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7日电(齐晓晗、柳洋)在新疆伊宁市六星街,一家悬挂着“手工冰淇淋非遗工坊”牌匾的小店奶香四溢,树莓、百香果、杏子、黑加仑等多种口味的“棘棘果王”冰淇淋在店内整齐陈列,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品尝。
“冰淇淋口感很绵密,能吃到新鲜的果肉,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甜。”福建游客郑星龙赞不绝口,作为冰淇淋爱好者,他对手工冰淇淋浓郁的奶香与传统工艺有着独特的情怀。
这是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拍摄的六星街景区中心广场。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我们的‘棘棘果王’冰淇淋来自当地乌孜别克族百年传承的手工技艺。”新疆新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萍自豪地介绍起自家产品。
唐萍从小就爱吃当地沿街叫卖的传统冰淇淋,长大后在外闯荡,却始终无法找回这份童年的味道。这让唐萍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让全国人都尝到?
于是,唐萍毅然返乡,和丈夫梁康一起,找到乌孜别克族手工冰淇淋传承人木亥麦提·阿布迪日依木,拜师学艺,合伙创业。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六星街,游客在中心广场打卡拍照。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21年3月,新疆新赞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棘棘果王”正式诞生。“棘棘”取自新疆沙棘,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果王”则寓意新疆是瓜果之乡。创业之初,唐萍夫妇和老师傅只是“小打小闹”,但唐萍深知:要让这一特色产品走出伊犁,必须实现合规化、标准化生产。
“最大的挑战是卫生问题。”唐萍坦言,高蛋白乳品极易滋生细菌,初期产品常因检测不合格被整批销毁。“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后来请教专家、积累经验,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如今,“棘棘果王”已实现“半手工”规模化生产:大锅替代小锅,量化火候与蛋白质含量,而核心的手工熬制工艺得以保留,产能已达到年产2000万杯。
在新疆霍城县,游客在品尝薰衣草混合口味冰淇淋。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2023年,“棘棘果王”冰淇淋入选第五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如今,伊宁六星街的门店已从最初的30平米扩建为集展示销售、歌舞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顾客不仅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冰淇淋,还可以亲自体验其制作过程。
唐萍介绍,从原料收购到工厂检验,再到生产配送,公司在坚持传统手工工艺的同时,依托新疆的优质奶源和瓜果资源,将手工冰淇淋产品标准化、规模化。
如今,“棘棘果王”的足迹已覆盖疆内主要城市及成都、南宁等广大市场,同时出口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没想到曾经沿街叫卖的伊犁传统冰淇淋可以从街头小车走向全国甚至海外,不仅带动就业还能做出品牌,成为造福家乡的产业。”唐萍说,未来还计划推出“热馕夹冰淇淋”,打造属于新疆的“甜品新物种”,让传统手艺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