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侨都茶香·香飘湾区”江门市开平大沙茶品牌推介活动在开平市大沙镇大沙里·欢茶谷举行。活动通过品牌推介、科技赋能、战略签约、现场品鉴等环节充分展示大沙茶全产业链发展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大沙镇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生态优势,全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超3.5万亩,年产干茶1812吨,培育出“大沙里”“天露仙源”“岗坪茶”“岭露红”“尚源”等多个中高端茶叶品牌,综合产值超3.95亿元。今年4月,开平大沙茶成功入选广东省重点培育的十亿元级现代茶叶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沙镇致力于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支柱产业来重点打造,推动茶生态、茶旅游、茶文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茶为本、茶水共生、茶旅融合”的绿色高质量之路。
院士专家团助力大沙茶“升级”
活动现场,开平市政府聘请乌克兰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肖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刘焕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唐劲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广东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藩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马成英为江门市开平大沙茶产业发展与规划顾问。同时,广东省茶叶学会科技服务站也正式落户大沙镇。
据悉,院士专家团队将为大沙茶产业提供品种选育、工艺创新及品牌战略支持,持续助力大沙茶产业升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唐劲驰认为:“大沙镇有优质天然禀赋,茶产业发展首先要确定品种布局,关键在加工环节,要通过加工工艺展现茶的滋味和香气。政府、行业协会、茶企要三方联动,巩固加工技术和产品层级稳定,推进产品标准化建立,用数据、品质和产品说话,擦亮‘大沙茶’品牌。”
活动中,“侨都茶香”评茶比赛暨江门市茶叶协会第二届茶叶评鉴活动结果揭晓。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分别获得红茶类、绿茶类、白茶类、创新茶类特别金奖及金奖。同时,活动为7家表现卓越的“大沙优品战略合作伙伴”授予牌匾,表彰他们在推动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贡献。开平市大沙美优供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韬介绍:“今年我们与科技特派员签约,引进优质茶树品种,加强加工技术,坚持品质至上,借助‘大沙优品’品牌,推动大沙茶走出开平、江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
“让每个人都成为大沙茶代言人”
而在江门市开平大沙茶融湾入湾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签约仪式上,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开平市大沙镇茶叶协会与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天驰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深圳市牧川茶文化研究院、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江门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开平市大沙美优供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
深圳牧川茶文化研究院院长陈锌建议,“开平市要在新媒体领域开先河,让每个人成为茶产业代言人;借助侨乡的特点,挖掘茶与历史故事的相关性,将这些元素搬上荧幕、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开平茶文化;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优势,连接深圳、香港、澳门、广州、东莞等城市,凸显大沙茶的环境和故事优势,打响‘大沙茶’品牌。还可以结合‘非遗’、乡村振兴等元素大力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文、图、视频 | 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开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