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花生
文/玉吊钟
那天,闲来与同事交流夏天下酒菜里的排名,大家讨论的结果首当其冲选择了盐水花生。油炸花生也不错,只是放在炎热的夏天不合适,易上火。我们还各自分享了烹饪方法,选用从地里刚挖出来的新鲜花生,清洗干净后,锅里放盐、八角、回香、香叶,倒入清水,......要多煮些时间,让调料更入味。烧熟后将香料挑出,装盘便可食用了。
收到启发,第二天早上,适逢周末,我早早地去了菜市场买了新鲜花生,顺便捎带了几个家常菜。因为家里孩子喜欢吃,所以我特意简化了香料,烧清淡些。待端上桌时,盐水花生特有的香味传到了家里的每个角落,自觉地把家人呼来吃饭,不像平时需要吆喝几下。
早饭后,那天天空下着雨,我带孩子去图书馆玩。我带上了剩余的盐水花生,可以做零食。
家人在借阅书籍的时候,我带孩子在阅读大厅转悠,穿梭于放图书的架子,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小孩子玩的很尽兴。
玩了一阵子后,我们在楼道休息处坐下来,开始吃盐水花生。也许是孩子肚子饿了,吃的很尽兴,也许那天我烧的盐水花生味道确实不错吧。
坐在我们边上的一个男孩,见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开口问我:“叔叔,盐水花生好吃吗?”
我听了赶紧拿了些,让孩子递给他。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也是收获了成就感,不负我早早起来去买花生。
听说一个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会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身心健康。由此我深有体会,自从开始学习烹饪以后,我发现自己在家里从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提高了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那次,我还特意去考了厨师证,记得那次考试理论顺利些,得了92分,实操考了75分,做三个热菜,和三个凉菜,都是家常菜,热菜是麻婆豆腐、辣椒炒肉丝、苹果拉丝。
图书馆不能吃东西的规定我自然知道,我本来计划到饭点时,找家餐厅再吃的。当听到孩子说肚子饿了,还绘声绘色地描绘:"饿的咕咕叫了!”我就控制不住了,违反了图书馆的规定,拿出盐水花生给孩子吃。
我还是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显然,这种与生俱来的父爱,诱惑内心的“感性自我”,从包里拿出了盐水花生。即使是明知道图书馆不能吃东西的规定。我想即使这里的管理人员发现,也是会理解的吧,毕竟是小孩子啊。
这时候,突然传来了孩子大声的哭声,原来我们离我不远处,一位小孩子在奔跑时摔倒了。
孩子看上去约莫四五岁的样子,他尖锐的哭声在诺大的大厅里回荡,这时候很多人都停下阅读,看向他。
父亲赶紧抱起来哄他,心疼的样子,我想为人父母都能感同身受吧。
这时候,来了一个保安,颇为严肃地对孩子父亲说这里不能大声喧闹。这下可惹恼了孩子父亲,孩子摔倒了本来就心疼,这下正好借机释放转移内心里的愤怒情绪了。两个人立刻吵了起来,大致意思是孩子都摔倒了,哭成这样,还这么凶,……我听见他对孩子说:哭吧,没关系,哭出来会好受些……他疼爱孩子的样子,估计感动了围观的不少人,包括我。
俩人争吵的声音,在诺大安静的阅读大厅里,格外突兀显眼,大家纷纷投入惊异的目光,是赞同保安的履职尽责吗,还是对这位父亲的爱子心切行为的声援呢。
也许是见孩子父亲气势汹汹的护犊架势,在僵持了一阵后,保安悻悻地走开了。大厅里只剩下孩子呜呜的哭声,和父亲细声细语地安抚。
刚才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齐王问丞相晏子,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长治久安呢。晏子回答说:一面要硬,一面要软。
意为作为国王,在执行法律、纲纪时要严格,生活中待人接物要有人情味。
齐王又问晏子:怎样会让国家快速地衰退灭亡。晏子回答说:两面都硬。
意为当身为国王如果不具备人文情怀,凝聚人心,貌似铁石心肠,像鸡蛋壳一样,里外都硬,就容易破碎,没有韧性。
刚才的小孩子摔倒的一幕让我不禁去想,保安如果在处理的时候,方式更灵活些,先给予安抚,体会一个做父亲的心情,然后和气地请父亲带孩子到边上的椅子上坐下来,如此会不会得到孩子父亲的心灵共鸣,既维护了图书馆纲性的纪律规定,又体现了人性关怀。听说,管理学里将这种方法称为柔性的坚定,既维护了图书馆的规定,也避免了冲突,让大人、小孩子的情绪得到安抚。我想,也会得到边上许多看客的支持吧,至少包括我。
若是图书馆能够设立一个地方,可以用于女性哺乳,孩子休息,安抚孩子的情绪,……甚至于可以临时吃东西,补充营养,照顾“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孩子,如此会不会更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呢,采取了一面硬,一面软的办法。
这种硬性的纪律规定,如果没有软性的人性化关怀作为辅助,自然是难以在内心里心服口服。毕竟纪律终究是要靠人去服从遵守的。
这时,孩子手中盐水花生吃完了,又要来拿。我顺手又给了他一些,并跟他说:你去问一下隔壁刚才向我们要花生的哥哥,问他盐水花生好吃吗,还要不要吃。
孩子的妈妈听见了,大吃一惊,对孩子说:“你刚才向叔叔要花生吃啦,羞不羞啊。” 孩子听了缩成一团,飞快地跑开了。
2025年7月21号午于杭州