡店,是福州近期最火的特调咖啡。我们尝了三杯,在风味搭配上很有想法,出品水准不俗,适合来消消食。
推荐大家试试这杯烟花,塔希提青柠为主调,比一般柠檬香的更馥郁奔放,加上福建产的莲雾萃汁、荔枝做果酱,尾韵带着雪松的木质感,酸甜平衡轻柔,风味走向相当高级。
10
立忠小吃店
地址:元帅路7-9号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来试试这一碗卤面。
这家是唯一还在坚持做传统福州卤面的老店,虽不及莆田、漳州的卤面出名,但也有自成一派的鲜美。
用五花肉、虾皮、海蛎干、香菇、腐竹、白菜熬煮一锅鲜甜又粘稠的老卤,是福建人擅长的山海合味,配上光滑挂汁的油面,就是一口地道的老福州味。
炒粉干纤细如丝莹白如雪,看似平淡,入口弹韧到带着蓬勃的跳跃感,灵魂在于浇上一勺蒜头酱。
福州的蒜头酱可谓经典调味品,捣成泥的蒜头和生抽、醋、糖一同熬煮,再加芝麻油和白胡椒粉提鲜。
煮后蒜头不再呛辣而是带着柔和浓郁的蒜香,酸甜咸鲜交织,淋一勺给拌粉拌面相当提味。
油酥虾饼也值得一试,米浆混着小河虾和韭菜叶炸成贝果般鼓起的空心状,外脆内柔,既有米浆的香润又有小虾的酥鲜。
11
庆城林华光饼
地址:庆城路38号
福州人的光饼可以理解为北方的白吉馍、西方的汉堡面包,用来夹各式各样的肉菜,经典吃法是夹本地的红糟肉或雪里蕻。
这家菜场边的饼店是颇受本地人认可的街坊邻里好店,手工现做现烤,碰上刚出炉的饼为最好吃。
还有各种光饼的变种衍生品,比如紫菜饼,烘烤到油脂析出的肥肉丁混着绵密湿润的紫菜,厚实饱满,吃一口香润鲜美。
香辣饼下了重香料调味,肉丁混着葱段,外壳略焦脆,咬下肉馅仍有汁水感,像是黄山烧饼/衢州烤饼的福建版。
12
庆城大都会卤味
地址:庆城路39号庆城农贸市场旁
这家卤味店是福州卤味界的元老级,做的是福州传统的甜口卤,是那种对于福州人很下饭的“咸中回甜”,不少本地人都会一次性打包很多走回家当菜吃。
卤豆干最为惊艳,豆干的气孔里充分吸收了卤汁,咬下一口爆汁但不失豆香味。
红糟草鱼也很耐吃。用发酵米酒渣腌渍到鱼肉有着独特的酒香和红润的色泽,又带着天然的甜感。
冷吃的鱼肉质紧实,虽是淡水鱼,但没有任何腥气,恰到好处的甜鲜交织对福州人来说就是绝顶的下饭菜。
福州菜的代表作荔枝肉这里也有售,原本担心冷掉外壳会软塌又显甜腻,没想到意外做得非常不错。
外壳依然保持了酥脆质感,糖醋口的调味也真做出了隐隐的荔枝香,作为家常版荔枝肉非常能打。
13
没牙伯花生汤店(老药洲店)
地址:瀛洲街道老药洲街182号
凡是写福州美食,几乎都会提到这家创始于1937年的花生汤老店。我们吃下来觉得和厦门的花生汤差别不大,倒是店里其他几样甜食值得一试。
花生酥,用的是福清花生,磨成细细密密的粉状混合糖油再烘烤成块,入口先是绵密,再能抿到花生细润的颗粒粉质感。
爱吃花生酱的朋友们一定不能错过这一口!不过甜度较高,建议配茶食用。
藕糕,虽然同样是鲜莲藕榨汁沉淀晒干的藕粉制品,但并不是传统藕粉的质感。
更类似黏滑的果冻质地,胶到拉丝,冰镇之后嘬起来吃非常清凉解暑。
14
醉仙楼
地址:乌山路37号乌山苑2座1号
这家老字号糕点店始于1923年,是福州所剩无几的古早甜食店之一,远远望去古旧的店门头都恍惚时光倒流。
福州人偏爱猪油甜食,猪油糕、什锦肉糕个个都是猪肥膘混着猪油白砂糖的热量核弹。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一定吃不来,本地老一辈们则是一边抱怨“太甜”,一边坚持购买:“吃得惯这口甜,才算真的老福州”。
从年节祭祖的八宝饭、婚庆的红纸包,到日常配茶的芋酥、礼饼,再到夏日的冰凉马蹄糕,这里承载着无数福州人的集体记忆。
15
熹茗茶业·福建茶馆(温泉公园店)
地址:树汤路80号
福州遍布特色茶馆,消食的惬意时间定是要饮茶的。
温泉公园附近的这家茶馆空间设计极具福建地域特色,福州的漆画、闽南的红砖、永定的土楼.....能感受到中式禅意的美感。
茶的选品也精尖,都是自有品牌,从清润的十窨茉莉花、老枞水仙到更为浓烈的肉桂、大红袍,定价合理丰俭由人。
我们选了一款牛魁,入口先有桂圆干的甜润感,又带有矿物质与炭火烘焙的复合香气,多泡之后依然持久回甘,保留茶汤的厚度,十足消食。
16
唐沫茶兮
地址:多家分店
作为奶茶爱好者,也必然不能放过福州本地特色的连锁茶饮品牌。
这杯青盐用橄榄和话梅相结合,先是橄榄的青涩感,再是话梅的酸甜咸甘,又有气泡水把风味层层打开,很是消暑。
好啦,十六家一口气吃完,你有没有被馋到?
所有小吃的地址合集在这里⬇️,下一篇我们将介绍福州的好吃菜馆,届时记得收看哦~
文/图 - 邱天 编辑 - +7
后期 - 大桴 设计- 猪弟
特别鸣谢八大、娜姐,陪吃陪逛答疑解惑,
对本文提供大力帮助!感谢小李分摊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