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味道藏着童年 —— 是你从小吃到大的糖粥,是睡眼惺忪下楼买的油条,是排队等到的咸豆浆……古城的清晨,总被这些香气叫醒。这份“楼下吃早餐”的烟火气,是姑苏在地文化的活页,也是我们偏爱住在这里的理由。“姑苏早点来” 系列继续带您走访街巷里的早餐老店,读懂古城的清晨时光!
提及苏州的市井烟火,葑门横街永远是绕不开的存在。这里没有网红街的喧嚣,只有菜场摊贩的吆喝、新鲜蔬果的清香,以及藏在街巷深处、让本地人牵挂的老味道——吕膳堂(葑门横街店)。
老苏州都知道,吕膳堂其实是“新名老味”。它的原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它已经改名多次,是这条街上实打实的“老字号”。虽然改了名,但手里的手艺、嘴里的滋味,半点没打折扣。
最近吕膳堂有了些新变化:原本开在葑门路243号的老店正忙着装修升级,为了不辜负熟客们的期待,店家在老店旁仅10米的位置开了家新店。虽说换了个门面,但那份独属于吕膳堂的晨间暖意,半点没减。每天清晨五点半,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吕膳堂的门帘就已掀开,暖黄的灯光从玻璃窗里透出来,等着熟客上门。
不同于如今许多店铺追求“品类丰富”,吕膳堂一心专注做两样吃食:馄饨和汤团。也正因这份专注,才把每一口的味道都打磨得愈发地道。而这次新店开业,店家还悄悄加了份惊喜——新增了苏式小笼,让老熟客们多了份新鲜选择。
先说说那碗让老苏州念了几十年的荠菜肉馄饨,依旧是店里的“顶流”。馄饨皮薄得透光,咬开就是满当当的馅,鲜得直冒汁,现点现包现下,出锅时还带着热气。更绝的是那碗汤:荤汤是提前熬了许久的,鲜而不腻,撒上蛋皮丝、青蒜,香气扑鼻。馄饨泡在清亮的汤里,一口馄饨一口汤,暖乎乎的滋味顺着喉咙往下走,浑身都觉得舒坦。老辈人传下的民谣里唱:“阿大阿二挑野菜,阿三阿四包馄饨,阿五阿六吃馄饨,阿七阿八添缸盆,阿九阿十哭了一黄昏!”足见荠菜馄饨在苏州人心里的分量。
新增的苏式小笼,更是把苏式点心的精致拿捏得恰到好处。小笼皮薄薄一层,却很有韧性,轻轻提起来,还能看到里面的汤汁在晃动。不少老熟客第一次尝过,就忍不住感叹:“没想到加了小笼,还是原来的老味道,够地道!”
懂行的食客,还会点一份“神仙搭配”:鲜肉汤团配泡泡小馄饨。汤团的醇厚,混着小馄饨的清爽,一口咸鲜一口软糯,这是老底子传下来的吃法,也是许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回忆。
店里没有华丽的装修,白墙木桌,简单朴素,却藏着最动人的生活气。坐在这里,耳边是苏州话的闲聊,偶尔还能听到老板和熟客开玩笑。没有刻意的营造,只有自然的烟火,让人觉得,这就是老苏州最真实的日常。
其实,吕膳堂的味道,早已不只是一碗馄饨、一颗汤团。它是老苏州的生活印记,是清晨的温暖慰藉。它不张扬,却用最实在的味道,留住了本地人的心,也让外来的食客,尝到了苏州最本真的烟火气。如果你来到苏州,不妨早起一次,走进葑门横街,找到这家吕膳堂。点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坐下来听一听苏州话的闲聊,感受那份藏在市井里的温暖。这,才是苏州最动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