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菜“百菜百味”的谱系中,开水白菜以“大味至简”的哲学,颠覆了外界对川菜“重油重辣”的刻板印象。这道看似朴实无华的汤羹,实则是川菜制汤工艺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国宴第一鲜”。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末,川菜名厨黄敬临为破除“川菜粗俗”的偏见,在清宫御膳房潜心研制,以“开水”为名,实则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熬制4小时以上的高汤为基底。汤成后,再以鸡胸肉、猪里脊肉剁成茸,分三次倒入汤中吸附杂质,反复过滤至汤色清澈如水,却暗藏醇厚鲜香——这一“扫汤”工艺,堪称中餐制汤的“分子料理”。
白菜的选用同样苛刻:仅取将熟未透的大白菜最嫩的黄心,撕去膜皮、抽掉叶筋,以沸水微焯后漂冷去腥,再用“开水”状鸡汤淋浇至熟。烫过白菜的清汤需弃置,另取新鲜高汤注入,最后淋少许鸡油提香。成菜乍看清汤寡水,却暗藏乾坤:汤色清冽如泉,入口鲜香浓醇;菜心嫩绿如玉,柔嫩化渣,与汤的醇厚形成微妙平衡。
这道菜不仅展现了川菜“清鲜淡雅”的另一面,更蕴含着“大巧若拙”的东方智慧。从选料到成菜,需经20余道工序,耗时8小时以上,却以最朴素的形态呈现——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言:“开水白菜,国宴第一鲜。”它用极致的工艺证明,真正的奢华不在食材的昂贵,而在对平凡的敬畏与雕琢。如今,这道菜已入选“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成为中餐文化中“极简至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