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做餐饮,光有热血填不饱肚子!
创始人
2025-07-18 01:22:52
0

做餐饮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试菜时豪情万丈,开业三月泪两行?做餐饮,光有热血填不饱肚子!

账本摊在油腻的桌面上,水电煤的催缴单像三座小山。后厨的灶火明明烧得通红,前厅却冷清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这场景,多少怀揣“开家温暖小店”梦想的人经历过——菜单上的菜品个个是心血,顾客的脚步却像踩在冰上,滑过门口,不肯停留。不是市场太无情,是你的准备,漏了那些要命的“里子功夫”。

一、 餐饮的坑,从来不在厨房里:三个“以为懂了”的致命错觉

新手上路,总被“烟火气”迷了眼。等真金白银砸下去才明白:情怀煮不熟米饭,热爱抵不了亏损。栽在哪?就栽在三个“想当然”上。

错觉一:“菜好自然客满门”?

老张的私房红烧肉,朋友圈人人点赞。一开店,头月靠熟人捧场红红火火,三个月后熟客吃腻了,新客?没几个。

招牌菜≠引流器!街对面新开的网红店,一份炸鸡配噱头十足的“盲盒酱料”,队伍排到堵了人行道。老张想不通:“我手艺不比他们强?”

问题在于:你的“好”,顾客知道吗?愿意为它专程来吗?能拍照发圈炫耀吗?酒香也怕巷子深,巷子深了,你还不会吆喝。

错觉二:“雇人干活有啥难”?

李姐挖来的大厨,试菜时惊为天人。开业刚俩月,大厨嫌累要加薪,不加?甩手走人!后厨立马瘫痪。临时找的顶不上,口味差了客人骂,李姐急得满嘴泡。

餐饮的人,是“魂”!你以为雇的是手艺,其实绑住的是颗定时炸弹。核心手艺没备份、员工没梯队、人心不拢——这三条沾上一条,离关门就不远了。 你的后厨,离了谁就转不动?

错觉三:“算个毛利就能赚”?

小王算得精:食材成本40%,卖100块赚60,稳了!结果呢?房租水电一扣,人工社保一缴,促销打折一搞,月底一算,倒贴!更别提那些“看不见”的:碗碟损耗、食材浪费、平台抽成、突发维修...

餐饮的账,是海绵里的水,不使劲拧干,全是虚的。光盯着菜盘子,没看清门口房东、平台经理、社保专员伸过来的手。你的账本,算清了所有“吃钱”的窟窿吗?

当头一棒:做餐饮,拼的不是谁更爱做饭,拼的是谁能扛住那些“烟火气”背后的冰刀子——算账、管人、吆喝,一个都不能瘸腿!

二、 活下来的馆子,早把“情怀”熬成了“算盘珠子”

街角那家十年老面馆,老板老陈总笑呵呵。他的“长寿秘诀”,是把开店当“过日子”,算盘打得噼啪响。

1、招牌菜?先当“摇钱树”养!

老陈的牛肉面是招牌,但他不指望一碗面打天下。“头牌引客,配角赚钱”是他的生意经

(1)牛肉面定价实在,吸引人进门(引流款,微利甚至平本)。

(2)必搭的卤蛋、豆干、泡菜,毛利高达70%(高利“搭子”)。

(3)限量供应的秘制辣酱,吃完可买瓶装带走(高利“衍生品”)。

关键:让招牌菜当好“钩子”,钩住客人后,靠精心设计的“配角矩阵”把钱赚踏实。你的菜单,有能扛流量的“头牌”,更有能挣钱的“黄金配角”吗?

2、管人?不如“绑”人!

老陈后厨就仨人,个个顶用,几年没换过。秘诀不是工资最高,而是 “让干活的人,觉得店是自己的”

(1)清晰分账:每月纯利拿出固定比例,仨人按贡献分(真金白银绑一起)。

(2)放权尊重:熬汤底的火候、小菜配方,师傅说了算(给手艺尊严)。

(3)备份在手:老陈自己就是替补,关键手艺门儿清(不怕人撂挑子)。

关键:别把员工当“雇工”,当“合伙人”(哪怕是小合伙)。人心暖了,灶台的火才旺。你的人,是“雇来干活的”,还是“一起赚钱的”?

3、算账?要算到“骨头缝”里!

老陈有个发黄的小本子,记着外人看不懂的“密码”

(1)“生死线”:每天卖不到XX碗面,就是亏(保本点门儿清)。

(2)“浪费簿”:每天扔了多少蔫菜、剩汤,谁手抖多放了肉(成本抠到克)。

(3)“天气账”:雨天备料减三成,天热凉菜多备五成(看天吃饭)。

关键:餐饮的利润,是省出来的、抠出来的、算出来的。你的账本,只记流水,还是连一滴油、一度电都刻在脑子里了?

