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不止有“硬核”白酒,这口“绵柔”也藏着无数人的乡愁
创始人
2025-08-04 18:04:10
0

在山西,酒香总是能轻易勾起人们的回忆。提到山西的酒,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那声名远扬的汾酒,它如同一位豪迈的侠客,以浓烈的酒香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

然而,山西的酒文化远不止于此。在这片土地上,还有着一种更为古老、更为温柔的味道——黄酒。它就像一位低调的隐士,静静地流淌在山西人的记忆深处,不张扬,却让人难以忘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酒的世界,看看这酒究竟有啥魅力,能让人如此忘怀~

冬天的酒,夏天就得备?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独有。

在先秦《考工记》中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而可以为良。”这句话不仅揭示了酿造上等黄酒的必要条件,也体现了古代人顺应自然的智慧。山西黄酒的酿造同样遵循这一古老的智慧。

俗话说:“酿酒不借天时、地利、人和,酒无味”,虽说酿造黄酒大多是在冬天,但是进入夏天,酿酒师傅就要为下一酿季的冬酿做好准备——农历的七月培育酒药,八月踏制麦曲,九月制作酒酿,然后又是一次冬酿春榨的轮回。

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罐陈酿……都是数千年来传承的古法。

这些工艺不仅让黄酒冬酿得以一季又一季地流传,让每一位品尝者都能在唇齿间领略到岁月凝练的独特风味,感受到那被封存于酒液中的悠长时光。

“南绍北代”不是虚传,

代州黄酒这滋味绝了

在这源远流长的黄酒文化中,代州黄酒犹如一颗闪耀着历史光辉的明珠。

代州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已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美誉(“金波” 即指代州黄酒)。后来黄酒还被赋予过“玉液”“甘露”“太平君子”“天禄大夫”等雅称,每一个名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图源:迎泽发布

不仅如此,金代名士赵秉文在其《代州书事》中描述代州黄酒时写道:“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唐代药王孙思邈,在代州采药时视黄酒为“百药之长”……这都展现了黄酒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甚至有:“南绍北代,黄酒不赖”,代州黄酒味道独特、酒质醇厚、色泽金黄、温和醇香,营养价值丰富。

图源:迎泽发布

当然,能制作出如此上好的代州黄酒,好的原料也是必不可少的。代州黄酒的酿造,选用的是北纬38度黄金生物带上,坡地旱作的代州黍米,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酿造黄酒最理想的原料。

黍米,因其悠久的种植历史,成为酿造黄酒的主要谷物。悠久的酿酒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晚期,其起源于舜,兴于汉唐,名于宋元,盛于明清。

图源:忻州日报

黄酒性柔和,无论是年长者想要小酌怡情,还是年轻人初次尝试,都能在其中找到契合自己的口感。

只知道代州黄酒,

山西这些黄酒同样有千年韵味

除了闻名遐迩的代州黄酒,山西还有许多其他优秀黄酒品种,它们各具特色,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文化气息。

大同云冈黄酒

云冈黄酒承袭北魏遗风,以阳高黍米为基,执守六个月超长发酵周期,在时间中淬炼出“液体蛋糕”的美誉——酒体富含多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尽显古法酿造的功力。

蒸米时用最古老的气蒸法,调色仅以白糖炒制焦糖,拒绝现代添加剂。轻啜一口,半甜酒液裹挟着炒米焦香滑入喉间,舒筋养脾之效随温热弥散,恰如穿越千年的北魏宴飨在杯中“复活”。

图源:大同日报融媒

忻州隩州黄酒

河曲古称隩州,此地黄酒早已超越饮馔之趣。金代《家宴》壁画中侍女执壶斟酒的场景,印证了黄酒在河曲世族生活中的仪式地位。

其酿造遵循八道古礼:从蒸煮、加曲到煎酒、窖藏,每一步皆是对天时地利的敬畏。尤值称道的是它与乡饮酒礼的共生——春祭秋祀时,地方官绅齐聚文庙,以黄酒践行尊长敬老的儒家伦理,玉壶春瓶斟出的不仅是美酒,也是“睦亲邻、奉高年”的体现。

