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不仅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路,还成为留得住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政策引领 茶产业成就致富路
踏入核桃坝村,层层叠叠的茶树宛如绿色波浪,在山间绵延起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茶农陈孝斜挎背篓,穿梭于自家茶园,娴熟地将一芽一叶精准采入篓中。
村民在茶园里采茶。(湄潭融媒记者 刘芸芸 摄)
谁能想到,这位种茶能手,曾经竟是个种茶“门外汉”。2018年,陈孝一家从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杨坪村举家搬迁至核桃坝村,自此开启了以茶为生的新生活。
“刚开始只有1亩多茶园,学习了种茶技术,茶园面积扩展到30多亩。现在主要就是把茶园种植好、管理好,把产出的茶叶卖好。”陈孝说。最让陈孝安心的是,村里的茶青交易市场就是现成的销路,白天采的茶,当天下午就能拿到现钱,踏实又省心。
核桃坝村。(湄潭融媒记者 刘芸芸 摄)
在核桃坝村,像陈孝这样的外来定居户共有236户1325人,他们不仅在这里安了家,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茶园,实现了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安居梦”。而这一切,都与核桃坝村在农村土地改革上的积极探索密不可分。
“别的村是外出打工,我们村是吸引人进来就业。特别是这十年,核桃坝村的基础设施变化很大,茶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吸引了来自铜仁德江、沿河等地的人来到我们村发展茶产业,并在这里安居乐业。”核桃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庆介绍道。
市场繁荣 产业链不断延伸
下午5点半,离陈孝家步行10分钟左右的核桃坝村茶青交易市场逐渐热闹起来。茶农们背着刚采摘的鲜叶陆续进场,电子秤的报数声、买卖双方的议价声此起彼伏。湄潭县一品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泽远抓起一把鲜嫩茶青看一眼后,熟练地报价、称重,妻子则在一旁记录、付钱,两人配合默契。
“茶青都是以质论价,今天茶叶芽头好一点,单价就贵一点,前几天芽头次一点就便宜点。”刘泽远说。
核桃坝村茶青交易市场。(湄潭融媒记者 刘芸芸 摄)
随着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刘泽远的人生也迎来了多元化发展。他从最初的茶农成功转型为茶商,其加工厂日均消耗茶青3000斤至6000斤,旺季时甚至超过1万斤。
晚上9点多,湄潭县一品香茶叶有限公司加工厂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将当天收购的2000多斤茶青进行摊凉,准备夜间加工。刘泽远说,近期天气炎热,为了保障茶叶品质,特意选择在夜间生产。
“当时茶科所的专家在这里培育优良品种,我就跟着他们一起学习,慢慢地学到了一些种茶制茶的技术。”刘泽远回忆道。
在核桃坝村茶青交易市场内,湄潭县一品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泽远查看茶青品质。(记者 向维忠 摄)
乘着核桃坝村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东风,刘泽远的茶叶加工厂历经3次扩建,从最初的1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还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客户资源。如今,湄潭县一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年产干茶15万斤,产值达2000多万元。
刘泽远表示,未来,会继续把茶叶做好,更加努力地发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在乡村振兴路上,不仅要实现自身发展,更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茶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因茶而富、因茶扬名。核桃坝村1.2万亩茶园如绿色锦缎般铺展在山间,户均13亩的规模孕育出5家茶产业龙头企业、62家小微加工企业,年产名优干茶超百万斤。绿水青山间孕育生长的“金叶子”,还催生出了“茶+研学”“茶+旅游”等新业态。
在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里,湄潭县浙大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在体验采茶、制茶、做茶点。(记者 向维忠 摄)
近日,在位于核桃坝村的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里,湄潭县浙大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在体验采茶、制茶、做茶点,欢声笑语不断。“今天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茶园采茶,还尝到了自己亲手做的奶茶和茶点,非常有意思。”学生罗熙悦开心地说。
据了解,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主营业务有研学和培训两大板块。其中,研学板块目前已开发了10余门以茶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培训板块中,该基地和核桃坝村按照“基地共用、课程共享、师资互补、信息互通”的原则,开展了乡村振兴人才等相关培训。2024年,该基地共接待研学、培训等15万人次。
贵州北纬27度劳动培训基地。(湄潭融媒记者 刘芸芸 摄)
一片茶叶,不仅富了百姓腰包,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如意缘饮食居的老板何超就是受益者之一。2017年,他将自家的房子改建成民宿,兼营餐饮,如今夫妻二人年收入超20万元。
“10年来,我们借助核桃坝村的知名度,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充实。”何超说。
从单一的“种茶卖茶”到多元发展的“茶旅融合”,核桃坝村用一片茶叶书写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2024年,全村茶产业综合产值2.48亿元,人均收入2.5万元。
“下一步,富起来的核桃坝人要继续做强茶产业,写好茶文章,弘扬茶文化,带动全村茶农过上好日子,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坚定不移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茶旅深度融合,紧密依托一片茶叶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刘庆对未来发展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