三、 开业前夜,扪心三问比拜财神管用

别急着放鞭炮!先搬个小板凳,对着空荡荡的店面,狠狠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的“命根子”离了你能活几天?

核心招牌菜/汤底/秘方,除了你(或某个大厨),还有谁能原样做出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连夜把配方写清楚、教会至少两个人!别让独门手艺成了索命绳。

2、撕掉情怀滤镜,你的钱能熬过“冰河期”?

备足至少 6个月 一分钱不进账也能活的弹药!开业头三月,大概率是赔本赚吆喝(甚至吆喝都少)。房租、工资、货款不会等你“慢慢火”。算算家底,够不够在寒冬里硬扛?不够?要么筹钱,要么缩规模,别硬撑!

3、除了“好吃”,你还能给顾客啥“非来不可”的理由?

是老板娘记性超好,第二次来就知道你爱多放葱?是等位时那碗免费解暑的酸梅汤喝得人心里舒坦?还是店里有只傲娇的猫,撸一把能解千愁?找到那个让顾客“心里一暖”或“嘴角一翘”的点,让它成为你的暗号。你的店,靠什么让人想“再来坐坐”?

餐饮这口锅,熬的是时间,炖的是耐心,炼的是人心。

活下来的老店,招牌早被油烟熏得发黄,老板脸上也刻满了风霜。他们很少谈梦想,聊的都是“今天肉价又涨了”、“小李媳妇要生孩子了”、“门口那棵树该修枝了”...

别只盯着灶台上的火候,更要看紧心里的那本账、手里的那群人、顾客脸上的那份情。当你不再问“我的菜够不够米其林”,而是问“街坊王叔的痛风好点没,下次给他的面汤别加味精”。你才算真正系上了围裙,不是当个厨子,而是当个能养活一方烟火、扛住岁月寒潮的“店东家”。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学习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妈妈做的菜饼,一上桌就被抢吃光... 上个周末,Ms.Cai回家看望老妈,妈妈亲自下厨给做的菜饼,简单又好吃,刚一上桌就被抢光了! 下面就...
“互联网+”助力酱香白酒升级 ... 随着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和市场格局日益变化,酒水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茅台镇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
原创 做... 做餐饮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试菜时豪情万丈,开业三月泪两行?做餐饮,光有热血填不饱肚子! 账本摊在油腻...
原创 吃... “对于常常忙碌到深夜的你来说,夜宵不仅仅是解馋的工具,更是缓解一天疲惫,滋养身体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广...
原创 暗... 在长白山脉与图们江交汇的东北亚地理枢纽,延吉这座边陲小城正以面食为媒介,书写着跨越国界的文化密码。当...
剩菜改造:隔夜米饭变身福建金黄... 隔夜米饭常被视为“厨房边角料”,但在福建人的巧手下,它却能摇身一变,成为金黄喷香、咸甜交织的酱油炒饭...
精选8道美味的下饭菜,几分钟即... 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快速做出几道美味可口的下饭菜,让家人吃得开心又满足,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天就为...
探秘中国五大酱香型白酒产区,领... 酱香型白酒以其醇厚的口感、独特的香气,在白酒江湖中独树一帜。而在中国,有五大产区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酱...
燕京啤酒节将带来限定啤酒品鉴等... 燕京啤酒节将启幕:限定啤酒品鉴与多元体验共筑夏日狂欢盛宴 盛夏时节,啤酒与狂欢的组合再次成为城市消...
清香型白酒:中国白酒下一个 “... 当中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市场需求放缓、消费场景迭代、价格体系重构的挑战接踵而至,整个行业都在...
茅台酒图鉴||贵州茅台酒(方印... 1987年,内销茅台珍品系列正式运用“珍品”标识,取代“一七〇四年”。前期方印“珍品”标识中“珍”字...
贵阳大街小巷里藏着1200余家... 时下,精酿啤酒以其独特工艺、多元风味和文化内涵,正成为酒类市场的一匹黑马。《2024—2029年中国...
高端湘菜行业一周热点解读——湘... 过去一周,高端湘菜领域迎来重磅事件——湘颂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在广州盛大召开。这场发布会不仅为湘颂自身...
啤酒疯起来,比奶茶还甜 今年夏天,啤酒卷入了奶茶赛道。 黑狮玫瑰红、罐装荔枝西打、冷萃咖啡世涛 …… 走进山姆、盒马或是大型...
西青非遗酥香“出海” 津呈食品... 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市西青区津呈食品工作室的空气里,弥漫着传承近三百年的酥香。这缕源自清代糕点铺的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后疫时代探茶... 本网讯(通讯员 吴子棋)后疫情时代,乡村产业复苏与韧性发展成为关键议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原创 家... 鱼香茄子是一道经典的川菜,以其独特的酸甜鲜香味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 虽然这道菜的名字中有“鱼香...
一片茶叶里的乡村振兴路 十年来,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不仅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