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未满,饼香已四溢。当下,电白即将迎来月饼生产高峰期。走进沙琅镇广裕月饼的车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甜香。搅拌机不停转动,将馅料调配得恰到好处;成型车间里,老师傅们灵巧地揉面拌馅;烘烤间飘出阵阵香气,刚出炉的月饼在凉冻间静静等待包装。
电白60余家月饼企业灯火通明,老师傅们坚守着传统工艺,年轻员工则忙着通过抖音、淘宝将美味送往全国各地。从经典的五仁月饼到创新的荔枝冬翅、沉香鸡丝口味,电白月饼既传承着千年文化,又不断推陈出新。机器轰鸣与直播叫卖声交织,见证着电白这座滨海小城带有乡土味的月饼,如何插上腾飞的翅膀,香飘四海。
千年月饼韵,一城文化根
中秋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大节。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为法定节假日,也是阖家团圆、思念故乡的民俗节日。在电白,月饼不仅是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沙琅广裕月饼第三代传承人黄雀南一边检查刚出炉的五仁鸡丝月饼,一边说:“我们是三代传承——外祖父母、母亲,再到我们。非常注重选料,鸡肉要本土走地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再现。”“以前我外祖父母时候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现在就是什么味道。我们月饼要保留原汁原味,以及外婆外公时的清香。”
这样的坚持,让电白月饼在工业化时代仍保留了一份难得的“人情温度”。
匠心创新,咬得出的“电白味道”
在传统基础上,电白企业大胆融入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口味:
· 荔枝冬翅月饼:年销超几十万枚,尤其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 低糖黑豆沙月饼:采用电白水磨黑豆,糖度降低30%,销量年增40%;
· 沉香鸡丝月饼:创新使用本地沉香鸡,咸香回甘,成新晋“网红款”。
电白月饼不断推陈出新,将本地特色农产品红心鸭蛋、荔枝等融入饼中,打造独具风味的高凉点心,点燃老广的相思情愫。
沙琅万家香的杨娟华笑着说:“去年一位青海客人一口气订了100盒,说我们月饼比他小时候吃得还香。” 据区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员透露,2024年总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政府大力带动,小月饼成就大产业
电白月饼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扶持和大力带动。近年来当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时落实相关税惠政策;
· 支持月饼企业举办展销会、月饼高质量发展大会、佛茂优质产品交流会;
· 电白四家“信”字号月饼企业亮相广州天河城参加茂名“信”字号月饼品牌推广嘉年华(8月29日至8月30日)。
效果显著:电白月饼年产值逐年增加,企业数量也逐年增长,带动本地就业近3000人。一枚月饼,链起了种植、加工、包装、文旅整条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数字赋能,传统味道飞向全球
电商让地域美食再无边界。目前,电白月饼线上销售不断提升,抖音、淘宝年直播场次超3000场。霞洞平记食品有限公司老板说:“我们的黑豆沙月饼最远卖到东南亚国家,很多老外第一次吃就说‘这是东方的甜点哲学’。”“我们传统手工饼比机器饼松软,更受消费者的喜欢。”
跨境电商+数字化营销,正让电白月饼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甜蜜使者”。
未来:像卖荔枝一样卖好月饼
电白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月饼产业零食化、品牌化、绿色化,强化与沉香、荔枝、红心鸭蛋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深度融合,打造“月饼+”新发展模式。“我们要让电白月饼像电白荔枝一样,成为风靡全国的靓丽名片。”
月渐圆,饼正香。无论你身在何方,一枚电白月饼带来的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共鸣、一场情感的团圆。这翅膀,已然展开;这味道,正在腾飞。
图文/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卢晓娟 杨腾飞
编辑:晨希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如涉权属争议,联系即删。
上一篇:明天起,改掉这个晚餐坏习惯!
下一篇:原创 舌尖上的山东:周村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