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气血渐衰”,到了 45 岁左右,不少姐妹总觉得没精神,脸色发黄,手脚发凉,连皮肤都没以前紧致了。其实这时候不用急着买补品,身边就有不少 “天然调理” 的好食材。今天给大家推荐 3 样家常食物,做法简单还暖心,坚持吃气色慢慢好起来,整个人都显年轻。
秋天天气干,很多姐妹脸上容易起皮,摸起来糙糙的。这时候试试木瓜牛奶银耳羹,银耳润得像 “天然保湿剂”,木瓜自带清甜,喝完整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润劲儿,早上喝一碗,一上午都不觉得口干。
我试过好几次才找到不出错的做法,银耳要选那种颜色偏黄、蒂头小的,泡出来胶质才多。先把银耳用冷水泡 1 小时,泡软后剪掉硬蒂,撕成小朵(撕得越小越容易出胶,别偷懒哦)。
锅里加足量清水,放入银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40 分钟。这时候银耳会变得黏糊糊的,汤里都是胶质。接着把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放进去,再煮 10 分钟(木瓜别煮太久,不然会烂成泥,口感就不好了)。
最后倒入 200ml 纯牛奶,加少许冰糖调味,煮到冰糖融化就关火。放温后喝,银耳滑溜溜的,木瓜甜甜的,牛奶的香味混在里面,一点都不腻。早上没时间的话,前一晚煮好放保温壶里,第二天早上喝还是热乎的,比喝奶茶健康多了。
小贴士:怕胖的姐妹可以少放冰糖,木瓜本身的甜味就够了;牛奶别煮沸腾,不然营养容易流失。
45 岁后总觉得累,上楼梯都喘,可能是气血跟不上。紫薯黑米薏米粥就很适合,黑米补气血,紫薯带着自然的甜,薏米能帮着身体 “排排湿”,煮一锅稠稠的粥,当早餐或晚餐都合适,吃着暖肚子,还不用担心长肉。
很多人煮杂粮粥容易夹生,其实提前泡一泡是关键。黑米和薏米提前用冷水泡 2 小时,这样煮出来又软又糯,老人孩子都能吃。紫薯选表皮光滑的,洗净后去皮切成 1 厘米的小丁,泡在清水里(防止氧化变黑)。
锅里加足量水,放入泡好的黑米和薏米,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煮 30 分钟。这时候用勺子搅一搅,防止锅底粘锅。然后把紫薯丁捞出来沥干,放进锅里,继续煮 20 分钟,直到紫薯变软,粥变得稠稠的。
煮好后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加一小勺蜂蜜搅匀(别太烫的时候加,会破坏蜂蜜营养)。黑米的香混着紫薯的甜,每一口都绵密密的,早上配个水煮蛋,晚上配点小咸菜,简单又顶饱,坚持喝半个月,感觉走路都有力气了。
天冷的时候,很多姐妹手脚总暖不热,穿再多也觉得冷。这时候炖一锅玉竹沙参土鸡汤,鸡肉补能量,玉竹和沙参是中医里常用的 “润补” 食材,炖出来的汤不油不腻,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肚子里,喝完手脚都暖暖的,连心情都跟着舒展了。
炖鸡汤想不腥又不油,选鸡和处理步骤很重要。买半只土鸡(别买肉鸡,肉质太柴),剁成块后泡在清水里 10 分钟,把血水泡出来(这步能去腥味,比加料酒管用)。
冷水下锅,放鸡块和 3 片生姜,加一勺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把鸡块捞出来用温水冲干净(用温水洗不会让肉质变紧)。砂锅里加足量温水,放入鸡块、10 克玉竹、10 克沙参、2 颗红枣(去核)、1 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5 小时。
最后加少许盐调味,撒点葱花就可以喝了。汤喝起来清清甜甜的,鸡肉炖得烂烂的,轻轻一撕就下来,玉竹和沙参的味道一点都不冲,全家都能喝。每次炖一锅,中午喝一碗,下午都不觉得冷,比喝奶茶暖多了。
45 岁后的保养,不在于多贵的补品,而在于日常的饮食调理。木瓜银耳羹润皮肤,紫薯黑米粥补气血,玉竹沙参鸡汤暖身子,这 3 样食物都是咱们常能买到的,做法也简单,不用特意花时间准备。
每天换着花样吃,不知不觉气色就慢慢好起来,脸色红润了,精神足了,看起来自然显年轻。这些做法都是我试过好几次总结出来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姐妹知道这些家常养生小妙招~
下一篇:弥勒这碗米线,酥香、肉香、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