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鼓囊囊的,披着一层细密的绒毛,绿得晃眼,活脱脱一个个装满夏天滋味的小口袋。这当口,毛豆正当季,便宜又新鲜,买上一大兜,煮一煮,就是最接地气的消夏零嘴儿。可回家煮熟的毛豆蔫头耷脑,颜色发黄发暗,活像晒蔫了的旧叶子。尝一口,豆子寡淡无味,跟水煮的没两样,豆荚还咧着嘴,豆子都跑汤里去了。想吃个完整饱满、咸香入味的毛豆,咋就那么难?
问题就出在第一步! 很多人图省事,毛豆拿回家冲冲水,哗啦一下就倒进滚水里开煮。这可就大错特错了!想煮出颜色翠绿油亮、咸味丝丝入扣的好毛豆,下锅前,必须得多加一个关键动作——给毛豆荚“剪角”!
可别小看这“剪角”一步,它可是让毛豆翠绿又入味的秘密武器!
1、毛豆荚这层“绿衣裳”其实挺密实,直接煮,盐水很难浸透进去。两头一剪,就像开了两个小小的“天窗”。滚水里融化的盐分、花椒大料的香味,就能顺着这小口子,畅通无阻地钻进豆荚深处,把里面的豆粒儿给腌得透透的。
2、 煮毛豆时,豆荚里面会产生热气。要没个出口,热气越憋越多,压力一大,“嘭”一下,豆荚就裂开了,豆子全蹦到汤里,捞都捞不赢。剪了角,热气能从小口子里跑出来,豆荚就能安安稳稳地待在锅里,保持完整漂亮。
3、剪角还有个妙用,它能帮助毛豆在煮的时候更快熟透,缩短高温煮制的时间。煮的时间短了,叶绿素破坏得就少,出锅后用冷水一激,那颜色,翠绿翠绿的,看着就喜人,一点不发黄发暗!
“剪角”这步做完,后面煮起来就顺风顺水了:
1、剪好角的毛豆,放清水里,用手轻轻搓洗两遍,把浮灰和剪下来的小碎屑冲掉。
2、煮锅要大,水要放足!水多才能让毛豆受热均匀,颜色也保护得好。大火把水烧得咕嘟咕嘟滚开。
3、水开了,先别急着下毛豆! 把盐放进去,再扔几粒花椒、一两个八角、两三片香叶。让它们在滚水里煮个一两分钟,把香味煮出来。
4、毛豆下锅,不盖盖子! 香味飘出来了,这时候把处理好的毛豆倒进锅里。重点来了:千万别盖锅盖! 一盖上盖子,锅里的热气跑不掉,毛豆就像被闷在蒸笼里,很容易就捂黄了。就让它敞着锅煮。
5、保持中大火,让水一直滚开着。煮个大概6到8分钟。别煮太久,煮烂了口感就差了,要的就是那口带着点韧劲儿的脆嫩。
6、时间一到,立马用漏勺把毛豆捞出来! 直接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冰水盆里(没冰水用凉白开也行,多换两次水降温)。这“冰火两重天”一激,毛豆的颜色瞬间就定格在那最鲜亮的翠绿色,想变黄都难!
一盘碧绿如玉、咸香诱人的煮毛豆就大功告成啦!捏起一个,轻轻一挤,饱满的豆粒儿就蹦出来了。丢进嘴里,咸鲜的滋味从豆子里面透出来,混合着豆子本身的清甜,嚼着还有韧劲儿,越吃越香,根本停不下来!夏天傍晚,煮上一大盆翠绿油亮的毛豆,配瓶冰啤酒,或者追个剧,那滋味,才叫一个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