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的瓶瓶有多绝?没有一瓶是空的,全塞满了自制酱料!
创始人
2025-08-04 18:04:22
0

“叮叮咣咣——”在这个时节,随便走进山西的寻常人家,你准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厨房里、阳台上,甚至床底下,都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批“待业”的玻璃瓶。

这些瓶子形态各异,有圆肚的罐头瓶、细长的玻璃瓶瓶、敦实的酱料瓶……个个擦得锃亮,仿佛在等待一场盛大的“入职仪式”。

就连商场里,也能发现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的玻璃瓶。

有外地网友好奇发问:“来个山西人告诉我,它们能做什么?

山西人也给出了她这些瓶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没错,这会又到了山西人往瓶瓶里“藏宝”的季节了!在山西人眼里,空瓶子=未开发的“美食盲盒”。装辣椒酱?装西红柿酱?装韭花酱?——瓶子在手,天下我有

不信?今天就来看看山西人如何把这些“瓶瓶”融入在生活中的!

山西人家里有多少瓶瓶

在山西,玻璃瓶是日常生活中最质朴的陪伴,喝水这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也因玻璃瓶的加入而变得有趣。

这些玻璃瓶形态各异,有的圆润饱满,有的修长纤细,还有的人家保留着罐头瓶原始标签,各有各的故事……

这些标签上或有老厂商标志,几笔简单文字勾勒出旧时品牌模样,还有水果图案,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线条稚拙却满是岁月痕迹,这些玻璃瓶已然超出盛水的实用范畴。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在大街小巷,玻璃瓶的踪迹无处不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们,手中玻璃杯轻晃,水波微澜,老爷爷们下棋、唠家常,玻璃杯里的水喝了一杯又一杯,时光也在这一杯杯水中悠悠流转。

玻璃瓶不仅是喝水工具,也是生活智慧的结晶。冬天,人们还会在玻璃瓶里灌满热水,作为“暖水袋”放在被窝里取暖,小小玻璃瓶在冰天雪地里送上一抹暖意。

而且玻璃瓶还是实打实的“绿色卫士”,相比一次性塑料杯,玻璃瓶可重复使用,洗洗涮涮又能装满热水,继续为生活助力。

图源:小红书@momo、荷兰瑞瑞秋

许多家庭会定期添置新玻璃瓶,各式各样的款式摆在橱柜里,宛如小型展览馆,展示着生活的美好。旧玻璃瓶也不舍弃,老一代人总会说:“这瓶子有感情了,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旧瓶变废为宝,装点阳台,成为小型花盆,种上绿植、多肉,为家添一抹绿意。

图源:小红书@李琬嘉

还有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给旧玻璃瓶穿毛线衣,做成手工艺术品,挂在墙上成装饰画,平添生活情趣与艺术氛围……

山西人瓶瓶里的酱料,

个个都是“下饭神器”

在山西人家的厨房里,瓶瓶是藏着美味秘密的宝库,其中最令人魂牵梦绕的,莫过于那些自家制作的酱料:辣椒酱、西红柿酱、韭菜酱……

每一种酱料都是一方水土的馈赠,都是一家人用心生活的见证,它们在小小的玻璃瓶中沉淀、发酵,酝酿出专属于山西的味道。

辣椒酱

制作辣椒酱,选材是关键。山西的辣椒,红得热烈,辣得纯粹。妈妈们精心挑选最红最亮的辣椒,摘掉蒂把,放入簸箕,轻轻抖落灰尘,再用清水洗净沥干。

案板上,菜刀上下翻飞,辣椒在刀下被剁成细碎的辣椒末,鲜红的辣椒汁液渗出,散发出浓郁的辣椒香味。为了增加风味,还可以加入一些蒜末和少量的盐,继续剁匀,让蒜香和咸味与辣椒充分融合。

将剁好的辣椒末放入干净的容器中,轻轻压实。最后,将辣椒酱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过段时间,那浓郁的香味便会顺着瓶口逸出,最后成为山西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辣椒酱拌面,每一根面条都裹上火红的热情;辣椒酱就馒头,一口下去,辣味在舌尖炸开,留下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图源:小红书@豆女

西红柿酱

盛夏的山西,西红柿迎来了它们的高光时刻。田地里,西红柿藤蔓蜿蜒,都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等待人们去摘取。山西的西红柿,皮薄肉厚,沙瓤多汁,轻轻一咬,酸甜的汁水便溢出来。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做西红柿酱,讲究耐心。先将西红柿在开水里烫一下,去皮后的果实在阳光下更显娇艳。手工捏碎或用机器打碎后的西红柿泥倒入锅中,小火慢炖,这是个耗时费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搅拌,防止粘锅。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熬的过程中,西红柿的酸甜味道愈发浓郁,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这种能勾起食欲的香气。煮好的西红柿酱装入经过蒸汽消毒的玻璃瓶,拧紧瓶盖,封存起来。这些瓶瓶,像是山西人与时间达成的默契约定。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每一瓶西红柿酱,都是对夏日的挽留,是对冬日的一份温暖馈赠。在寒冷的冬天,打开一瓶自制西红柿酱,那酸甜的味道、浓郁的色泽,瞬间让人想起夏日的阳光和田野,仿佛把夏天的温暖也带回来了。

用它来炒菜、拌面,或是做汤,简单的食材都能被调出不平凡的味道,那是山西人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和用心。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韭花酱

