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煮了锅米饭,想着趁这功夫去阳台浇浇花。结果蹲那儿跟邻居唠了两句家常,转身回厨房一推门 —— 嚯,一股焦糊味直往鼻子里钻!掀开锅盖一看,锅底那层米饭已经黑得跟炭似的,边缘还冒着小烟儿。
当时心都凉了半截,这锅米可是昨天刚买的新米,扔了吧怪可惜的,不扔吧这糊味简直没法闻。正拿着铲子戳着焦饭犯愁呢,忽然想起我妈以前好像说过什么对付糊饭的法子。拍着脑门想了半天,哦对了,是面包!
赶紧从冰箱里翻出袋切片面包,随便抽了两片,就那么平铺在米饭上头。也没盖锅盖,就敞着让它晾着。这时候才发现手心都有点冒汗,毕竟以前没试过这招,心里直打鼓:就这么两片干巴巴的面包,真能管用?
站在旁边瞅着,也就过了三四分钟吧,再往锅里凑的时候,哎?那股呛人的糊味好像真的淡了点。伸手捏了捏面包片,原本松松软软的,这会儿摸着潮乎乎的,边缘还带点温乎气。又等了两分钟,掀开面包一看,好家伙,底下的米饭除了最底层那层实在救不回来,上面的米粒看着还挺白净,闻着也没啥怪味了。
后来跟我那做饭几十年的姥姥念叨这事儿,老太太笑着说:“这面包啊,就跟那海绵似的,专吸这些怪味儿。” 她还说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谁家煮糊了饭都舍不得扔,就用馒头片或者干面包片这么对付,虽说不能把焦味去得一干二净,但至少能让剩下的饭能入口。
你还别说,这法子是真灵。上礼拜我弟来家里吃饭,他掌勺煮米饭,光顾着跟我爸下棋,结果又把饭煮糊了。我让他赶紧找面包,小伙子还不信,说我净瞎支招。等他半信半疑地把面包放上,没过一会儿自己先 “咦” 了一声,说这糊味还真没刚才那么冲了。
不过话说回来,用面包去糊味也有讲究。我试过用那种带糖霜的吐司,效果就差点意思,可能是甜味跟糊味混在一起,反而有点怪。还是那种最普通的原味切片面包最好使,要是能稍微烤得干点,吸味好像更快些。
有回在小区超市碰到张阿姨,她听说这法子还挺惊讶:“我家那口子上次煮糊了饭,硬要往里面倒醋,结果一屋子酸不拉几的糊味,更没法吃了。” 我跟她说,其实不光是面包,听说放块生土豆也行,但我没试过,总觉得面包更方便,家里一般都常备着。
现在每次煮米饭,我都特意把厨房计时器放在显眼的地方。但偶尔还是会犯迷糊,就像昨天下午接了个长电话,挂了才想起灶上还煮着饭。跑到厨房一看,得,又糊了。不过这次心里不慌了,慢悠悠找出面包铺上,转身去收拾餐桌。等餐桌擦完,锅里的糊味也差不多散了七七八八。
其实生活里这种小窍门还真不少,都是一辈辈人琢磨出来的。就像这糊米饭上放面包,看着简单,却能解决大问题。有时候觉得挺神奇的,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在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
你家有没有过煮糊米饭的经历呀?都是怎么处理的?要是还没试过这法子,下次不妨试试看,说不定能帮你省下一锅好米呢。
最后呀,希望大家做饭都顺顺利利,少遇到这种小麻烦。要是觉得这招有用,就请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能沾点好运,日子越过越红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