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地道风物
这么便宜那么美
沈阳,越夜越好吃!
中国北方宵夜江湖,谁与争锋?坐拥“亚洲最大夜市”的石家庄正定,“亚洲最长夜市”的锦州,“中国最古夜市”的开封,无不是个中高手。但要说最具性价比的北方夜宵第一城,沈阳,当之无愧!
左手火辣烤鸡架、右手透心凉冻梨
奏响冰与火之歌的沈阳夜宵。
摄影/吴昊
6块钱,你可以坐在老北市的小酒馆喝一扎啤酒;十多块钱,便能在彩电塔夜市来一套夜宵经典——抻面、鸡架配“老雪”(雪花啤酒);80块,就能在西塔街爽吃烤肉自助……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有那花个200块,就能“大造特造”海参、鲍鱼、三文鱼的洗浴中心之夜!
沈阳有多火?据统计,仅2025年暑运(7月1日-8月31日)期间,预计每天就有超过16万人次坐火车“打卡”沈阳。作为东北亚的国际中心之城,这里是外地来客进入东北最常选择的第一站。白天你大可逛沈阳故宫、游大帅府,到了夜晚,便宜又好吃的沈阳,致力于为每一位来客找到舒服的夜生活方式。这里的夜生活,实在太值得!
在沈阳中街夜市,享受美食“烤”验。
摄影/吴昊
从一只8块钱的鸡架开始
打开沈阳夜宵
沈阳夜宵有多接地气?最经典的夜宵配置,无非一只鸡架,一碗抻面,喝酒的整瓶“老雪”,不喝酒的来瓶八王寺大白梨,不过十多块钱,便能开启美美一夜。
烤鸡架,最经典的沈阳鸡架美食。
摄影/吴昊
小小鸡架,粗看清瘦,细啃有肉。先嚼胸前箭头状的脆骨,硌蹦带感,再吃肉多且厚实的锁骨,面配肉酒,一口接一口。最后嗦勒鸡肋,味道十足,嗦着嗦着,面碗吃干,鸡架啃光,老雪喝完。举起空空的酒瓶,和沈阳地标彩电塔合个影,有句话说得好:吃之前,我是来沈阳玩的,吃之后醉上心头,仿佛整个沈阳都变成了我的。
沈阳抻面与鸡架是最佳搭配。
左图/视觉中国
右图摄影/吴昊
夜市上的鸡架,价格从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只不等。因为便宜,所以爱咋咋吃,主打一个舒服。整份烤鸡架或炸鸡架,酥脆爽口,正适合下小酒开开胃,喝多了温碗面,配上酱卤鸡架是解酒妙品。要是实在太热了,点一份最受欢迎的辣炒鸡架,配上一碗透心爽口的冷面,正是消解暑意的不二之选。
铁板鸡架融合了烤鸡架与炸鸡架的酥脆口感。
摄影/王硕、吴昊
鸡架,是理解沈阳的一扇窗。上世纪末,沈阳有亚洲最大的白羽鸡养殖基地,进而引进了一条肉鸡分割生产线,鸡腿鸡翅出口,便宜的鸡架,成为了产业工人们下班喝酒消遣的最佳选择,也是不少人在后来时代巨变之中,自谋生计时的人生退路。
这样的鸡架,自然带着独一份的沈阳朋克。最早鸡架做法就是“重工业烧烤”,人们直接用铁桶做烤炉,再安排上铁条篦子,一次能烤8个。炼钢用的“焦子”火力格外凶猛,让鸡架骨髓里的油脂滋滋作响,再撒上一层白糖,焦脆的鸡架上敷上一层流动的甜蜜。时至今日,也是最地道的夜市美食。
烤鸡架撒白糖,焦香浓郁。
摄影/吴昊
“五行缺鸡架”的沈阳人,办着几十种口味荟萃的夜市鸡架嘉年华,更修起了鸡架博物馆。毫无疑问,鸡架这种美食在沈阳,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美食,而是承载着一座老工业城市的辉煌、沉潜与复兴。
鸡架“撑”起了沈阳人的夜生活。
摄影/吴昊
80块爽吃自助!
