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餐饮界,有这样一位厨师,从滇味家常菜到国宴大菜,从山间菌菇到深海珍馐,都能在他的锅中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他就是中国烹饪名师、中式烹饪高级技师、2020 年中华金厨奖得主 —— 杨双寿。
从国宴厨房走出的 "守味人"
杨双寿的职业生涯,始终与 "责任" 二字紧密相连。他曾在云南震庄迎宾馆、海埂花园国宾馆等重要场所任职,长期担任重要接待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要求精湛的厨艺,更考验着厨师的细心、耐心与责任感。
"每一道菜都要反复推敲,从食材选择到调味搭配,甚至摆盘的角度,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杨双寿曾在采访中提到,国宴厨房的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烹饪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这份严谨,让他的菜品既保持了传统风味的纯正,又融入了现代餐饮的精致感。
跨菜系的 "美食探险家"
作为云南滇菜的传承者,杨双寿对本土食材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云南丰富的山珍资源是他的灵感宝库,从松茸、羊肚菌等名贵菌类,到鸡枞、竹荪等家常野味,他都能通过巧妙的烹饪手法,凸显食材本身的鲜香。
但他的厨艺边界远不止于此。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深耕国宴菜的烹饪技艺,擅长将各地菜系的精髓融会贯通。各种菜系都能在他的菜品中找到巧妙的呼应。而对于生猛海鲜的处理,他更是练就了一手绝活 —— 既能保持海鲜的鲜嫩口感,又能通过滇味调料的点缀,赋予其独特的地域风味。
这种跨菜系的探索能力,让他在 2017 年斩获 "云南省年度最佳行政总厨" 称号,并于 2020 年摘得中国烹饪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 中华金厨奖。
以工匠精神续写饮食文化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这句诗,是杨双寿的座右铭。在他看来,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之路没有终点。
如今,他除了继续钻研厨艺,更致力于滇菜的推广与创新。他常走进云南的深山村寨,向当地老乡学习传统烹饪技法,收集即将失传的民间菜谱;也会与年轻厨师交流,将现代烹饪理念融入传统滇味,让古老的菜系焕发新的活力。
"中华美食的魅力,在于它既能承载历史,又能拥抱变化。" 杨双寿说,他的毕生追求,就是以工匠精神守护这份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
从国宴餐桌到市井烟火,杨双寿用一把炒勺丈量着美食的广度,用一颗匠心深掘着文化的深度。这位 "中华名厨" 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美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