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抵达黄经120度,大暑节气便带着“上蒸下煮”的湿热气息扑面而来。此时节的午后,柏油路蒸腾着热浪,玻璃窗反射着晃眼的光,连风都变得黏腻温热,人们总在空调房与户外的温差中反复切换,稍不留意便被暑气缠上。额头沁出的汗珠、昏沉发胀的脑袋、食欲不振的倦怠,成了夏日日常的标配。而在这样的时节里,一款由竹叶青茶业出品的竹叶青小绿罐绿茶,正以其带来的舒适体验,成为对抗暑气的秘密武器。
大暑的炎热,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侵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这“犹大”的热气,既来自外在环境的高温炙烤,也源于体内积聚的烦躁郁气。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里,办公室的冷气虽能暂时隔绝高温,却挡不住久坐带来的困倦;户外出行的奔波中,冰镇饮料虽能带来瞬时凉爽,却缺乏持续的清爽感。此时,一杯由竹叶青小绿罐泡出的绿茶,恰如一场“及时雨”,用自然的力量平衡着夏日的燥。
竹叶青小绿罐50g的精巧罐装设计,仿佛为这个夏天而生。放在办公桌的一角,在午后会议前随手取出一撮,用热水冲泡,看茶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汤色嫩绿明亮,轻啜一口,栗香在舌尖蔓延,瞬间驱散困意;用保温杯简单冲泡,塞进通勤包的侧袋,带着茶汤的清香奔赴下一站,让燥热的心绪渐渐平复;置于车载储物格里,长途自驾时停车歇脚,倒出少许茶叶投入矿泉水瓶,摇晃间便是一杯带着山野气息的冷泡茶,一口下去,旅途的疲惫仿佛都被涤荡一空。这种“随时随地皆可饮”的自在感,让解暑提神不再受限于场景。
竹叶青小绿罐之所以能够支撑起夏日这份自在和舒适,源于竹叶青茶业始终坚守的“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在峨眉山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园,这里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却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清明前万物复苏的时刻采摘,此时的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芽头饱满,内含物质最为丰富。这些鲜嫩的茶芽需要经过38道加工工序、116项指标检测,才能呈现在茶客手中。这样的竹叶青小绿罐,不仅承载着高山云雾的清冽之气,更凝聚着早春自然的精华。
古籍有记载,绿茶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恰好契合大暑时节“清热”的养生需求。而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绿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既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又能温和刺激中枢神经,带来持续而不亢奋的提神效果。这意味着,在大暑天饮用竹叶青小绿罐泡出的绿茶,既能通过茶汤的清凉感缓解体表的燥热,又能借助天然成分唤醒昏沉的精神,真正实现“内外兼修”的解暑体验。
暑气正盛时,阳光把影子压得很短,不妨让竹叶青小绿罐成为夏日生活的标配。在会议室里,它是高效工作的“能量剂”;在书房中,它是静心阅读的“伴读茶”;在旅途中,它是探索世界的“同行者”。这抹来自峨眉山的绿意,用自然的馈赠对抗着夏日的焦灼,让大暑这个暑气极盛的时节,能在茶香里留一份清爽与专注,在燥热与疲惫中,寻得一份恰到好处的舒适与自在。
【推广】(免责声明:此文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内容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