在沈阳,决战“烤”的花样与性价比之巅
沈阳人追求高性价比的工业精神,与将一只鸡架吃到极致的艺术,同样应用到了沈阳夜宵的第二张名片——烧烤与烤肉里。
沈阳夜市上的烧烤。
图/视觉中国
80块的烤肉爽吃之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你走入西塔街,便会发现一重高性价比的夜宵新世界。在这里,烤肉的用具从小小的铁签,变成了厚重的铸铁锅盖与素朴的泥炉配金属网。牛羊猪鸡与海鲜的不同部位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各式蘸料碟碗摆满一桌:香油、大酱、干碟、辣酱……每种酱料各司其职,奏出烤肉交响。
泥炉烤肉融合了朝鲜族饮食的风味灵感。
图/视觉中国
用苹果汁腌好的大片烤肉,配上以麻酱加上白醋、酱油调开,调以白糖、葱花、香菜的狂野蘸料,烤好之后夹入紫苏叶里,再点缀上蒜瓣与泡菜,一口吃下,满足无比。烤肉之外,还有锡纸烤的酸菜、焖烤好的土豆、汁水沸腾的口蘑、大段的软体海鲜“克苏鲁”,吃嘛嘛爽。
海鲜也是夜市烧烤里的重要配角。
摄影/吴昊
而这样的一份烤肉自助,往往也是一个朝鲜族饮食风味的小宇宙。酥脆炸鸡、柔韧打糕、火辣猪蹄、醇厚米酒,无不引人入胜。可以自己手搓的豪华酱蟹包饭,更是具有体验感的必吃项目,拿大勺子舀起米饭,塞入酱蟹的壳,再端来一盘肥美的烤鳗同吃。沈阳虽不靠山沿海,却满满荟萃热闹的山海佳味。
沈阳夜市朝鲜族美食。
自上而下依次为小鱼饼、炸鸡、烤鳗鱼、炒年糕。
图/吴昊、佟麟、视觉中国
地道的沈阳烧烤,往往藏在譬如名叫“家楼下”或者“校门口”的接地气小店里,一如隐遁的江湖高人,个个有绝活儿。
刀光火影之间,一颗猪心被片出花来;羊枪(公羊睾丸)腥膻?炭火逼出油泡,“噗嗤”一咬爆浆如岩浆;活蚕蛹烤到金黄酥脆,入口竟似奶油流心;牛骨髓难以取出,店家直接上电锯,烤出来的骨髓颤颤巍巍,吹弹可破……沈阳烧烤界用快刀、铁签和泥炉告诉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就没有烤不了的!
沈阳夜市上的烧烤狠活:烤猪心、烤羊枪。
动图来源/《夜宵江湖》、《人生一串》
15块纵享“豪华自助”,5块钱轻松冷饮自由
集合东北风味的沈阳之夜,有多接地气?
都说常年气候寒冷的东北缺乏夜生活,但沈阳作为东三省最为温暖的城市之一,却正是一个反例。八方物产共同汇聚交通枢要沈阳,这里的夜宵,正成为了东北夜生活与风味的缩影!
“八王寺”大白梨饮料,沈阳人从小喝到大的消暑神器。
摄影/吴昊
鸡架与烧烤是沈阳夜宵的光鲜名片,24小时盒饭则是沈阳人自己的“深夜食堂”。无论是刚结束忙碌的夜班司机,还是深夜暴走讴歌青春的大学生,坐着夜机饥肠辘辘的旅人,从烧烤店、洗浴中心摇摇晃晃走出的醉酒者,都能在一份15块的自助盒饭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菜品多样的自助盒饭。
摄影/小柠檬、吴昊
一份沈阳小盒饭,藏着风物大东北。吃盒饭乃是拉锯战,第一轮重在解饿,东北名菜溜肉段一勺,芡汁浓厚,适合下饭;锅包肉一勺,须得是配了番茄酱的那种才足够沈阳;鸡蛋柿子一勺,须得浇在米饭上才得劲。第一轮吃个半饱,再随手挑点排骨、鸡架、炸鱼之类的零头,量不在多,重在于可以撕扯撕扯,嚼吧嚼吧的“解闷儿”。
而像这样接地气的寻常美食,成为了一处处沈阳夜间小店的风味之基。老式麻辣盆,起源是四川麻辣烫。离沈阳车程不到一公里的本溪与抚顺,分别贡献了羊汤与麻辣拌两道风味。土豆泥焖子,则师承自遥远的大连。原本的地瓜淀粉配上软软糯糯的土豆泥,还要加量麻酱,乃是夜宵江湖的碳水之巅。
东北特色麻辣烫是夜市上的重要配角。
摄影/爱拍照爱旅行的玉娇龙
无论是吃遍何种夜宵,最后都别忘了来一根沈阳老铁们最喜欢的“零食”——雪糕。沈阳的雪糕可不是那种动辄二三十块的雪糕刺客。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先驱城市之一,雪糕这种工业时代的消夏必备,早在百余年前就来到了沈阳。最早的雪糕,还是进口“洋货”与大帅府里的高端“冰果子”,后来则伴随着“雪糕雪糕,皇姑雪糕”“中街大果”的叫卖声声,变成了行销中国大地的大众食品。北方小孩的童年夏天,往往少不了小雪人、东北大板、绿舌头……而这些雪糕的产地大多是沈阳。
沈阳特色黑啤雪糕,美味醉人。
摄影/吴昊
如今的沈阳雪糕,口味与脑洞已然极其狂野。麻酱雪糕带着几分米香醇厚与咖啡苦甜,葡萄干奶砖风格豪迈,单手难以把握,沈阳人甚至把铁锅炖肉松、德式老黑啤这样的风味都融进了雪糕,编织出一场热烈、绚烂、甜蜜而又人人做得起的夏日之梦,这,何尝不是东北人满满的生活烟火气与精气神儿。
沈阳塔湾兴顺夜市,奏响人间烟火。
图/视觉中国
文 | 苹果
图片编辑 | =G
首图 |视觉中国
封图 | 吴昊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