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带货视频,针对大馋丫头的一场“资本做局”
创始人
2025-08-21 18:03:41
0

● 作者|肆夕

● 编辑|李明皿

零食瘾,当代年轻人中的常见病症。出门一趟没人能三过赵一鸣而不入,哪怕忍住没进第一家,也总会被吸进一家好想来或者零食很忙。

一日三餐只是年轻人日常生活的基础配置,正餐之外的零食消费,才是恩格尔系数居高下的主战场。

无法忽视的是,大众对零食的需求永远强烈旺盛。

据快消品网统计,近年来,中国休闲零食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行业规模稳步上扬,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378亿元。

纵使每个年龄阶段的消费需求不同,但在零食层面总是恒定的,区别之在于小时候喜欢辣条,上学时喜欢薯片,长大喜欢坚果。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是过去觉得来伊份很贵,上班挣钱以后再进来伊份感觉依旧轻奢。

网购蓬勃发展后,大家开始对于零食有了更多新选择。从线下的连锁零食店到线上的带货视频、直播间,零食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年轻人消费生活的主角。

但这场围绕解馋的狂欢里,同样藏着一场针对年轻人的精密算计。

氛围,促动消费者下单的利器和元凶

当大众把视线从线下货架转移到手机屏幕内,就能发现一个更加喧嚣、更具迷惑性的世界——滤镜、调色、主播的咀嚼和吞咽声都能在一定程度促动销量,大馋丫头这下是真被资本做局了。

年轻人版舌尖上的陷阱

有常年零食购买经验的人都能理解,买网红零食,约等于一场大型的以身试毒。

买零食相当于一场经验赛,毕竟线上网红零食的本质就是货不对板,从里面筛出一样值得复购的零食,需要经历漫长的神农尝百草。

有丰富网购经验的大馋丫头,早已经平蹚过零食的踩雷重灾区。大家从五毛一袋吃到五十一袋,也发现零食界的确在近几年内大变天。

在零食类目中,有几个关键词前缀,在过去一直属于销冠统治区,在经过爆火、饱和和忘本的一系列流程后,这几种口味都在各自领域内,呈现不分伯仲的难吃。

其中“爆浆”“拉丝”过去是内馅丰富用料扎实饱满,是面包、蛋糕、甜品领域的长红选手,到了今天已经跃升至谨慎购买榜单的第一名。

开出“凝固植物油”和“甜得发苦”两种口感已经是常规操作,大众对标榜爆浆系列的产品标准,已经降到连没什么内馅夹心都不能算明显错处。

“一口爆浆”系列通常是踩雷专业户

“麻酱”“咸蛋黄”是咸鲜类零食风味浓郁的标杆,在网红零食推陈出新愈演愈烈中,也开始沦为土味、腥味的典型。

韩式火鸡面的横空出世,的确是零食界里里程碑式的单品,集体年轻人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对辣味接受度就开始直线提升。

零食界有自己的打板模仿,以三养原版为基准,“火鸡面”在零食界逐渐变成一种精确的口味,频繁出现在各种零食和速食中,品类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其中工业辣椒的存在痕迹也会越来越强,辣从一种风味,变为更直接的痛感。

按理来说,当代年轻人已经是对深加工食品最包容的一代,在这一系列关键词没成为零食带货常用词前,每种都是“有食欲”的具体标签。

而在今天,这些曾经的“味觉冲击”已经直接升级成“味觉攻击”。

网购零食第一步,降低期待

易踩雷的网红零食,往往遵循着一个高度可复制的公式:

客单价9.9元包邮、19.9一大箱是撬开年轻人钱包的第一块敲门砖,尤其对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总有巨大的诱惑力。

加上一个陌生的品牌名加年轻化包装,和带货主播镜头中的酱料流淌、拉丝、视听声效的结合下,一款零食,就已经有了“爆款零食”的雏形。

如果观察到在短时间内,大量不同量级、尤其是中尾部博主集中火力推送同一款产品,加上评论里一片“好吃”、“已下单”、“之前觉得贵,现在终于蹲到了”的呼声中,就能轻松造就出一个“预制爆款零食”。

年轻人偶尔也会在受够深加工食物的时候,尝试让自己吃的更健康一点。

花50块钱买下3包打着“低脂高蛋白”的噱头。宣称“减脂期可吃”的免煮虾仁魔芋面,吃起来口感更接近纯粹的塑料。超长的配料表看不见蛋白质指数,只含丰富的山梨酸钾和焦亚硫酸钠。

