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完中医,准备去买点水果时,转头就听中医说:“你脾胃不好,要少吃水果。”
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相信很多看过中医的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话,甚至除了水果,还有酸奶、牛奶,主打一个都不建议。
同时也有很多人发出疑问,水果不是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一向被视作健康饮食标配吗?
话都没错,但其中的道理却大不相同。
一、中医理论中的水果:性味与健康的微妙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虚、实、平”五种,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以及“辛、甘、酸、咸、苦”五味特征,同样的,食物也有四性五味之分。
根据水果中含有糖类、膳食纤维类、热量等营养成分的不同,可将水果分为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其中,热量高、糖分大、脂肪含量高的水果属于温热性水果;热量低、糖分少、纤维丰富、脂肪含量低的水果属于寒凉性水果。
大多数水果都偏寒凉,例如西瓜、梨、山竹属寒性,火龙果、猕猴桃、柚子属凉性。这些水果虽能清热降火,但对于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而言,过度食用反而可能加重体内寒湿。
《黄帝内经》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强调人体阴阳需保持平衡。若本身阳气不足(如手脚冰凉、容易腹泻、怕冷),大量摄入寒性水果,就像给身体“浇冷水”,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这也是中医常说“水果伤脾胃”的原因,牛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湿热性水果本身糖分高、性温热,容易助湿生热。当湿热体质者食用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阻碍,原本就不畅的气机更加壅滞,最先表现出来的便是消化道的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接踵而至。
二、体质不同,水果忌宜不同
1、平和质
人体处于健康状态,不偏不倚,在筛选水果方面要注重平衡,需寒热温凉搭配食用,尽量减少偏性水果的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体质的偏颇。主要选择的水果有木瓜、菠萝、葡萄、枇杷、苹果等。
2、气虚质
人体主要特征是体虚无力,适合食用补气、提神类的水果,如橘子、葡萄、杨梅、大枣、桂圆、荔枝等。
3、阳虚质
人体以恶寒、喜温、面色苍白、精神不佳为主要特点,适宜的水果有桂圆、荔枝、榴莲、橘子、大枣、苹果、桃子等。
4、阴虚质
以喜凉、怕热、便秘等为主要特征,其适宜水果为桃子、葡萄、杨梅、甘蔗等。
5、痰湿质
以油腻、痰多、胸闷为主要特征,适宜的果品主要有橄榄、鲜莲子、山楂、橘子等。
6、湿热质
以面有粉刺、苔黄、易疲劳为主要特征,适宜的果蔬主要有鲜莲子、橘子、葡萄、山楂、橄榄等。《本草备要》中讲到鲜莲子可清心除烦,开胃进食。
7、瘀血质
以血瘀、瘦弱、唇紫等为主要特征,适宜的水果主要有山楂、橄榄、大枣等。
8、气郁质
以敏感多疑、胸闷气短为主要特征,适应的果品为葡萄、橄榄、香蕉等。其中,香蕉营养丰富,气味清香芬芳、老幼皆宜,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排便。研究表明,香蕉中含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2-3],能让人心情愉悦、舒畅。
9、特禀质
有的人有天生的生理缺陷,有的人表面无异常,还有的人具有过敏性特点,在饮食方面应特别注意。适宜的水果主要有橘子、葡萄、苹果、大枣等,要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水果,提高免疫力,降低过敏的发生。
三、被忽视的“隐藏雷区”:现代饮食与水果的冲突
空腹吃水果:晨起空腹吃香蕉、柿子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引发胃痛;山楂、橘子等酸性水果,更易加重肠胃负担。
冷藏水果:从冰箱取出的冰冷水果,即便本身属温性,也会因低温刺激脾胃,尤其是女性经期食用,可能加重宫寒、痛经。
水果代餐:部分人用水果代替正餐减肥,长期下来,不仅营养不均衡,还可能因水果含糖量高导致血糖波动,损伤脾胃功能。
中医对水果的建议,本质是提醒我们关注自身状态,避免盲目跟风 “健康饮食”。无论是水果还是其他食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内容参考:
[1]王丽,吴茂玉,和法涛,等.基于人体体质的水果养生理论研究[J].中国果菜,2022,42(12):54-59.DOI:10.19590/j.cnki.1008-1038.2022.12.009.
[2]赵国建, 鲍金勇, 杨公明. 香蕉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6): 175-178.
[3]杨公明, 王娟, 程燕锋, 等. 香蕉粉的功能、加工现状及新技术[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7, 26(5): 121-126.
来源:本文部分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