山西人深谙时节之美,趁着这花朵还未凋零之时,精心采摘,将其洗净,沥干水分,再用石碾细细研磨,直至成为细腻的泥状酱体,色泽翠绿,令人赏心悦目。

制作韭菜花酱的过程,是对耐心与匠心的考验。将采摘的新鲜韭菜花放入石碾中,伴随着石碾的缓缓转动,韭菜花在碾盘上被反复挤压、摩擦,逐渐变成细腻的酱状。在研磨的过程中,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鲜姜、苹果等调料,以丰富其风味。

盐的加入不仅能够提升韭菜花酱的口感层次,还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让这份美味得以长时间储存;鲜姜的辛香与苹果的果香相互交融,为韭菜花酱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清香,使其风味更加醇厚丰富。

图源:截取自抖音@王震

韭菜花酱的魅力在于一个“鲜”字,它能瞬间提升面条、烙饼等主食的口感与风味。

在山西,人们常用韭菜花酱来拌面,那浓郁的香气在面条上肆意绽放,每一根面条都裹上了翠绿的酱汁,入口后,韭菜花的鲜香与面条的麦香相互交织,咀嚼间,那一口鲜味在口腔中炸裂开来。

搭配烙饼食用时,只需在烙饼上抹上一层韭菜花酱,再将其卷起,咬上一口,酥脆的饼皮与鲜香的酱料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

图源:I长治

如今,超市里虽然有着琳琅满目的调味品,但山西人依然钟情于自家制作的酱料。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味道纯正健康,还因为亲手制作的过程是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择菜、切菜、熬酱,欢声笑语在厨房回荡,这样的时光,比任何美味都珍贵。这些瓶瓶,是山西人生活的底色,它们装着的不仅是酱料,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家的深情。

这些玻璃瓶瓶,

装着山西人的生活气

这些装满酱料的瓶子,曾经可能装是着孩子们从外地带回的特产,或是他们亲手制作的礼物,传递着爱与关怀。

每一个瓶子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一个经历都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在家庭聚会时,长辈们会指着这些瓶子,给年轻一代讲述过去的故事,让大家的记忆得以延续,让亲情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浓厚。

这些瓶瓶也承载着邻里情谊,在过去,邻里之间的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瓶瓶。

一家做了美味的辣椒酱,用玻璃瓶分装好,送给隔壁有孩子的家庭,孩子们能吃上好几顿美味的拌面;谁家的老人腿脚不便,邻居会把自家腌制的酱菜、做的西红柿酱送到老人家中,这些瓶瓶承载着邻里间无微不至的关怀。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这些小小的玻璃瓶也是游子心中的精神港湾,无论他们漂泊何方,只要看到这些熟悉的瓶瓶,尝到熟悉的味道,思乡之情便得以慰藉。

山西人家中的瓶瓶,是岁月沉淀的温柔,是生活热爱的彰显,是文化坚守的缩影。它们装满了山西人的酸甜苦辣,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家的深情。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紫牛热点|“先菌子,后小人!”... 近日,伊利推出的一款“神奇”饮品——“见手青”味的优酸乳引起网友热议。该产品使用螺旋纹包装图案,用紫...
全红婵哥哥全进华也来这档节目展... 日前,优酷推出新节目《炙热游戏:百厨大战》,集结了包括全进华、肥妈(TVB知名料理达人)、戴龙(电影...
“小时候常吃的水果消失了”话题... “小时候常吃,长大后很少见了。” 近日,厦门市民董女士在大润发超市 发现一款表皮泛青、个头不大的橘子...
三伏天多吃这个“刮油菜”,清爽...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秋天常喝3碗汤,滋补营养又暖身... 一、橄榄猪骨汤 二、板栗山药骨头汤 三、土鸡海底椰栗子汤
大暑过后,老菜农提醒:这3种菜... 大暑过后啊,那太阳可真是个大火炉,把地面烤得就像热锅一样,滋滋地直冒热气。嘿,您还别说,有些菜就偏爱...
东方茶道和关系现代传承:三得利... 在快消品行业,品牌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其对消费趋势的洞察与文化融合的能力。三得利乌龙茶以“志在新,勇于...
原创 三... 在这个暑气蒸腾的季节,你见过能煮汤的花吗?它们竟摇身一变,成就一锅让全家抢着盛汤碗的绝世鲜汤。 主角...
原创 入... “好吃不过饺子”!入伏吃饺子是老传统,寓意 “福气满满”,但很多人总盯着韭菜馅、白菜馅 —— 其实三...
原创 网... 标题:网上学做饭一学就会一做就废,这道菜零失败,几天不吃就馋得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
闫玉红健康课堂 | 光老化防护... —— 本栏目以四季为纲、体质为本,解读常见皮肤顽疾与亚健康困扰,提供“辨证施养”的实用方案。用通俗语...
爷青回!南京人等了24年的“白... 还记得它吗?那个装满年味、飘着南北干货香气的地方—— 长江南北货商店。 对于很多老南京来说,这个名...
【柏城DT+三早计划】数据先知...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健康管理正经历着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深刻变革。传统医疗体系面临的...
油焖大虾的入味技巧:去虾线还是... 油焖大虾是一道经典佳肴,想要做出入味十足的口感,去虾线和开背都有作用,但综合来看,开背是让大虾更入味...
【恩台酒文化】清浓酱,白酒三大... 主流香型的口感之分,其实是工艺之分。 浓香、清香、酱香,现在在白酒市场上是三大主力香型,颇有三国鼎...
口水鸡的麻辣红油:辣椒面和花椒... 口水鸡麻辣红油中,辣椒面与花椒的黄金比例建议为 10:1 至 15:1(重量比),即 500 克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