不仅仅只想赚你的钱,也想要你的命

撕开包装的瞬间,往往是幻灭的开始。带货食品中的包装零食&速食,一个快消品中真正用心做营销,用脚做的产品的赛道。

满料、新鲜夹心、酱料丰富的样子永远只存在带货博主的视频内。

活了二十多年终究忘记了一句食品界的老话:一切以实物为主。

打假与被打假:零食催生的新赛道

网红零食泛滥程度夸张程度已经无限接近峰值,在这个基础上,互联网中已经在“零食带货博主”的基础上,拓展出了一个新赛道分支:零食红黑榜测评。

纯粹种草的内容大量过剩,大家已经不再也无法相信纯粹的好评、好货、好物推荐。

当消费市场充满陷阱,打假和避雷本身就成了刚需。

无滤镜、无广、自掏腰包的测评类容,获得的关注程度难以想象,可见有无数年轻人是在这件事上栽过跟头的。

互联网中,有的博主会在半年时间内花上万元测评300+款网红零食和速食,结局也毫不意外,其中有一半以上可以直接纳入黑榜。

也可以看出香精重、添加剂多、植物奶油、代可可脂、品质和价格无法达成正比的情况,无论在大牌还是白牌中都属于普遍情况。

真实测评也常常伴随商家的举报

当平台的监管跟不上营销的速度,普通消费者只能抱团取暖,测评博主成了大家的排雷兵,真正的“人民的测评”,连同评论区的互动也大有一副“民间自发避雷团”的架势。

红黑榜测评的出现,是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无奈自救,但也和网红零食一样,当同一个品类或赛道开始趋向饱和,就会有鱼龙混杂的现象产生。

“真实测评”赛道也并非全是自己人,作为普通消费者,很多时候也不知道究竟该信谁。

没人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在这之前看零食带货主播种草,想不明白有些零食卖的这么便宜商家赚什么。看过真实测评以后总能明白,商家永远有的赚。

深扒之下,可以看到网红零食固然便宜,能做到“9.9元20袋包邮到家”的同时,食品的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

之前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基础的零食,吃起来会有种明显“科技味”,合成胶体制造虚假的“Q弹”“爆浆”口感、阿斯巴甜的合成甜味、脱氢乙酸钠等致癌添加剂,都隐藏在部分网红零食的超长配料表中。

每天早上吃一包看起来无害且松松软软的面包,立即补充人体并不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正餐吃点印有“低脂高蛋白”字样的速食减脂凉面,热量低的背面,也超额摄入了非真空包装却能质保6个月卡拉明胶面条。

晚上减肥跳过晚饭,直接吃几包小零食垫垫肚子,平均每包都能吃下去一整个元素周期表。

正面全麦吐司,反面添加剂开会

在早期无骨鸡爪、椒麻大杂烩作为第一批网红零食时,就有人发现各个博主声称“自家工厂制作”的产品,实际都属于同一个工厂的情况类似。

众多网红零食单品,很可能都生产于同一个工业园区的标准化生产线,只需更换包装袋和品牌标签,加上口味的微调,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不同“品牌”的“新品”。

诈骗式带货博主

经过零食带货博主的一轮推荐,这些新品又会成为新的爆品。包装不仅仅只在零食外部,也常来源直播间。

年轻人以为自己在尝鲜,但大概率只是在为相似的商品反复买单。

大馋丫头有自己的消费困境

对年轻消费者来说,纵使在网红零食上栽过无数跟头,看过无数红黑榜避雷指南,大馋丫头们依然会下单。

这也并非是单纯的“记吃不记打”,背后也有当代年轻人,特别是特定群体深刻的结构性消费困境。

大家想要的也非常简单,只想筛选出几样方便、还能吃的东西。

年轻消费者群体,基本都有一样的需求和消费动因:

年轻、预算有限、且有旺盛的食欲。

据《2025年休闲零食线上消费市场洞察》中显示,2024年,抖音休闲零食的市场份额已达54.55%,成为线上销售的关键力量。

网红零食的低价策略,刚好卡在他们的“支付舒适区”。9.9元能买10包饼干,19.9元能买一箱麻辣速食,哪怕有点难吃,也算是权衡之下的中上选择。是否有超量的添加剂,暂时还不在大家的考量首位。