在河曲,一杯温好的黄酒,要配上一碟油炸花生米,二两肘子肉、猪灌肠、驴肉碗托就是一顿上好的佳肴,暖酒入肚,肉香泌脾,回味悠长。

晋中平遥黄酒

平遥黄酒,是山西平遥古城传承数百年的独特佳酿,其酿造始于明朝崇祯年间。

这种黄酒原料取自本地的黄黏米或软米,配以特制酒曲,经过浸泡、蒸煮、发酵、压榨、煎酒和陈储等传统工序酿造而成。其酒液呈琥珀色,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甜而不腻,具有独特的焦香和米香。

平遥黄酒的酿造工艺复杂而精细,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古法,体现了平遥人民的智慧和匠心。

图源: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市

黄酒,不仅是岁月沉淀的琼浆,也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从古老的酿造工艺到独特的地域风味,每一滴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如今,黄酒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人去探索、去品味。让我们在忙碌之余,静下心来,品一杯黄酒,感受那从舌尖到心底的温暖与醇厚吧~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紫牛热点|“先菌子,后小人!”... 近日,伊利推出的一款“神奇”饮品——“见手青”味的优酸乳引起网友热议。该产品使用螺旋纹包装图案,用紫...
全红婵哥哥全进华也来这档节目展... 日前,优酷推出新节目《炙热游戏:百厨大战》,集结了包括全进华、肥妈(TVB知名料理达人)、戴龙(电影...
“小时候常吃的水果消失了”话题... “小时候常吃,长大后很少见了。” 近日,厦门市民董女士在大润发超市 发现一款表皮泛青、个头不大的橘子...
三伏天多吃这个“刮油菜”,清爽...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秋天常喝3碗汤,滋补营养又暖身... 一、橄榄猪骨汤 二、板栗山药骨头汤 三、土鸡海底椰栗子汤
大暑过后,老菜农提醒:这3种菜... 大暑过后啊,那太阳可真是个大火炉,把地面烤得就像热锅一样,滋滋地直冒热气。嘿,您还别说,有些菜就偏爱...
东方茶道和关系现代传承:三得利... 在快消品行业,品牌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其对消费趋势的洞察与文化融合的能力。三得利乌龙茶以“志在新,勇于...
原创 三... 在这个暑气蒸腾的季节,你见过能煮汤的花吗?它们竟摇身一变,成就一锅让全家抢着盛汤碗的绝世鲜汤。 主角...
原创 入... “好吃不过饺子”!入伏吃饺子是老传统,寓意 “福气满满”,但很多人总盯着韭菜馅、白菜馅 —— 其实三...
原创 网... 标题:网上学做饭一学就会一做就废,这道菜零失败,几天不吃就馋得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
闫玉红健康课堂 | 光老化防护... —— 本栏目以四季为纲、体质为本,解读常见皮肤顽疾与亚健康困扰,提供“辨证施养”的实用方案。用通俗语...
爷青回!南京人等了24年的“白... 还记得它吗?那个装满年味、飘着南北干货香气的地方—— 长江南北货商店。 对于很多老南京来说,这个名...
【柏城DT+三早计划】数据先知...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健康管理正经历着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深刻变革。传统医疗体系面临的...
油焖大虾的入味技巧:去虾线还是... 油焖大虾是一道经典佳肴,想要做出入味十足的口感,去虾线和开背都有作用,但综合来看,开背是让大虾更入味...
【恩台酒文化】清浓酱,白酒三大... 主流香型的口感之分,其实是工艺之分。 浓香、清香、酱香,现在在白酒市场上是三大主力香型,颇有三国鼎...
口水鸡的麻辣红油:辣椒面和花椒... 口水鸡麻辣红油中,辣椒面与花椒的黄金比例建议为 10:1 至 15:1(重量比),即 500 克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