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水果摊上最显眼的,就是那一筐筐红艳艳的荔枝。
剥开粗糙的外壳,晶莹剔透的果肉甜得让人停不下嘴,难怪古人说“日啖荔枝三百颗”,可现实中真要这么吃,怕是要出大问题!
前两天,患者张婶来看诊,说吃完荔枝后头晕、心慌,还冒冷汗,一开始以为是天太热中暑了,结果一测血糖,竟然低得吓人。这就是典型的“荔枝病”——空腹吃太多荔枝,血糖骤降,严重的甚至可能昏迷。
其实,每年荔枝上市的季节,医院里因为吃荔枝出问题的中老年人都不少。今天,老刘就给大家好好讲讲,荔枝该怎么吃才安全,哪些人得格外当心。
荔枝虽甜,但这两样东西千万别一起吃
1. 荔枝 + 酒 = 火上浇油
中医讲“酒性大热”,而荔枝也是温性水果,两样东西一起吃,就像往火堆里浇油,特别容易让人燥热、口干舌燥,甚至诱发血压波动。
有些朋友喜欢拿荔枝泡酒,觉得能补身子,其实反而加重内热,尤其是肝火旺、高血压的人,千万别这么吃。
2. 荔枝 + 寒凉食物 = 肠胃遭殃
很多人觉得荔枝上火,就配着西瓜、绿豆汤吃,想“降降火”。但中医讲究“寒热平衡”,荔枝性温,突然遇上寒凉食物,肠胃冷热交替,很容易痉挛、腹泻。
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中老年人,这么吃准会拉肚子。
这样吃荔枝,营养翻倍还不伤身
1. 泡淡盐水,去火不伤阴
荔枝吃多了容易口干舌燥,甚至嗓子疼。老刘建议,剥好的荔枝先在淡盐水里泡5分钟再吃。盐水性凉,能中和荔枝的热性,还能减少“虚火”上冲,尤其适合阴虚体质的人。
2. 搭配莲子汤,健脾又安神
如果怕荔枝上火,可以搭配一碗莲子汤。莲子性平味甘,能健脾养胃、清心安神,正好能平衡荔枝的温热之性。特别适合睡眠不好、容易心慌的中老年人,既解了馋,又不会影响睡眠。
3. 控制量,一天别超10颗
再好的东西,吃多了都是负担。成年人一天吃荔枝最好别超过10颗,孩子和血糖不稳的老人更要减半。
这几类人吃荔枝要格外小心
1. 血糖不稳、糖尿病的人
荔枝含糖量高,但其中的次甘酸A会干扰血糖代谢,空腹吃容易引发低血糖。如果本身血糖就高,更要严格控制量,最好在两餐之间少量吃,避免血糖坐“过山车”。
2. 湿热体质、易上火的人
舌苔黄厚、经常口苦口干的人,说明体内湿热重,荔枝这种温性水果会加重症状,吃多了可能脸上冒痘、牙龈肿痛,甚至便秘。
这类人要吃,一定要搭配清热食物,比如冬瓜汤。
3. 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
荔枝的甜度高,消化时需要消耗更多脾胃阳气。如果本身消化就差,吃多了容易腹胀、反酸,甚至拉肚子。这类人吃荔枝,最好饭后少量吃,避免空腹刺激肠胃。
荔枝是个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吃法。中医讲“饮食有节”,吃东西要顺应自己的身体状况,别贪嘴,别乱搭。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代谢慢了,更要懂得“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