上过多个避雷榜的零食,在特定条件下也算不错

实际上年轻消费者在下单的时候,也都清楚自己买的零食速食未必健康。

但代入到具体生活场景中,就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一面避雷一面又苦寻零食红榜。

连“文科生100吃一个月”都要有个电饼档来做饭,生活费有限的大学生,刚上班但工资不高的职场新人,待业没有收入需要精准计算日常生活开销的年轻人们,大概率都卡在有限的预算当中,连同环境都一并有限。

住在禁止明火的大学宿舍、狭小且没有厨房的出租屋、或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下厨,日常生活中,热食自由成为奢侈。方便速食、开袋即食的零食,成了解决温饱甚至寻求慰藉的主要途径,只能这样花小钱办大事式最大限度改善一下日常饮食。

大家也知道吃这些东西只会以透支身体为代价,但在选择有限的条框内,只能做出尽可能最优的选择。

年轻人们无法仅仅满足于吃饱,需要一些重油、重盐、重调料来吊住胃口和心情。

在高压、重复、甚至略显枯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食欲成了最容易激发、也最容易获得即时满足的情感出口。

没钱怎么吃也是另一种生活教程

连同下单、等待、拆包的短暂过程,以及咀嚼带来的即时感官刺激,是对高压生活中一种微小的即时补偿。

出租屋,难熬的夜晚,生活除了刷视频几乎没有任何调剂,短视频里的吃播成了陪伴年轻人吃饭的“电子榨菜”,十几秒看起来极有食欲的视听刺激,加上足够低的价格,哪怕有些夸张,也总能精准踩中年轻消费者的情绪。

年轻人用网红零食填补现实中的匮乏感,尽管实物与展示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还是会仔细钻研过踩雷视频后反复下单。

大家都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和选择里,努力寻求着一点跳脱出乏味生活的滋味和快乐。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天气炎热时不要总是吃冷饮,不如多准备几碗汤的做法,每天换着花样做一做,补水又开胃。前几天已经分享了很...
原创 科... 科学家正在尝试教微生物制作全球最顶级巧克力。 不同地区巧克力的风味通常归因于所采用可可豆的产地。然...
万字解密零食很忙:它走了马云“... 声明:本文章系诸葛定位研究组独立研究观点,与他方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仅用于行业研究参考和学术交流。 ...
不愧是老妈的手艺,一个豆芽都做... 大家好呀,我又来给你们分享好吃的美食啦!今天给你们分享的是豆芽韭菜炒香干的做法!说实话,全家都喜欢吃...
原创 立... 秋风轻起,吹得人都想找份醇厚滋味抚慰口腹,那锅番茄浓汤炖羊肉来得正是时候——仿佛浓烈的风遇上柔和的雨...
原创 立... “入秋补阳,男人当强”,立秋后天气转凉,阳气渐收,男人在外打拼易劳累、没精神,这正是 “扶阳进补” ...
炸带鱼零失败秘诀!3步搞定酥脆... 昨天在海鲜市场看到银光闪闪的带鱼,突然想起外婆的绝活——炸带鱼放三天都嘎嘣脆!赶紧打电话讨教,原来秘...
一根须,二两金~玉米须的益处和... 内容来自:CCTV生活圈微信 在日常生活里 我们享用香甜玉米时 往往随手丢弃玉米的"黄色发丝"——玉...
含酱料、面条的袁记云饺热量怎么... 很多正在减肥的人想吃袁记云饺,但是不知道它有多少热量,想要算清楚热量,得看产品类型以及吃了多少,还有...
原创 红... 元春省亲回宫后不久,赐了一道特别好吃的甜点给弟弟宝玉,但宝玉想到袭人最喜欢这个,于是就交代单给袭人留...
3年少卖40亿包 方便面为何不... 曾经风靡全国的方便面,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退潮”。短短三年间,国内方便面销量锐减超40亿包。昔日的...
原创 “... 01 有女生投稿:男朋友在奶茶店上班,我过生日,他送我的礼物是一杯52颗珍珠的奶茶…… 据女生讲述...
原创 外... 当酥脆的外壳在齿间发出“咔嚓”轻响,温热的奶香裹着绵密流心瞬间涌出——这道风靡家庭餐桌的黄金炸鲜奶,...
零食带货视频,针对大馋丫头的一... ● 作者|肆夕 ● 编辑|李明皿 零食瘾,当代年轻人中的常见病症。出门一趟没人能三过赵一鸣而不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